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辆电车,我绝不会选这3种:不是矫情,的确是很不给力!

 一叶知秋6012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买了第一辆电车以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便利和乐趣,但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绝不会再选这3种电车。

没错,虽然电车有很多优点,但某些类型并不那么完美,甚至会带来不少麻烦。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些想法和经历,或许能给你启示。

第二辆电车,我绝不会选这3种:不是矫情,的确是很不给力!

第一,就是可能不会再选混动/增程汽车。

虽然可油可电看起来很完美,保留了电车的优势,同时弥补了无法跑长途的缺点,但实话实说,有得必有失。

也正因为如此,它出现了新的问题——短途变得焦虑起来了。

毕竟,这类车型的纯电续航较少,往往跑个100-150公里,就必须去充电了。

按这个里程数来看,如果没有家用充电桩,真的很不方便。

即便有家充,一旦开始烧油,心里也会觉得不舒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服务区的纯电车型充电少,而混动/增程车型充电多的缘故。

特别是考虑到半固态电池即将推出,纯电车型的续航也将达到1000公里——面对这样的数据,感觉真的没必要买增程/混动汽车了。

第二辆电车,我绝不会选这3种:不是矫情,的确是很不给力!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样反而突显了增程/混动的优势。

毕竟,真到那个时候,这类车型的纯电续航也会水涨船高。

理论上看没错,但问题是:电池能升级,电气架构却难以升级。

在成本和空间的限制下,如果混动/增程汽车的电气架构不向800V发展,充电速度依旧不变,给大电池的结果就是,充电2小时,续航500公里。

怎么看,意义都不太大。

第二辆电车,我绝不会选这3种:不是矫情,的确是很不给力!

第二,就是不会买没有全域800V的电车。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800V不就是充电快点吗?全域800V又是什么?

其实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首先要明确,最早采用800V技术的是保时捷Taycan,虽然顶着800V高压的名号,但很可惜,并不是所有电器元件都使用了800V。

比如,它的空调压缩机使用的就是400V电压,需要DCDC转换器,在800V和400V之间进行转换。

市面上的很多车型也是如此:以2023款阿维塔12为例,它没有碳化硅电机,电机还是圆线,电池充电倍率只有2.2C,只优化了充电电压(涉及充电的元器件为800V)。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辆车充电快,但电耗管理一般。

第二辆电车,我绝不会选这3种:不是矫情,的确是很不给力!

全域800V就不同了,它要求三电、空调压缩机、DCDC(直流变压器)、OBC(车载充电机)等高压系统部件,全部使用碳化硅,最大电压也要超过800V。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一方面,全域800V架构对比主流的400V架构,能降低约10%的电耗。

毕竟,热损耗变少了,导通效率也变高了。

另一方面,车辆的稳定性也更高了。

基于这样的电气架构,相关部件的发热量会随之降低。因此,永磁体和各类绝缘材料的寿命,也会随之延长。

最后,充电速度也会更快。

比如,采用全域800V的纯电汽车,充电倍率能达到5C,最快12分钟就能续航500公里——是普通800V的1-2倍。

第二辆电车,我绝不会选这3种:不是矫情,的确是很不给力!

第三,就是不买搭载了普通电池的汽车。

说直白点,就是一步到位,选择半固态电池或纯固态电池的汽车。

这不完全是因为续航里程的原因,毕竟,最近宁德时代公布的神行电池Plus,也突破了1000公里的续航,并不比清陶或卫蓝的半固态电池差。

但抛开续航不谈,其他方面的差距就很明显了。

比如耐低温性,半固态电池更好。

最近就有博主实测,在海拔5100米、零下11度的地方,堵车12小时跑了270公里,半固态电池还有60%的电量,基本无感。

这要换成铁锂电池或三元锂电池,会是什么结果,其实都不用说了。

第二辆电车,我绝不会选这3种:不是矫情,的确是很不给力!

另一方面,半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更高,而且不是高一点点。

因为相较于传统电池,半固态电池采用的是固态电解质或混合电解质。

正因为如此,内部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产生短路,热失控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极端情况下的自燃概率也几乎为零了。

这可不是夸张,大家抽空可以看看网上的测试,在重击和穿刺的情况下,半固态电池都不会冒烟。

可想而知,其安全性有多高。

因此,下一辆车我一定会选择,搭载半固态或纯固态电池的汽车。

第二辆电车,我绝不会选这3种:不是矫情,的确是很不给力!

说了这么多,最后,回到话题的开头,可能很多人依旧认为,这些没啥用,要着眼于现实。

听着似乎合情合理,但更现实的问题是:一辆车至少要用5-6年的时间,期间基础设施的发展和进步,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是希望,自己的车1-2年就被淘汰了,还是希望5-6年都不过时呢?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