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声问答(30)期丨大鼠丘脑痛模型如何构建与行为学评估?

 脑声常谈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构建大鼠丘脑痛模型


大鼠自实验动物公司购回后,置于实验中心动物部适应环境1周。手术当日,各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进行麻醉,麻醉成功后,使用医用碘伏棉球消毒大鼠颅顶部,使用外科剪刀去除术区毛发,再次用碘伏棉球消毒大鼠头顶部皮肤,切口皮下注射0.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然后沿矢状缝切开头部皮肤约1.5厘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骨膜,充分暴露前囟、矢状缝和人字缝,用无菌棉签及时吸除术野内的血液。在脑立体定位仪面板上铺一块大小厚薄合适的泡沫板,既避免大鼠躯体直接接触面板导致体温下降,也能抬高大鼠躯体所处平面,使头部与固定装置平齐。

脑声推荐丨《啮齿动物模型及行为学实验

随后将大鼠放置于脑立体定位仪上,门齿悬挂于上颌固定器,将两侧耳棒推入大鼠外耳道,观察两侧耳棒的刻度一致后将其固定螺丝旋紧,再将上颌固定器的压鼻环下压后旋紧,保证大鼠头部不能被推动为宜。将已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的微量注射器针头移动至前囟正上方,以前囟作为原点,确定右侧丘脑腹后外侧核(ventral posterolateral nucleus,VPL)位置(前囟后3mm,中线右侧3mm,颅骨表面下深度6mm),并做好标记。移开微量注射器,用高速颅骨钻在标记部位钻透颅骨形成一个小孔,TP组、EA组和SE组将已预先吸入1μL眼镜蛇毒(cobra venom,CV)稀释液(含CV1μg)的微量注射器移动至钻孔上方,按定位坐标将微量注射器缓慢插入脑组织中,调整微量注射泵参数为注药量1μL,注药速度为0.1μL/min,启动注射,10min后注药完毕,将针继续停留于脑组织中10min,确保药液完全进入目标位置。然后将注射针缓慢移出脑组织,以防止药液沿针管回流,用骨蜡封闭注药孔,清理创面,消毒并缝合皮肤,使用同样方法给SH组动物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将动物放于温暖的环境中恢复,保证充足的食物和饮水。

Fig1构建大鼠丘脑痛模型

大鼠机械回缩阈值检测


在术前第3天及术后第3、第7、第14、第21和第28天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机械回缩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s,MWT)检测,为尽量减少误差,检测由同一人操作完成,为避免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检测者实行单盲。

检测前15分钟将大鼠置于底部带有金属网(1cm×1cm)而且顶部可以打开的透明容器(30cm×20cm×20cm)中,待大鼠适应环境并安静后,开始检测MWT,尽量避免因为环境问题影响测试结果。采用Chaplan等报道的“up and down”方法,选取的von Frey尼龙纤维丝的弯曲力分别为0.4,0.6,1.0,2.0,4.0,6.0,8.0,10.015.0g。测试首先从4.0g开始,先透过底部网格将纤维丝垂直刺向大鼠前后肢足底中部,然后打开容器顶盖将纤维丝从大鼠侧后方刺向左右面颊部,使纤维丝弯曲成“S”形,持续时间≤5秒,每次测量间隔时间为30秒,每一强度的纤维丝被连续应用5次,如果动物出现舔足或抬足、摆头躲避或抹脸等动作则被视为有疼痛反应,5次测试中至少出现3次疼痛反应时认定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反应。当刺激反应为阴性时,记录为“O”,更换相邻强度高一级的纤维丝刺激;如果出现疼痛阳性反应,则记录为“X”,给予相邻小一级力度的刺激,按此方法连续进行。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则停止刺激:选用纤维丝强度为15g时,动物反应仍为阴性;首次出现阳性反应后,继续测试4次;累计测试达9次。测试结束后,根据所做阳性和阴性记录,按照公式50%MWTg=10Xf+kδ),计算大鼠MWT。其中Xf为最终刺激的von Frey纤维丝力度(g)的对数值;δ=0.224,为各个刺激力度(g)相邻间距平均值,k为对刺激产生不同反应的系数。

