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昌平县志—— 第一编 建置 (一)

 知非欣宇 2024-05-16 发布于四川

昌平建置始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在县域内设昌平、军都二县。三国时期魏国及西晋、东晋时,二县属幽州燕国。北朝北魏时,省昌平入军都;东魏时省军都入昌平。五代后唐时,昌平曾改称燕平,后晋时复称昌平县。辽属析津府,宋属燕山府,金属大兴府,明朝正德年间县升为州,辖密云、顺义、怀柔三县。清雍正年间,辖县改属顺天府。民国初年改称昌平县。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昌宛、昌延抗日民主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县政府机关驻桃林村,1948年12月12日进驻昌平镇。新中国建立后,昌平县(区)的行政机关驻地在昌平镇;1956年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改称昌平区;1960年复称昌平县。

昌平的县域变迁有文字记载始于明朝。明洪武元年(1368年),划出东部4里置怀柔县,县域东西广120里,南北袤230里。清代以来,几经变迁,县域面积逐渐减少。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几次调整,至1964年3月县域南北长39.5公里,东西宽56公里,面积1352平方公里。昌平县的行政区划自明代始见文字记载。清光绪十二年(1886),全州设4乡,17里,419村(店)。民国25年(1936年),全县为10区,293乡,413村。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6月为县、区、村三级建制,全县为6区,389个行政村。1953年后区划多次调整。1956年为区、乡、村三级建制。1958年乡改公社(管理区),村改大队。1982年取销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建制,全县为1区,3镇,27乡,321个行政村。1995年,全县设11个镇,22个乡,317个行政村。

第一章 置  县

第一节  治  所

县域夏属冀州,商属幽州,周属燕国,秦属上谷郡。西汉元封元年(前110),置昌平县、军都县,属上谷郡。昌平县治所在今百善乡上、下东廓两村之西;军都县治所在今县城东南45里。王莽建新朝后改昌平县为长昌县、上谷郡为朔调郡;长昌县、军都县属朔调郡。东汉建武十三年(37),长昌县、军都县改属广阳郡。永元八年(96)复称昌平县。三国魏时,昌平县、军都县属幽州燕国;西晋时属幽州燕国。十六国后赵时属幽州燕郡。前燕属幽州燕国。前秦属幽州燕国,后燕属幽州燕郡。北魏时,省昌平入军都,军都县治所移至昌平县城,属幽州燕郡。北魏皇始元年(396),军都县治所迁入军都新城(今东、西新城村以北)。南北朝东魏时,复置昌平县,省军都入昌平县,县治所在军都新城,增置万年(言)县,万年(言)县、徧城郡及所领之广武县、沃野县治所在今县境内西南隅。属东燕州平昌郡(一说昌平郡)。北齐、北周建置、隶属未变。隋开皇三年(583),省万年(言)入昌平。隋大业九年(613)迁昌平县治所于土城。初属幽州,后属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属幽州。县治所迁入白浮图城(今旧县村)。神龙(705—707)初,带州及所领之孤竹县侨置于清水店(今属海淀区太舟坞村)。天宝元年(742)属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属幽州,开元二十五年(737)至建中二年(781)。燕州及辽西县侨置在今兴寿乡桃峪口村一带。五代时,后唐同光二年(924)改称燕平,治所迁至曹村(今朝凤庵村)。后晋天福元年(936)复称昌平县,治所徙至白浮图城。辽初属幽都府,开泰元年(1012)属析津府。宋宣和四年至六年(1122—1124)昌平县属燕山府。金天会三年(1125)改燕山府为燕京析津府,贞元元年(1153)改称大兴府。昌平县初属析津府,后属中都路大兴府。元皇庆二年(1313)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属大都路总管府。皇庆二年(1313)县治所迁于辛店(今辛店村),至正年间(1341—1368)迁回白浮图城。明洪武元年(1368)属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属顺天府。景泰三年(1452)昌平县治所迁至永安城(今昌平县城)。正德元年(1506)升县为州,辖密云、顺义、怀柔三县,治所在原县城。正德三年(1508),降州为县,辖县改属顺天府。正德九年(1514),复升县为州,辖县如旧。清顺治元年(1644)昌平州属京师顺天府。雍正五年(1727)辖县改属顺天府,州不再领县。

