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交以淡,茗战而肥——惠孟臣壶铭一则浅析

 中超利永紫砂陶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恵孟臣,明天启、崇祯间宜兴人。其制壶大壶浑朴,小壶精妙,各擅胜扬,系时大彬后一制壶名手。但所制以小壶居多,中壶少,大壶最罕,且以小壶最为有名;泥质朱紫者多,白泥者少。《茗弢》记:“漳、泉、明三府品茗,茗必武夷, 壶必孟臣,杯必若深。”意思是说,在福建漳州、广东潮州一带吃功夫茶,要用武夷产的茶,若深做的杯,更要用孟臣的朱泥小壶。故所制壶必署“惠孟臣”。光绪时人金武祥在《海珠边琐》中说:“潮州人茗饮喜小壶,故粤中伪造孟臣、逸公小壶触目皆是。”“孟臣”已成为朱泥小壶的代名词。

惠孟臣不但制壶精妙,且工于书法,吴骞称其“善摹仿古器,书法亦工”,其书法“绝类褚河南”。褚河南即唐代书法家褚遂良(596 - 658),字登善,河南阳翟人,博涉文史,工隶楷,少学虞世南后祖述王羲之。传说唐太宗购羲之故帖,皆由其鉴定真伪。因此,说孟臣书法“绝类褚河南,是极高的评价。孟臣的刻款,有行书、楷书,且竹刀、钢刀并用,“不离晋唐风格”。可见,他是一位肯学习且具文人气质的制壶名手。

梨式水平 利永出品

孟臣的刻款,大都仅为表明制作年代。如“不耽阁尝藏小壶一持,侵粗砂、短流反鋬,朱色、沙梨皮,底镌'大明天启丁卯孟臣制’九字楷书,有晋人风格”,据说此壶现已流入日本。又如“听泉山馆藏白砂大壶—具,制作古雅,底镌'大明天启丁卯荆溪孟臣制’楷书十二字,足资年代考证”(俱见《阳羡砂壶图考》)。孟臣与当时大多数艺人一样,署款之外也偶刻现成诗句如“清风拂面来”“水浸一天星”“叶硬经霜绿”作为壶铭。或自撰刻壶铭,如:

水交以淡,茗战而肥;香浮雀舌,助我诗人。

“水交以淡”,取“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意。水交者,君子之交也。

“茗战而肥”,意谓相互品茗斗茶,酣乐其中。茗战,即斗茶,宋代流行,连皇帝也乐于事,宋徽宗曾有记述。肥,此处有肥甘、乐美之意。《文选·石崇〈思归引序>》“遂肥遁于河阳别业”,刘良注:“肥,犹乐也◦”

“香浮雀舌”,即雀舌嫩茶飘浮出香气氤氲。雀舌,茶名,沈括《梦溪笔谈》:“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梅尧臣《答宜城张主簿遗鸦山茶》诗:“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张协状元》戏文:“古庙浑无侣,采些茶为活计……枝头蓓蕾吐雀舌,带霁和烟折取归。”阳羡专产名茶,陆羽称为“紫笋”,其中一芽一叶者为“旗枪”,一芽二叶者为“雀舌”,总之“雀舌”是好茶、名茶、贡茶。

“助我诗人”,华佗《食论》中有“苦茶久饮可以益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认为茶“饮之使人益思”。香茗有提神醒脑、激发诗人灵感的作用。



这则壶铭,说的是品茗,但充满了文人气。从君子之交淡似水,引出茗战斗茶的肥甜甘美和情趣,进而由雀舌浮香,引发诗人的诗兴。由此可以看出,惠孟臣受文人影响极深,熟读古诗文,深知文人品茗的心境、情感,所以才能刻撰出如此优美的壶铭。

作者 陈茆生

孟臣水平 利永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