Fig2大鼠机械回缩阈值检测

大鼠自发痛行为学检测


MWT检测日期相同,在术前第3天及术后第3、第7、第14、第21和第28天分别录像观察各组大鼠的自发痛表现情况。将大鼠放置在无顶透明塑料容器(24×35×18cm)中,摄像头放置于塑料容器前1米,录制过程需保持全程安静,不出现干扰大鼠肢体活动的声音及动作。每只大鼠逐次进行,上一只完成后立刻对容器进行擦拭,并清除排泄物,保证器壁及测试环境清洁,不影响下一只动物进行录像。每只动物行为录像持续15分钟,其中前8分钟为适应测试环境过程,选择后7分钟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大鼠的探索行为和修饰行为总时长的变化,其中探索行为包括抬举、攀爬、嗅探、跑步及走路等,修饰行为是指大鼠爪子接触面部区域的动作。


往期推荐



脑声问答(10)期丨如何进行动物社交挫败应激模型(SDS)的行为学评价?

脑声问答(11)期丨大小鼠钢丝悬吊(Wire Hanging )测试应该怎么做?

脑声问答(12)期丨大小鼠睡眠剥夺模型如何建立?

脑声问答(13)期丨什么是大小鼠呕吐行为/异食癖呕吐模型?

脑声问答(14)期丨小鼠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去势模型如何制备与评估?

脑声问答(15)期丨小鼠倒置网格实验(Inverted screen test)怎么做?

脑声问答(16)期丨如何评价药物对动物学习记忆的影响?

脑声问答(17)期丨如何测试评价大小鼠的甩头行为?

脑声问答(18)期丨什么是啮齿动物转角实验(Corner Turn Test)?

脑声问答(19)期丨如何正确选择运动疲劳模型品系小鼠?

脑声问答(20)期丨水迷路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有什么不同?

脑声问答(21)期丨Morris水迷宫和巴恩斯迷宫实验有什么区别?

脑声问答(22)期丨亚健康状态动物模型如何造模?

脑声问答(23)期丨啮齿动物物体认知实验有哪些分类?

脑声问答(24)期丨神经性厌食症动物模型制备与行为学评估方法

脑声问答(25)期丨啮齿动物刻板行为建模及评估方法

脑声问答(26)期丨小鼠大脑中动脉短暂栓塞模型(t-MCAO)如何建立?

脑声问答(27)期丨纹状体损伤动物模型建立与行为评估方法

脑声问答(28)期丨旷场实验有哪些潜在的影响因素?

脑声问答(27)期丨纹状体损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补充(2)

脑声问答(29)期丨浅析大小鼠条件性恐惧实验的测试方法(供参考)

文献引用: 

1.电针对慢性炎性痛大鼠中枢不同脑区GABA_A受体mRNA表达的干预研究[J]. 杜俊英;徐子童;邵芳冰;许颖龄;邵晓梅;梁宜;方剑乔;房军帆.中国针灸,2020(02)
2.Central post-stroke pain due to injury of the spinothalamic trac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imaging study[J]. Sung Ho Jang;Jun Lee;Sang Seok Yeo.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7(12)
3.Antinociception role of 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 in a central post-stroke pain model in rats mediated by anti-inflammation and anti-apoptosis effect[J]. Chen Xuhui;Li Zuofan;Zhang Bo;Liu Tongtong;Yao Wenlong;Wan Li;Zhang Chuanhan;Zhang Yue.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2022
4.Efficac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Acute Central Post-stroke Pain: A Case Study [J]. Malfitano Calogero;Rossetti Angela;Scarano Stefano;Malloggi Chiara;Tesio Luigi.Frontiers in Neurology,2021
5.马宝丰. 电针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亚型1的表达增加缓解大鼠丘脑痛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23.

找实验方法,上脑声常谈

重要通告

脑声常谈,有问必答,更名:脑声问答,服务不变,如果您有关于动物实验的任何问题,可以公众号留言,小欣一定会尽快给您整理发表!

方法检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