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松饮涧 - 美食华服的救赎

 基路伯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美食华服的救赎

黄金海岸、英国衬衫、大壶春



松饮涧

巴贝特之宴

今天的教堂偶记因为上半段跑火车有点脱轨了,以至于我真正的重点刚才一口气没接上。上次某人在我的帖子里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你的本质是一个吃喝博主,作为一个吃喝博主,要时刻不忘初心,如果帖子的最后重点不是落在吃喝上,我们这些人都会很不习惯的。所以尽管有点晚了,我还是决定接受批评,把脱轨的火车拉回来。

在西非几内亚湾这个地区。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曾经葡萄牙在探索绕过非洲的航道的时候,在这里踌躇不前数十年,并因此不断尝试寻找这一地区传说中的黄金宝藏,所以这里也就有了“黄金海岸”之称。

但是在当代,黄金海岸这个名称,却成了臭名昭著的殖民色彩浓厚的代名词。

因为从16世纪晚期,这里便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的主要地区。从1519年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末期奴隶贸易时代,总共大约有1100万黑人奴隶从这一地区登船出海,被运往美洲,他们中大约有950万人活着到达了新大陆(即有约三百万黑人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生命)。

绝大部分人对奴隶贸易的血腥场景是这样想象的:欧洲白人荷枪实弹地进入非洲丛林,抓捕黑人当作奴隶贩卖。然而历史事实却是这些黑人奴隶的提供者是黑人自己。起先,黑人会将部落冲突中抓获的俘虏当作奴隶卖给欧洲人,换取他们需要的生活物品。到后来,贩卖奴隶愈发变成一项获利颇丰的生意,于是黑人奴隶从部落冲突胜利方的副产品,变成部落冲突的主要原因。

仅仅在1750年一年中,达美荷王国的国王就从奴隶贸易中赚到了25万英镑的财富。西非几内亚湾地区(也就是黄金海岸地区)的黑人部落和国家,是最为积极的奴隶贸易的参与者,他们会主动深入非洲内陆地区去大规模地抓捕黑人来卖给欧洲商人。

伴随着启蒙运动而兴起的,大航海时代的主角,主要的欧洲国家中也开始了一系列废除奴隶制度的改革。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奴隶贸易法令》,宣布在大英帝国境内禁止奴隶贸易,随后又立法在全部殖民地也废奴,差不多同时期,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也纷纷立法废奴。

但是各国的禁止奴隶贸易的措施却屡屡失败,全世界的黑人奴隶贸易仍然如同熊熊烈火,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广大的加勒比海和南美种植园,黑人奴隶的需求仍然烈火烹油(还有一大市场,就是很多国内殖人故意视而不见的,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和山巅之国,大美丽国,也同样是全球黑人奴隶贸易的重要市场,美丽国满嘴自由平等博爱的国父们中,有相当比例的大奴隶主)。

在禁止奴隶贸易的措施屡屡失败之后,欧洲人终于意识到:奴隶贸易的最终解决办法不是在欧洲,也不是在美洲大陆,而恰恰是在起源地非洲,那怎么解决的呢,答案出乎大多数人意料,居然是黄金海岸地区的猎杀者的生活模式和风俗习惯。

这一点还是长期在非洲从事传教和医疗工作的欧洲人发现的。他们看到当这些非洲人开始习惯于欧洲式的舒适生活了之后,就会放弃原本的那种非洲丛林生活方式,不再愿意深入丛林去抓捕黑人奴隶了。用现在流行的社会学理论来说,就是用腐朽的资本主义消费文化去腐蚀这些淳朴的非洲人原始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加热爱金钱带来的享受,而不是热衷于狩猎同类。

大家想不到吧?被现在欧美先进白左们,《阿凡达》粉丝的“进步人士们”赞颂的潘多拉星球纳威人的生活方式,在遭受邪恶的资本主义文明消费文化的侵蚀之后,居然变性了,从而拯救了数千万原本可能被当作奴隶贩卖的非洲人的性命。

这就是这样一副场景,被腐朽的西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毒害的非洲人,穿上了“英国衬衫”之后,再也不愿意拿起枪支去狩猎了。

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毒药,制止恶行的效果胜过任何宗教、道德的宣教。

巴贝特之宴

今天我听着圣歌而昏昏欲睡的时候,促成我起身离开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我发现我边上的一个老教徒,居然在一片圣洁的赞美诗中打呼噜了。

圣三一堂的不远处,四川南路大壶春,是我心目中上海唯一好吃的大壶春生煎门店,当我咬开第一个生煎的脆底的时候,一个衷心的建议是:心灵的救赎,在当今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物欲社会,如果不和美食华服发生点什么联系,恐怕很难有什么前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