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影扶疏,就是最美的夏日诗词

 shineboy1 2024-05-16 发布于加拿大

《和李太白》(节选)

宋代:苏轼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苏东坡守徐时,遗墨竹一本送给徐州南边的宿州太守,墨竹图上有这首诗,好事者刻诸石,购亭贮之,亭名扶疏,取“竹影扶疏”之意,置于园中,名曰扶疏园,园中种满竹子,元末毁于兵。明代宿州知州于旧址找到残碑,重修扶疏亭于北城上。

图片

《雨中忆张大夫园亭》

宋代:李梦阳

我爱张家好亭子,满园林竹夏凄凄。

沾花细雨飘窗里,映日轻雷过槛西。

图片

《句》

宋代:任希夷

二三疏竹夏无暑,一两残僧书掩门。

图片

《竹棠梨》

元代:屠性

石畔竹扶疏,棠梨结子初。

坐来山雨过,湿翠欲沾裾。

图片

《初夏》

清代:僧鉴

落尽红芳入夏初,槐阴绕屋竹扶疏。

清风一室閒钟磬,疏雨幽窗自看书。

图片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代: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这首词作是词人借描写夏夜在庭院纳凉的情景,抒发出几分对人生的哀怨。

图片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宋代:苏轼

五月二十四日,会无咎之随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

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

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五月二十四日,在晁补之扬州的寓所与他会面。主人从井里汲水灌入大盆中,浸泡白荷花,在座的客人无拘无束,没有苦于酷暑的感觉。

清风回旋。东墙之上落着斑驳竹影。在座的客人都感到清爽舒适。醉梦方醒。从苔藓遍布的井中汲水。清凉的泉水洒在白荷花上。

图片

《夏景 竹影金琐碎》

宋代:刘辰翁

竹可淋漓画,难将竹影临。

寂寥谁布地,琐碎总如金。

密处开为径,疏时舞又阴。

汗青销作字,翡翠屑成林。

弄月平分破,临风凿落斟。

锵然声入耳,忽认是徽琴。

图片

《夏夜》

元代:王恽

庭竹影扶疏,清风晚骚屑。

夜凉人未眠,卧看窗间月。

图片

《长夏竹中二首》

宋代:陈普

四围碧玉绕盘河,六月此为安乐窝。

且喜身心客清净,但愁岁月为消磨。

洞门开辟元无锁,暑气羞惭自倒戈。

只要人心明内外,红尘取此本无多。

图片

《送僧》

唐代:贾岛

中时山果熟,后夏竹阴繁。

此去逢何日,峨嵋晓复昏。

图片

《夏晚南墅》

宋代:蔡襄

夏竹侍前楹,凉襟析旧酲。

叠云封日茜,斜雨著虹明。

鱼动池开晕,蝉移树減清。

葭洲烟向暝,凫鹜自相迎。

图片

《初夏旅中》

宋代:杨公远

早起窗前拥弊裘,鬓毛萧散冷飕飕。

葵榴花发已云夏,竹树风生却似秋。

图片

《题伯衢扇》

元代:刘崧

华山收雨两江晴,夏竹屯云一径清。

门外绿阴眠野鹿,隔帘时听打棋声。

图片

《进和御制芸馆二诗 其一》

宋代:王安中

路转阳华许纵游,南山松竹夏幽幽。

云来天半苍龙阙,波涨溪心白鹭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