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泉人物——张启元

 述涛说事 2024-05-16 发布于江西

   “独立敢言”的张启元

                                      文/刘述涛

    “疏略曰:臣读太祖政要,,木必蠹而后风折之,体必虚而后病乘之。国家之事亦犹是也……今计九年,侵过柴银三四万余。其罪一也。皇陵祭祀每岁大祭五举,小祭二十四举,此皇上追崇之典也。芬奉祀以来,一岁止赴五次,余悉坐遣代行。未祭之先,预选牲拴肥腯者以充私庖。贡献诸品储昆等六十四社供办,每科看牲银小祭五两,大祭十两,计今九年,科银一千五百有奇。祭器匠役占为家僮,修理私物,每名派包班银一月二钱,计一千有奇。奉祀赵九龄可审。其罪二也……

    扬扬洒洒几千字的《剪奸疏》,在龙泉人张启元的笔下,一共列举了凤阳官员赵芬假借兵符,获得保护皇陵和兼管南郊各衙屯营的权力,赵芬“凶残无忌”,大肆搜刮财富赃私累万金十大罪状。

     当明朝隆庆皇帝看完《剪奸疏》后,不由得拍案而起,欣然写下“独立敢言”四个大字赐与张启元,从此,“独立敢言”就成了贴在张启元身上的标签,无论到哪里任职,张启元都以敢于查案,敢于执义仗言著称于世。

    嘉靖三十一年,张启元担任山东滕县知县,他见当地民生凋蔽,大面积土地抛荒,社会混乱,就决定从整顿政务入手,彻底清查全县的户口,然后做出免除科捐杂税的决定,查款盗匪,禁此溺婴等一系列举措,从而使得滕县有了生机,人口得到增长,土地恢复耕种。

    三年之后,张启元升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张启元上书朝廷,要求禁止内监外出干扰地方政务,并指出宰相张居正的过失。张居正此时正担任内阁首辅,许多人都说张启元是吃了不怕死的药。张启元却说,作为当朝宰相,如果他连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的道理都不懂,我也就无话可说了。张启元还指出皇帝近侍李芳、冯宝等由于受宠,常常窃取权力为己用。张启元希望皇上能够重视。正是皇上看上了张启元的独立敢言,命他巡视各地,发现什么,都可以直接向皇上报告。

    嘉靖四十三年张启元前往湖口巡视,发现湖口的设立的税检站设在峭石巉岩、洄流冲激之处,来来往往的船只停船接受检查,缴税时,经常有撞礁翻船,船民葬身鱼腹的事发生,老百姓苦不堪言。张启元马上写奏折,向朝廷指出利害关系,请求换地方。朝廷采纳了张启元的意见,将税检站迁到水势平缓的江边,解除了往来船只的危险。

    也是在巡视之中,发现了官员赵芬的十大罪,这才了文章开头所说的《剪奸疏》,有了皇帝赐给的“独立敢言”的四个大字。

    隆庆三年,张启元调任福建佥宪。张启元发现宪署之中有一墨吏老奸巨猾,既营私舞弊又善做手脚进行掩饰。张启元决定查这位奸吏的账,但又不想惊动他,就故意同他说,我初来,很多事都不懂,免不得要多向您请教。这请教一多,就让墨吏露出了马脚。张启元毫不循情地将这位墨吏法办,可这位墨吏仗着自己同福建巡抚的关系好,就有恃无恐,说张启元办不了他。那知张启元却拿出隆庆皇帝的手书“独立敢言”四个大字,问这位墨吏:我办得了,还是办不了?

   墨吏看着“独立敢言”四个字,无比沮丧地低下了头。

   张启元,字应贞,号文峰,明代江西龙泉(今遂川县)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张启元曾任山东滕县(今滕州)知县、南台御史、福建道监察御史,著有《务本录》《宗范》《宗谱》《明光起草集》等文书。

(为普通人立传,一直是我的人生目标。如您想为您的亲人立传,可以联系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