民国2年(1913)改称昌平县,属京师顺天府。民国3年(1914)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属河北省。民国24年(1935)12月25日起属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属河北省冀东道。民国三十二年(1943)属河北省燕京道。

抗日战争时期,以县内平绥铁路为界,中国共产党在县西、北部与邻县交界地区相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分属中共平西和平北地委。民国28年3月至民国31年(1939—1942)昌宛联合县、民国32年2月至民国34年8月(1943—1945)昌宛怀联合县属平西地委。

民国27年7月至10月(1938)昌滦密联合县、民国29年1月至民国33年12月(1940—1944)昌延联合县,民国30年6月至民国32年冬(1941—1943)滦昌怀联合县、民国32年冬至民国34年1月(1943—1945)滦昌怀顺联合县、民国34年1月至民国36年12月(1945—1947)昌平县、国民36年12月至民国38年4月(1947—1949)昌顺联合县属中共平北地委。县行政机关无固定驻地。

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昌平县政权属河北省冀东道。民国36年(1947)12月中共领导解放区民主政权昌平县和西顺县成立昌(平)顺(义)联合县。县行政机构驻桃林村,国民党政府军进攻时转移上庄村。民国34年(1945)8月至1949年2月,县平绥铁路路西属昌(平)宛(平)联合县,初属中共平西地委,后属察哈尔省南口专区。1948年12月12日国民党县政权被推翻,县行政机构进驻昌平县城。1949年2月12日昌(平)宛(平)联合县撤销,原属昌平县的5个区划归昌顺联合县。1949年4月16日,昌顺联合县撤销,复设昌平县,属察哈尔省南口专署。1949年7月16日,属河北省通县专区。1956年1月1日,昌平县划归北京市撤县设昌平区。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区复设昌平县。行政机构驻地昌平镇,距北京德胜门34公里。

第二节  县  域

元代有县域村庄记载,县城在辛店村(原县城白浮图城)。县域有75村:县城东19村有奤夿屯、旧县、北太平庄、东道里、曹王村、邵家庄、棉山、崔村、麻峪、芹城、兴寿、西柳、桃林、桃峪口、辛城、常丰屯、渤海所、南冶、台下村;县城东北11村有龙门庄、康家庄、上庄、茶务、辛庄、花木儿、乔子、苏家口、北侧、黄花镇、安顺屯;县城东南14村有白浮、丰善、宋王务、西郭、阿苏卫、小汤山、蔺沟杜、太平庄、东二旗、东三旗、前后屯、燕丹、大口、广敬屯;县城南11村有乃延屯、红桥、双塔、灌石、坊市、前沙涧、皂角屯、白虎涧、常乐、榆河、白浮图城、清河社村;县城西南10村有唐家岭、温泉、冷泉、皇后店、西二旗、西三旗、兴善屯、白羊口、柏峪口、高崖口;县城西2村有花塔、日新屯;县城西北有南口村;县城北7村有姚店、龙虎台、翠平口、灰岭口、福田屯、居庸关、栗园。

