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关于财富的“对话”:家庭如何做好资产配置?

 静心斋694 2024-05-16 发布于广东

5月12日,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期间,在由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财富大会”现场,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创会会长李文围绕“家庭财富管理”的话题,与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李昭,云南信托业务总监兼家族信托部总经理潘星安,上海竹润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领,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CHFS家庭金融研究部主管路晓蒙,光大信托家族办公室高级家族顾问于樱梅等展开激烈讨论,共话家庭财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财富大会”圆桌对话现场

新一代客群青睐人工智能 智能投顾或有更大发展空间

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日益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财富的管理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财富配置的构成来看,目前我国居民财富主要集中在地产房屋、存款理财、股票基金、信托等。

然而,随着家庭对财富管理需求的多样化,当下财富管理市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此,李昭认为,我国财富管理的特点是地产房屋的资产配置比重偏大,占总资产的60%,而金融资产占比较低。未来居民资产将得到再配置,金融资产占比加大,在配置上会逐步分散化,除了传统的股票资产,还会增加如商品、黄金甚至是跨国资产的配置。此外,随着财富管理年轻化发展趋势显著,新一代客群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接受度较高,智能投顾或将拥有广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家庭财富管理的变化,路晓蒙解释称,金融资产配置之所以会有较明显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多元化配置意识逐渐增强。相比于将资产配置在股票、基金、活期存款,现阶段更多的家庭,尤其是收入30万以上家庭和30岁以下的年轻家庭,其投资意愿更偏向商业保险、海外资产以及黄金等硬通货资产;二是家庭的风险偏好逐渐降低。相比于投资偏股基金和股票等追求高收益行为,家庭开始更青睐偏债基金配置,且在投资股票时也会严格设立止盈止损点;三是投资顾问服务逐渐偏向智能化。

“研究显示,虽然智能投顾在信任感和心理慰藉方面无法替代传统投顾,但与之相比,智能投顾的投资收益较高,而且这种AI产品从某种意义能够打破人们比较严重的信息茧房,结合传统的人工投顾,可以一起给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两者是共同促进关系。”路晓蒙进一步解释称。

家庭财富管理更加多元化

杨领认为,作为一家证券类的私募基金,从服务客户的情况来看,我国财富配置主要以固收为主,因此之前多以“固收+”的模式对资产进行配置。但随着居民存款的增速,未来财富管理在权益类的配置或将得到提升。同时,杨领也分享了资产配置过程的注意事项。他建议,客户在做财富管理时,一定要详细去看购买合同,包括投资范围、止损点、预警点,防止出现信息差导致资产出现损失。

潘星安指出,财富管理除了资产的保值增值、风险隔离、财富传承、家族管理等金融服务外,还存在周期曲线,逐渐衍生出了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非金融服务。事实上,随着信托业务分类的正式推行,家庭服务信托被明确纳入资产服务信托项下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因此,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未来的财富管理趋势将会是以为家庭提供综合理财顾问服务为主。

于樱梅表示,家庭信托和家族信托有一个门槛方面的区别,家庭信托是100万起,家族信托1千万起。相较于门槛较高的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作为普惠版的“家族信托”,能够惠及更广泛的中产阶级和大众群体。

此外,家庭信托的客群画像有四个特点。从年龄方面来讲,家庭信托的客户年龄范围基本上在40岁到60岁,因此这个年龄段主要面临养老需求;从婚姻的角度来讲,家庭信托的客户画像多为已婚家庭,因此这部分客户不存在特别复杂婚姻分配需求;从养老方面来看,家庭客户主要以中产阶级为主,因此他们在家庭信托中会“装入”养老保险或是直接通过保险金信托进行养老规划;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讲,家庭信托客户的风险偏好更稳健,资产配置的范围会固定一些标债,或是一些底层是股票的公募基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