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新成语故事--不可()

 新用户3951uudG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眼前有景道不得。

我说的是成语(说的进一步,我叫它“千古成语”。)

成语博大精深,想把人家说的清楚,我是没有这样的本事。

但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强(说这话有点脸红)。

呵呵!

哪怕“为伊消得人憔悴”。

只要能使读到这的人“直把杭州作汴州”,我就欣慰了。

中国诗词大会上的一个被看好的图书管理员栽倒在第一题上:我住长江尾。

这里原也不必太在意是“头”还是“尾”,但这是诗词大会。

成语在自己的理解。

就那么,四个几个字,有的加个典故,有的是人们的俗语。

当你真正深入下去的时候,就发现“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

我一直担心《新新成语故事》写不好,跳出历史典故的圈子,随意写也许会有点新意,因为街面上的成语故事书太多了,复读别人的故事加点笑料也许有点不伦不类,但想出新意也是头疼的事情。

我的“抄喷学”说了二十几年,后来觉得自己是学会计的(离研究还差的太远),就想写一篇《抄喷会计学》来“弘扬”自己的“学说”,写了五六万字,就歇笔了,那是2009年8月18日,觉得不甚满意,要大规模的改,更要统筹篇幅,而且得需要看很多的会计书,才可能写下去。

相对于成语,不需要长篇的构思,更适合自己这些年的状态,当年差一点《从找帽子说起的小》不能完笔,在跋里曾经提到过,所以后来写另一篇小说《面子》,只有两万多字,真的想继续写下去,就是老觉得不在状态。

成语只要按着顺序,一篇一篇的写下去,也不需要太长,一千字左右,而且有如此强大的网络,要相对容易的多。

写到现在,回过头来看,满意不满意不知道,突然发现应该叫《抄喷成语学》,也许开创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空间,而且把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

所以“抄喷学”更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玩意,不但李白道不得,连崔颢也难说的清楚。

许多人说“厚黑学”是学不来的,张良一句话道破天机:殆天授也。

所以“抄喷”,大家多学的不像,《抄喷学》中说的很直白:不是弄成残废,便是看着不顺眼。

黑的如张献忠: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厚的想起来马云的话:说公司不好,还留在公司的人。

就是如也算是发明人的我也难能“抄喷”到“无”的境界,就知道都是说说(呵呵,我经常这样“作践”那些写类似名人传记、甚至心灵鸡汤的人)。

说说就说说,实践也得继续。

既说也做,既做也说。

嘿嘿!

可与不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