明初起有县(州)域范围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县东部4里划归怀柔县。时县域东西广120里、南北袤230里。北至四海冶90里为永宁县界,东至高丽营30里为顺义县界,南至双线铺60里为大兴县界,西至小铁门关为宛平县界。明初以后,村庄数量变化较大,主要由区划变化增加减少村庄,世代繁衍、发展形成村庄;村庄名称变化主要有小自然村就近合并为大村,大村分村和民间称呼习惯取谐音同名不同字等。村庄变化有明初修建皇帝陵寝圈地,康家庄、龙门庄迁出陵区,就近并村。桃峪洼分为前、后桃峪洼,燕丹村分为东、西燕丹村,碾头村分为上、下碾头村,灌石村分为东、西灌石村,西柳村分为东、西柳村。明隆庆《昌平州志》记载州域有179村:州城南19村有凉水河、沙屯西、沙屯东、楼子庄、宋郎庄、窦家庄、杨家陀、白石、北望、瓮山、沙河北店、沙河南店、榆河店、半比店、黄土东村店、黄堠店、回龙店、唐家岭店、清河店;州城北5村有九道河、黄花镇、鸡茨、南冶台、冻台村;州城东30村有东山口、白浮、清平、蒋家庄、麻峪、桃林、南庄、北邵、桃峪口、军都、抱榆泉、蔺沟、新庄、西市、日照院、郑庄、平地分、东柳、西柳、苏家口、茶务、岐庄、赤巷峪、史山、一道河、桥子、四道河、三道河、北邵店、芹城店;州城西24村有郝家庄、坡头、旧县、石河、官庄、西碾头、亭子庄、孟村、奶甘屯、葛村、土楼、虎峪、奤夿屯、四各庄、东马房、前桃峪洼、后桃峪洼、花塔、瓦窑、马房、崔村、苏岭口马房、峰山口、新店;州城东南45村有南邵、兰于、绵山、汤山庄、孟祖、东郭、南丰山、王家庄、瓦子卫、吕哥家庄、南站、桑园、西郭、张家庄、七里渠、咸宁庄、上辛、史家庄、七哥家庄、沙哥家庄、单家村、沙家庄、西小口、贺家村、卢家村、南七里庄、半截塔、东山口、新庄、杨家庄、黄土村、东官庄、雷家、大口、西官庄、土沟、太平庄、鲁团、戚家庄、兰家庄、解家庄、关西庄、西燕丹、东燕丹、东郭店;州城西南36村有水屯、百泉庄、上碾头、下碾头、上官村、马池口、红桥、史家桥、寺家村、小营、古城、八沟、双塔、西罐石、东罐石、陈庄、北流村、沙涧、常乐、玉泉、白虎涧、黄后店、苏家陀、张村、杨房、柳林、杨家庄、太平阜、羊哥家庄、铺头、聂家庄、太子府、梁家庄、冷泉、台头、双塔店;州城东北15村有西庄、三家庄、马房坎、局里、黄坎、花墓儿、团泉、南则、北则、新庄、北口头、渤海庄、下苇店、苇店、佃子村;州城西北5村有渠家庄、涧头、南口店、姚店、长坡店。

