分享

【口述历史】1949年重庆“四·二一”学生运动亲历记‖刘襄笃 甘光地

 方志四川 2024-05-16 发布于四川
1949年重庆“四·二一”
学生运动亲历记

口述/刘襄笃   整理/甘光地

 1949年,注定是中国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元旦,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号召全党全军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前线,解放军势如破竹,横扫蒋军如卷席;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配合解放军的军事攻势,冲击摇摇欲坠的蒋家王朝。其中重庆的“四·二一”学生运动,就是这革命浪潮里的一朵浪花。

 甘光地采访刘襄笃老师

 我本是资中县一位农家子弟,1948年,在重庆邮政部门任职的长房堂兄把我接到重庆沙坪坝私立抚轮中学读初中,有幸参加了这次学生运动。

 1949年2月,上海大中学校的师生首先发起“要生存”的罢教请愿活动,其影响很快扩大到全国。重庆地区也从零星分散的斗争,逐渐酝酿发展成为统一集中的运动。3月中旬起投入运动的学校和学生越来越多。

 甘光地与刘襄笃老师

 3月27日晚,在重庆大学的运动场,举行了名为“活命晚会”的盛大营火晚会,我们抚轮中学的同学也赶去参加。晚会上,除呼喊“反饥饿,争温饱、争生存”的经济斗争口号外,还呼喊“团结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王朝”的政治口号。“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响彻夜空。当晚,军阀杨森带来一批军警,包围了晚会现场,威胁与会师生。同学们看见他老婆在车上耀武扬威的丑态,给了他一顿臭骂。晚会不顾反动派阻挠,热情高涨,歌声如潮,一直开到深夜,而且通过决议把重庆大学这个运动场命名为“团结广场”。由于抚轮中学离重庆大学比较远,当天晚会结束后,组织上担心师生们返校出危险,安排就近学校的同学腾出自己的宿舍,接待远道学校的师生。我们在南开中学住了一宿。

 一次游行,一场晚会,进一步发动了群众。4月15日,重庆市有42所学校、80多名代表在正阳学院开会成立“重庆学生争取生存联合会”,号召学生总罢课,并决定于4月21日举行全市学生示威请愿大游行。我们抚轮中学的学生也开始“停课闹革命”,悄悄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当时我担任班上的生活委员,任务是准备干粮和组织游行队列,班主任胡海沙老师带领我们几位同学买了一些馒头。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准备标语、旗帜,排练文艺节目,届时进行宣传演出。我们编演了一部活报剧《打倒蒋宋孔陈》,揭露四大家族贪污腐败、吸取老百姓血汗、出卖国家、祸害民族的罪行。我们天天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山那边好地方》等歌曲,可以说是群情激奋。学校当局挖空心思阻挠学生运动,动员部分老师和家长来劝说我们复课,同学们坚决抵制,还趁机向他们宣传人民解放军进军的战报、解放区民主自由的生活以及迎接解放大军的形势。

甘光地与刘襄笃老师在内江师院桐梓坝校园

 国民党反动当局惊恐万状,当时重庆伪西南长官公署主持建立了一个镇压学生的专门机构,国民党、三青团,军警宪特倾巢出动,拟定黑名单,准备大逮捕。重庆地下党领导机关得知这些消息后,根据南京“四·一惨案”的教训,于4月19日作出决定,把集中的全市大游行,改为分区分校的集会游行,并及时把党的决议传达到学联总部和各区校联络点,各校立即做好思想工作和组织安排。

 4月20日下午,敌人突然宣布全市大戒严,在交通要道设置路障,封锁两江渡口,又派出军警特务包围市一中等重点学校。4月21日,各个学校的同学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分区分校举行集会和游行。我们准备冲出学校参与小区的游行,被军警堵在门口,不能出去。我们在校园内游行,发表讲演,唱革命歌曲,演出活报剧《打倒蒋宋孔陈》,整个气氛十分悲壮。国民党反动派对学生进行疯狂镇压与迫害,4月21日到22日,军警特抓捕了许多学生骨干,还宣布市一中“永久解散”。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局势急转直下。地下党估计敌人会狗急跳墙,为保护干部和师生,有计划地将运动转入校内,并疏散转移了部分学生骨干。

刘襄笃甘光地在内江师范学院桐梓坝校园

 我到重庆就读是因为父辈们商议要给每一房培养一个人才,此时堂兄感到形势紧迫,责任重大,决定将我送回资中。

 回到资中后,我到资中县男中(现资中二中)读书。同时,我在重庆参加“四·二一”学生运动的事迹也传回家乡。此时已临近解放,学校安排我作了“四·二一”学生运动的报告,同班彭姓同学见我平时很少当众讲话,还帮助我先行演练。

 1949年12月,资中县解放,我便成为迎接解放大军的各界群众之中学生界的代表之一,也认识了从资中女中来的代表罗淑。1950年9月5日,我加入了共青团(资中首批25人之一)。1951年,我被选举为资中男中学生会主席,在资中首届学生代表大会上当选资中学联主席。不久,解放军西南服务队在资中选拔干部,11月,我就被选调到资中县团委工作,任团委常委、学生工作部部长。1952年,我代表资中县出席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学代会。1954年,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内江地委筹办内江初中师资训练班(内江师范专科学校前身),张世定校长选调了罗淑、王沛霖和我到学校。我被任命为校团委副书记,从此与内江师范专科学校、内江师院结下不解之缘。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服务了一辈子。

刘襄笃罗淑伉俪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已年届93岁,感到无比高兴,也无比自豪。回忆过去,“四·二一”学生运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展望未来,我愿与祖国一同成长,一同幸福与荣光。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刘襄笃(内江师范学院退休干部)
整理:甘光地(内江市市中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中国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华辞赋社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荣誉会长)
供稿: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