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唐才子杜牧8首经典巅峰之作

 飞花诗话 2024-05-16 发布于陕西
前路漫漫,诗词为伴,流年匆匆,且祝君安!你好,我是飞花君。

今天分享杜牧八首经典佳作。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描述唐玄宗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唐玄宗的奢侈无度和荒废朝政,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葱郁,花团锦簇,好似一堆堆锦绣。山顶上的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两句诗则直接点出了唐玄宗的奢侈行为。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从遥远的南方运来荔枝。而运送荔枝的驿马在滚滚红尘中奔驰,却无人知道这是为了运送荔枝而来。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统治者的奢侈无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感慨和无奈。

《赠别》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其二,是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离别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心爱之人分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充满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明明情深意重,却因为离别的痛苦而显得“无情”,似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在离别的酒宴上,诗人想要以笑容来掩饰内心的悲伤,但却发现笑不出来,这种矛盾与挣扎,让人深感其情感的真挚与深沉。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两句诗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蜡烛赋予了人的情感。蜡烛仿佛也懂得离别的痛苦,它“有心”惜别,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直到天明时分仍然“垂泪”不止。这种描写既形象又生动,将离别的悲伤渲染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心爱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离别时刻的无奈与悲伤,让人读来不禁感同身受。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佳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追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苦闷。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过去的生活状态。他曾在江湖上落魄,带着酒四处漫游,过着放浪不羁的生活。同时,他也曾拥有过美丽的伴侣,她们的腰肢纤细,轻盈得仿佛可以在手掌上跳舞。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感慨。他追忆起自己在扬州度过的十年时光,那些日子仿佛一场梦,如今醒来只留下一片空虚。而他的名声也仅仅是在青楼中赢得了“薄幸”的称号,这无疑是对他过去放纵生活的一种讽刺。

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过去在扬州的幕僚生涯和放荡生活。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追忆,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苦闷。这也是杜牧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通过描绘个人生活的细节和情感的起伏,来抒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是杜牧的一首咏史诗,通过对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项羽的惋惜和对战争胜败无常的感慨。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这两句诗开篇即指出,战争中的胜败是兵家常事,难以预料。而真正的男儿应当有包羞忍耻的胸襟和气度,即使面对失败,也要有勇气面对和承受。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接下来,诗人对项羽的失败进行了假设性的推想。他认为,江东子弟中有很多才俊,如果项羽能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那么战争的胜负就还未可知。这里,诗人既表达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也批评了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建议的缺点。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诗人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战争胜败无常的看法,同时也批评了项羽在战争中的决策失误。这首诗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杜牧的一首经典诗作,通过描绘江南秋夜的美丽景色,寄托了对友人韩绰的思念之情。

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以远望的视角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景图。青山连绵,若隐若现,江水悠长,流向远方。这不仅展现了江南的自然美景,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次句“秋尽江南草未凋”,进一步点明时令,虽然已是深秋,但江南的草木依然茂盛,未见凋零。这不仅表现了江南气候的特殊性,也暗示了诗人对江南的留恋之情。

三、四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则是对扬州美景的直接描写和对友人的深情呼唤。二十四桥是扬州的标志性建筑,明月映照下,桥影朦胧,美不胜收。诗人在此借景抒情,询问友人此时在何处,是否也在欣赏这美景,并教人吹箫。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江南秋夜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呼唤,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扬州美景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历史事件“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经过赤壁时,发现的一支折断的铁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发现一支折断的铁戟,它沉在沙中并未被销蚀。诗人亲自将它磨洗干净,认出这是前朝赤壁之战的遗物。这里,“折戟沉沙”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而“铁未销”则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依然留存。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则是对赤壁之战的假设性描写。诗人假设如果当时没有东风的帮助,周瑜的火攻可能就不会成功,那么东吴的两位美女大乔和小乔就可能被曹操俘虏,关进铜雀台。这里,“东风”是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因素,而“二乔”则是东吴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假设,表达了对赤壁之战中英雄人物的缅怀和敬仰,同时也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假设,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以秦淮夜景为背景,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两句诗开篇即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优美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停泊在秦淮河畔,靠近了酒家,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晚唐统治者的担忧和批判。商女,指的是在秦淮河上卖唱的歌女,她们不知道国家即将灭亡的恨事,还在对岸唱着《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这里的“后庭花”是陈后主所作的歌曲,因其荒淫无度而导致国家灭亡,因此后人多以“后庭花”来指代亡国之音。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暗示了晚唐统治者不思进取,沉湎于享乐,对国家的命运毫不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诗人通过对秦淮夜景的描绘和对商女唱歌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判。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充分展现了他中进士后的喜悦和得意之情。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首句“东都放榜未花开”揭示了时间和地点,这里的“东都”指的是唐代的洛阳,而“放榜未花开”则告诉我们,科举考试放榜时,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暗示了考试和放榜的时间在早春。接着,“三十三人走马回”则描绘了及第者们骑马回乡的情景,他们中举的喜悦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后两句中,“秦地”即指长安,这里是唐代的首都,也是诗人杜牧将要前往的地方。诗中的“少年”不仅指年轻的及第者们,也暗含了长安城中那些热情好客、善于酿酒的百姓。他们得知及第者们即将到来,纷纷备好美酒,准备迎接这些新晋的进士。而“春色入关来”则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也指这些及第者们带着中举的喜讯和满满的希望,如同春天的气息一般,给长安城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及第者们骑马回乡的情景和长安百姓的热情迎接,展现了中进士后的喜悦和得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长安城的向往和期待。这首诗不仅充满了诗意和韵味,也充满了人生哲理和启示,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领悟。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你能喜欢。岁月静好,愿你历经沧桑,千帆过尽,心里依然住着那个少年,青春不老,诗心依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