清康熙十二年(1673)州域东西广92里、南北袤150里。西北至枯浆村为白羊城界,北至二道关100里为黄花路界,东北至渤海所为黄花路界,东至高丽营45里为顺义县界,东南至沙子营50里为大兴县界,南至小马房50里为大兴县界,西南至太舟坞45里为宛平县界,西至峰山村47里为宛平县界。清康熙《昌平州志》记载全州共有275村:州城东41村有南邵、萧家庄、杜家新庄、纪家窑、金家坟、四府、钟家营、泥洼、狮子营、绵山、梁家庄、瓦子卫、小新峰、大新峰、牛房、萧家庄、香屯、南宫庄、西官村、麦庄屯、东官庄、大东刘、小东刘、富仁庄、大奋庄、八仙庄、蔺沟、北蔺沟、大土沟、小土沟、秦家庄、蔺沟店、汤山马房、葫芦河、大柳树、来马庄、大汤山、酸枣岭、小牛房、讲礼、高丽营村;州城西22村有念头、小营、四家庄、马房、亭子庄、新庄、八沟、史家桥、羊房、新立屯、西灌石、北沙涧、北白虎涧、南白虎涧、台头、聂家庄、南柳林、柳林、刘村店、南刘村、北刘村、峰山村;州城南27村有两水河、白浮、东沙屯、西沙屯、小寨、满井、永陵庄、沙河北店、沙河南店、定府庄、东窦家庄、西窦家庄、半壁店、史家店、朱家新庄、咸宁庄、七里渠、新庄、马蔺店、黄土南店、黄土北店、黄土、西三旗、黄堠店、西小口、小马房、回龙店村;州城北21村有奇庄、峪口、一道河、四道河、黄坎、鸡茨、团泉、巨丽、花墓、九道河、南庄、北庄、渤海寨、下三家庄、上三家庄、黑山寨、新庄、黄花镇、宋家台、鹞子峪、二道关村;州城东南53村有介山、济阳卫屯、姜家屯、张家庄、东沙屯、孟祖、白石、五家新庄、峰山、宋郎埠、于家新庄、小峰山、新里屯、上东郭、下东郭、小沙河、小牛房、吕家庄、白家庄、牛房圈、上新、郑家庄、郑家马房、白庙、上坡、半截塔、太平庄、狮子营、白房、中滩、半壁店、西沙家庄、平房、东沙家庄、东二旗、杨家庄、东三旗、霍家营、兰家庄、卢家庄、东小口、单家村、贺家村、陈家营、三水桥、海青庙、遘子头、燕丹、岭儿上、鲁滩、南北戚家庄、解家庄、沙子营村;州城东北56村有何家营、张家营、大北邵、北邵洼、北邵营房、东营里、崔村、官窑、刘娘娘坟、麻峪、南庄营、南庄、东庄、芹城、响堂、兴寿、沙陀、桃林、李家新庄、桃峪口、北聂山营、南聂山营、新城、苑上、下苑、东屯、抱榆泉、半壁店、西市口、沙峪口、平地坟、武家庄、武家庄堡子、苏家观、茶务、桥子、台上、史山、桃山、新庄、霍家新庄、东庄、碑寨、口头、三道河、苇店、东四道河、五道河、六道河、南北沙峪、南冶、洞台、新营、桃峪、渤海所、磨石口村;州城西南30村有百泉庄、水屯、没石口、楼子庄、红桥、西古城、双塔、白水洼、糜黍屯、东坨、东闸、西闸、西坨、踩河、大榆河、皂角屯、小营、八家、大张、小张、东灌石、南沙涧、长乐、小榆河、黄花店、苏家坨、小铺头、杨家庄、屯田、太舟务村;州城西北25村有西关、新井庵、南郝家庄、北郝家庄、邓家庄、涧头、旧县、西山口、土塘、虎峪、龙虎台、奤夿屯、新店、奶乾屯、嶂头、马房、土楼、葛村、桃峪洼、长水峪、潭峪、花塔、苏林口、黑寨、枯桨。清乾隆、嘉庆年间,人丁增多,军屯转变为民屯,明十三陵地区的附设机构及陵户逐渐发展成村落。

清康熙年间以后较大聚落分村及新建村名称多与旧村对称,主要有大新峰、小新峰,南官庄、西官庄、东官庄,大东刘、大西刘,蔺沟店、蔺沟、北蔺沟,北白虎涧、南白虎涧,南刘、北刘,东沙屯、西沙屯,东窦家庄、西窦家庄,南庄、北庄,上三家庄、下三家庄,东沙家庄、西沙家庄,北聂山营、南聂山营,大北邵、北邵洼,东坨、西坨,南郝家庄、北郝家庄。合并的村子有前桃峪洼与后桃峪洼合并为桃峪洼,东燕丹村、西燕丹村合为燕丹村。十三陵地区陵户、军户、工匠繁衍形成村庄。

清光绪十二年(1886)境域东西广150里、南北袤133里。北100里至边墙,西北100里至横岭城,为宣化府、延庆州、怀来县界。州治所以东50里至顺义县界,东南50里至大兴县界,西100里至镇边城,西北100里至横岭城,南33里至宛平县界,西南45里至宛平县界,北100里至边墙,东北100里至怀柔、密云县界。清光绪《昌平州志》记载全州共有423村:州城北26村有仙人洞、长陵园、龙母庄、石牌坊、裕陵园、大红门、万娘娘坟、瓜园、思陵园、工部厂、悼陵监、泰陵园、德陵监、康陵园、景陵监、昭陵监、献陵监、老君堂、永陵监、裕陵监、长陵监、庆陵监、茂陵监、康陵监、定陵监、泰陵监;州城东北74村有东山口、八家、红门、上三家庄、下三家庄、海子、新开沟、花果山、慈悲峪、光崖、黑山寨、黑山寨辛庄、分水岭、望宝川、北庄、山里南庄、白庙、红庙、百花寨、九渡河、花木、局里、团泉、吉寺、黄坎、西四渡河、一渡河、峪口、峪沟、岐庄、西坟、北寨、秦家东庄、杨家东庄、郝家东庄、雷家辛庄、霍家辛庄、口头、白家庄、孟家庄、三渡河、东四渡河、五渡河、六渡河、黄家台、马道峪、苇店、新营、渤海所、桃峪、慕田峪、沙峪、南冶、洞台、水泉沟、三岔沟、旺泉沟、大长峪、黄花镇、东宫、西台、黄花城、撞道口、石湖峪、西水峪、鹞子峪、铁果山、山里香屯、大石塘、三座窑、段儿峪、张家台、二道关、杏树台;州城东85村有东关、松园、界山、朝凤庵、何家营、北邵洼、南邵、小北邵、营房、崔家巷、阎家店、大北邵、王上坡、张家营、吕家庄、萧家庄、纪家窑、官窑、东营、南邵辛庄、张家庄、钟家营、金家坟、黄泉峪、绵山、狮子营、泥洼、小辛峰、坟上、崔村后营、崔村十巷、大辛峰、香堂、南庄营、麻峪、东庄、南庄、芹城、后象房、兴寿、香屯、后牛房、萧家村、大汤山、小汤山、大柳树、葫芦河、聂山营、聂山东营、南官庄、西官庄、东官庄、大赴仁庄、小赴仁庄、大东流、小东流、赖马庄、高丽营、麦庄、东新城、西新城、桃林辛庄、沙坨、桃林、桃峪口、上苑、下苑、上暴雨泉、下暴雨泉、秦家屯、东半壁店、上西市、沙峪口、王家谷、平义分、山里庄、苏家口、前茶坞、后茶坞、前后桥梓东庄、王家史山、孙家史山、台上、台下、桃山村;州城东南64村有山峡、化家庄、福会屯、济阳卫屯、张各庄、东沙屯、良各庄、白石、孟祖、阿苏卫、上东郭、下东郭、小沙河、辛立屯、牛房圈、半壁街、冷坑、官牛房、吕各庄、讲礼、尚信、郑各庄、白各庄、平西府、东沙各庄、西沙各庄、汤山马房、草厂、八仙庄、前蔺沟、后蔺沟、草碾、小杨各庄、沙固堆、平坊、东西半截塔、魏家窑、上坡、霍家营、蓝各庄、卢家村、单家村、贺家村、南半壁店、东小口、黑泉、黑泉马房、中滩、陈家营、立水桥、太平庄、东三旗、东二旗、沟子头、大小土沟、酸枣岭、鲁疃、岭上、北戚各庄、南戚各庄、南狮子营、谢家庄、沙子营、泗上村;州城南29村有凉水河、水屯、白浮、马池口、楼子庄、西沙屯、小寨、丰善、于家辛庄、宋郎务、王家庄、路家庄、满井、踩河、大兴庄、沙河店、定府黄庄、半壁店、史各庄、朱家辛庄、窦各庄、七里渠、三合庄、马连店、二拨子、西小口、西三旗、前后屯、清河小营村;州城西南65村有百泉庄、上念头、下念头、横道子、西辛店、红桥、西闸、东闸、东坨、西坨、白水洼、双塔、古城、皇后店、辛立屯、梅所屯、小榆河、大榆河、皂角屯、上庄、东小营、永太庄、八家、前章村、后章村、东贯市、西贯市、八沟、八沟辛庄、四家庄、四家庄马房、四家庄小营、四家庄小念头、史家桥、亭子庄、葛村、羊房、前白虎涧、后白虎涧、前沙涧、常乐、常乐大马房、常乐小马房、小牛房、大牛房、六里屯、小辛店、永丰屯、前亮甲店、后亮甲店、土井、屯田、杨家庄、太舟务、东埠头、西埠头、三星庄、苏家坨、苏家坨小营、前柳林、后柳林、抬头、梁家园、聂各庄、车儿营村;州城西55村有槐树巷、南郝家庄、北郝家庄、奤夿屯、旧县、南邓家庄、北邓家庄、乃千屯、红泥沟、丈头、后丈头、龙虎台、七间房、前后土楼、汤峪沟马房、长水峪、养马峪、潭峪、前桃峪洼、后桃峪洼、上店、下店、花塔、兴隆口、大石坡、西峰山、黑寨、白羊城、枯江、前流村、北流村、柏峪口、水峪台、大水峪、小水峪、跳稍、王峪、瓦窑、漆园、郎儿峪、高崖口、水涧台、水涧沟、鳌峪、新开、溜石港、南赵家台、北赵家台、菩萨木、韩家台、四支水、马跑泉、禾子涧、长峪城、镇边城;州城西北25村有西山口、小红门、西山口后营、涧头、太平庄、虎峪、贤庄口、锥石口、石头园、灰岭口、德胜口、果家庄、帽儿墩、三岔、蝎子石、松树沟、茨梅川、沙塘沟、井儿沟、琵琶石、里长沟、董家沟、铁炉子、横岭城、房头大营。

民国4年(1915)前后,清河镇划归宛平县。民国31年(1942)1月日伪时期宛平县清河区一镇16村划归昌平县,县域面积10150平方里。民国初期以后县内有明、清王室坟户发展成村,主要有侯家坟、定王坟、恭王坟、杨家坟、四府村等。象房分为东象房、西象房,大兴庄分为东大兴庄、西大兴庄,沙河南店、沙河北店合并为沙河店。20年代建南口镇村。

1948年《昌平县辖自然村名称录》记载全县有593村:县城东97村有东门外、松园、上坡、营房、大北哨、小北哨、北哨洼、官高、何营、肖庄、张营、吕庄、辛庄、张庄、南邵、纪家窑、杨家坟、香堂、恭王坟、定王坟、麻峪、真顺、侯家坟、东崔村、东营、金家坟、四府、南庄营、南庄、绵山、小辛峰、大辛峰、后牛坊、钟营、狮子营、泥洼、大汤山镇、小汤山镇、西象房、东象房、桃峪口、上暴峪泉、下暴峪泉、秦城、桃林、秦家屯、上苑、下苑、兴寿、桃李辛庄、西新城、东新城、东庄、沙坨、聂山东营、聂山西营、麦庄、东官庄、西官庄、香屯、大柳树、赴任辛庄、南官庄、葫芦河、常兴庄、小赴任庄、大赴任庄、大东流、小东流、北马房、后蔺沟、前蔺沟、酸枣岭、土沟、沟子头、肖家村、上王峪、下王峪、苏峪口、山立庄、后桥梓、台上、台下、茶坞、前桥梓、沙峪口、平义分、李家史山、王家史山、桃山、上西市、东半壁店、赖马庄、高丽营镇、泗上、阎家店、崔家胡同;县城东南49村有良各庄、孟祖、百善、阿苏卫、小坨、官牛坊、二德庄、二庄子、松兰堡、上东廓、讲礼、于辛庄、下东廓、牛圈、东辛立屯、半壁街、吕各庄、尚信、小沙河、谷家庄、白各庄、七里渠、郑各庄、白庙、平西府镇、小辛庄、马连店、吴家窑、王庄子、曹碾、东沙各庄、西沙各庄、八仙庄、羊各庄、东二旗、鲁疃、海落、北七家庄、南七家庄、燕丹、半截塔、歇甲庄、沙子营、太平庄、中滩、立水桥、东三旗、狮子营、平房村;县城南110村有水屯、黄瓜园、介山、山峡、化庄、凉水河、马池口、白浮、景文屯、姜屯、张各庄、东沙屯、大洼、楼子庄、西沙屯、小寨、王庄、东闸、西大兴庄、东大兴庄、路庄、西坨、东坨、踩河、满井、丰善、沙河镇、蓼坟、豆各庄、郝家庄、丁坟、家庙、梅所屯、永太庄、皂甲屯、大玉河、上庄、老牛湾、张庄、定福黄庄、北辛庄、张庄、小玉河、阎家洼、牛庄、半壁店、史各庄、柏庄、小牛坊、平台、朱辛庄、二拨子、龙王庙、皇后店、方家庄、大牛坊、小辛店、杨家庄、永丰屯、六里屯、田庄子、唐家岭、范庄、刘家坟、土井、西二旗、亮甲店、东北旺、后营、吴家庄子、后厂、西北旺、上地、杨庄、三合庄、陶庄子、上坡、魏家窑、回龙观、北店、南店、黄土东店、霍家营、兰各庄、店上、东小口、单家村、卢家村、贺家村、三拨子、西三旗、西小口、安宁庄、潘庄、后屯、五拨子、南小营、黑泉、贝子坟、前屯、永太庄、朱房、清河镇、河北、屯佃、东埠头、王家庄、杨各庄、太舟务、岭上村;县城西84村有大营盘、葡萄城、横岭、坊口、坊安峪、镇边城、马刨泉、老窑沟、沙良沟、黄土洼、房土、长峪城、新长峪、王家窑、沙窝铺、禾子涧、双窑、西各拉、西头、了思台、黄龙院、土木窑、泥洼、仙人洞、乱水泉、溜石港、鳌鱼、新开、水涧、窝峪、韩家台、寺家水、钓明湖、杏树梁、鹿角湾、黄土岭、箱子峪、羊湾窑、大石坡、白水泉、王家园、白羊城、庆王坟、宫上、九里港、和山堡、百峪口、复兴庄、水峪台、大水峪、跳稍、小水峪、王峪、北马坊、陈家庄、槐树巷、西门外、北邓庄、南邓庄、北郝庄、南郝庄、红泥沟、雪山、七间房、旧县、奤夿屯、前桃洼、后桃洼、檀峪、王家庄、黑寨、兴隆口、张庄、古将、杨家庄、李家庄、沙家庄、西峰山、曹家庄、北流村、南流村、上店、下店、长水峪村。其中横岭、镇边城、坊口、坊安峪村于民国37年(1948)初由中共领导的解放区昌(平)宛(平)联合县划归怀来县;县城西南69村有高崖口、瓦窑、菩萨鹿、狼儿峪、北照家台、南照家台、上庄户、白坨子、泗家沟、漆园、龙泉寺、车儿营、北土楼、南土楼、百泉庄、黄果元、新店、丈头、亭子庄、乃干屯、上念头、下念头、西北地、横道、北小营、窑上、葛村、西马庄、四家庄、横桥、土城、后白虎涧、前白虎涧、台头、梁家园、史家桥、辛庄、双塔、西闸、阳坊镇、八口、辛立屯、西贯市、东贯市、后章村、白水洼、前章村、后沙涧、八家、东小营、桂家庄、陈家庄、北常乐、上庄、前沙涧、高庄、宋家庄、郭各庄、段家庄、土桥、东马坊、西埠头、后柳林、小庄、苏家坨、西马坊、三星庄、西小营、西带子坟;县城西北23村有居庸关、南站、东园、臭泥坑、洛各地、孟家、滑家园、南口、果庄、德胜口、万娘坟、小宫、悼陵、虎峪、太平庄、西坟、小宫门、西山口、新立庄、涧头、峪沟、燕磨峪、路家庄;县城北68村有里长沟、董家沟、沙门子、景儿沟、沙塘沟、铁炉子、霹破石、洞儿沟、三岔口、慈母川、解字石、三岔、香屯、小辛庄、沟窑、小清沟、车儿岭、大清沟、西留轴子、东留轴子、小沙岭、松树沟、茂儿墩、龙泉峪、石峰、搁子石、里桃园、外桃园、上房子、大良沟、半截沟、灰岭口、分水岭、梨园、马圈子、立石沟、碓臼峪、麻道峪、贤庄口、石头园、锥石口、康陵、泰陵、燕子口、茂陵、裕陵、黄泉寺、老君堂、庆陵、献陵、景陵、昭陵、永陵、德陵、胡庄、长陵、工部厂、泰陵园、康陵园、长陵园、瓜园、仙人洞、裕陵园、龙母庄、东山口、大宫门、石牌坊、朝凤庵;县城东北95村有黑山寨、北庄、南庄、辛庄、望宝川、慈悲峪、海子、银山、西湖、红门、天桥、上庄、下庄、牛蹄岭、百合寨、上寺、八家、黑沟、蛤蟆石、三座窑、西水峪、石湖峪、黄花城、黄花镇、撞道口、东宫、西太、黑牛峪、白庙、红庙、九渡河、云岭、麽石口、洞台、马鞍岭、望儿峪、铁弓峪、水泉沟、水塘子、南冶、兴隆城、碗子泉、沙峪、吉寺、黄坎、团泉、花木、局里、珍珠泉、沙峪北沟、营北沟、桃峪、慕田峪、辛营、渤海所城内、渤海所城外、苇店、李家峪、梁儿峪、西湾子、井儿峪、落马峪、黄柏峪、马道峪、黄据台、六渡河、庄户峪、上李庄、八渡河岭、麽石峪、五渡河、四渡河、三渡河、下李庄、峪沟、口头、西四渡河、一渡河、车王坟、白军庄、范家坟、卧龙岗、凯家坟、东北宅、峪口、西北宅、孟庄、祁庄、东坟、北兴隆庄、南兴隆庄、秦家东庄、郝家东庄、潘各庄、西坟村。其中原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昌平县的一区北部、二、三、四区西部地区近百村(今黑山寨、下庄、上苑乡乡界以外村)由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滦昌怀顺联合县划归怀柔县、顺义县。昌平区解放后,上述地区仍归怀柔、顺义县管辖。

1949年1月将沙河镇以南(实为西三旗以南)地区即清河镇和西二旗、安宁庄、朱房、后屯、永泰庄、西三旗6村划归北平市军事管制区域十九区管辖(今属海淀区)。大兴县的海落、燕丹、白坊村划归昌平县。1949年4月将高丽营镇及所辖的河北、西关、南街、南后街、东关、玉石井、北后街、大队8个行政村划归顺义县。1949年7月3日,将西北旺、东北旺、后厂、后营、上地5个行政村划归北京市军事管制区域十六区(今属海淀区)。1949年9月13日,将南口镇青龙桥小区及所属石佛寺、三堡、刘家沟、十八窑、黄土梁5个村划归延庆县。

1949年10月县辖董家沟、里长沟、景儿沟、慈母川、铁炉子、霹破石、沙塘沟7个村划归延庆县,延庆县的三堡村以南至南口镇铁道以北地区划归昌平县。1950年4月将顺义县高丽营镇及所辖8个行政村划归昌平县。1950年10月将黑龙潭风景区划归北京市十三区管辖(今属海淀区)。1956年2月14日将高丽营镇及所属8个行政村划归顺义县。1958年3月8日将东小口乡及所属东小口、卢村、兰各庄、店上、单村、贺村、太平庄、中滩、陈营9个行政村划归海淀区,将雷家桥乡及所属的雷家桥、清河营、奶子房、沈家桥、沙子营、立水桥6个行政村划归北京市东郊区(今属朝阳区),将高崖口乡的泗家水村划归京西矿区(今属门头沟区)。1958年8月将海淀区北安河乡、温泉乡及其辖村划归昌平区。10月7日,8月划入区域的北安河乡、温泉乡及其辖村,苏家坨乡及所辖的苏家坨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三兴庄、西小营、前柳林、后柳林、常乐村、大马坊、小马坊,永丰屯乡及所辖的永丰屯、大牛坊、东玉河、西玉河、小牛坊、小辛店、皇后店、东六里屯、西六里屯、亮甲店、屯佃、太舟坞、东埠头、杨家庄,白水洼乡及所辖的白水洼、梅所屯、永泰庄、南玉河、北玉河、皂甲屯、上庄、东小营、八家、前章村、后章村、西辛力屯、双塔、西闸,阳坊乡所辖的前沙涧、后沙涧、车儿营、聂各庄,回龙观乡所辖的唐家岭、土井,划归海淀区。1959年11月原划归海淀区的东小口乡及所辖9个行政村,除新都砖厂所占地区外,重新划归昌平区。1963年1月1日阳坊乡所辖的梁家园、台头村划归海淀区。1964年3月将延庆县的九仙庙、东古、白查、大梁、葛条峪、大梁湾、烧锅峪7村划归昌平县。至此,形成昌平县现境域。

县域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5°50′17″至116°29′49″,北纬40°02′18″至40°23′13″之间。北连延庆县、怀柔县,东邻顺义县,南接朝阳区、海淀区,西南连门头沟区,西邻河北省怀来县。县域南北长39.5公里、东西宽56公里,面积1352平方公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