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策略大比拼,期货大户室里的“刀光剑影”

 新用户8168ftZw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最近,广州梦幻期货公司(化名)大户室里异常热闹,“先生”们因为投资策略和理念的问题吵个不休。由于谁也不服谁,只好请出投资经理贺希尼来做评判。跟二傻不同,贺希尼可是“和稀泥”的老手,虽然有时候也挨拳头,但那“轻如鸿毛”的拳头不仅伤不到他,还能让大户开心,何乐而不为!这不,争论又开始了……

“重仓先生”和“现货先生”

有一天,广州梦幻期货公司(化名)热闹非凡,贺希尼也总是西装笔挺,在一帮穿着休闲服,甚至趿拉着拖鞋的大户里格外显眼。原来,又有两位投资策略不同的挑战者来找他评判了。这次来的是“重仓先生”和“现货先生”。

“重仓先生”

“重仓先生”是O型血。据美国心理学家考证,期货投资者和政治家一样,视风险为家常便饭,以O型血的人居多。尼克松就在自传中说自己天生习惯面对风险和挑战,没有风险反而不太自在。中国也有好奇者研究血型,居然发现血型和世界观有一定关系,比如O型血的人爱吃肉,进攻性强,乐观豁达,A型血的人爱吃素,保守谨慎,容易悲观。当然这些并没有科学依据,但“重仓先生”确实是个胆大进取的人。

“重仓先生”与“重”非常有缘,他生得虎背熊腰,体重超过200斤;以前当过举重运动员;在工厂工作时当过称重员;在部队扛过重机枪;做期货特别喜欢重仓。

“重仓先生”的座右铭和口头禅都是“稳准狠”,但很少听到他解释“稳”和“准”,总是听到他眉飞色舞地说“狠”。比如怎样融资、怎样加大杠杆、怎样浮盈加仓。“重仓先生”最喜欢索罗斯那句“在方向正确的时候,发挥你自己最大的能量”。不过他很少研究怎样才能“方向正确”,而是经常向别人讨教,什么样的仓位和策略才算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

“重仓先生”从进入期货市场的那天起,就坚定地认为,期货就是“为杠杆而来、为重仓而设、为暴利而生”。

“重仓先生”有个外号叫“杠杆先生”,但他认为“杠杆先生”的说法不准确,杠杆大不等于重仓。比如买入虚值期权特别是末日期权,杠杆可以达到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但资金投入却很少,仓位并不重。“重仓先生”认为的重仓,就是要把账上资金全部用完,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重仓先生”攻势凌厉,曾经在大势做对时赚过几次大钱,甚至在某次期货大赛中还取得过第一名,也曾经圈粉无数。但他赚得快,赔得更快。经过几次保证金催缴和被迫止损后,账上资金越来越少,大户室都有点待不住了。所以“重仓先生”晚上出门散步时比较纠结,喜欢在夜空下发呆,又特别害怕看见流星。

“重仓先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理念和操作手法没有错。他不信佛,但看到资金越来越少,产生了去庙里找高僧解惑的想法。他的一个做心理医生的朋友对他说:“你心里住着一个魔鬼,那就是暴利,去庙里让和尚驱驱魔也好。”他听了又不以为然。

“现货先生”

顾名思义,“现货先生”投资不用杠杆,尽量不冒大的风险。他主张轻仓、适度。

“现货先生”毕业于某大学哲学系,认为中庸、适度才是中国人文化和生活理念的精华。所以平时在大户室里,他衣服总是穿得刚刚好,吃饭只吃八分饱。他说这样感觉最好,对身体也好。

“现货先生”期货账户上的仓位安排也比较适度,抄底的时候用足一倍现货规模,浮亏只坚守,一般不止损。以持仓均价为准,农产品类价格上涨50%、工业品类价格上涨100%以上,他才会卖出,利润不少。但浮盈不加仓,更不重仓,就保持一倍现货规模。“现货先生”认为,投机者为了控制风险,应该向现货回归、向实体企业套保回归,有多少货物就卖多少合约,要多少货物就买多少合约。

其实“现货先生”刚进入期货市场时也喜欢重仓,追求暴利。只是一轮大亏让他重病一场,从此大彻大悟,不光操作风格大变,性情也变得气定神闲,好像换了个人。

“现货先生”认为,滥用杠杆、随便重仓有不可控的风险,很容易出现暴亏。所谓“久重必输”,大赚是偶然,亏损是必然,他说这已经被很多统计数据和实战证明。“现货先生”认为,做期货不能把暴富的希望放在小概率事件上,轻仓赚取合理收益才能实现长期财富积累。

“现货先生”睡眠很好,既没有入睡困难,也不会浅眠易醒。做交易时心态也很好,既没有暴涨的兴奋,也没有暴跌的焦虑。因为轻仓,他不关心短期涨跌,挂好条件单就不再盯夜盘;因为轻仓,他很少留意假期前后的信息,也不担心交易所保证金的调整;因为轻仓,他不害怕夜晚会收到期货公司要求补充保证金的电话。“现货先生”认为,睡眠是最好的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睡得安稳。如果每天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即使赚了钱,也会损伤身体,纯属本末倒置。

“现货先生”从来不开快车,交易时也不重仓,他明白“十次事故九次快,十次爆仓九次重”。期货公司大户室一位新来的年轻人总是质疑:“你不加杠杆,到期货市场来做什么?”“现货先生”不以为然,他说用不用杠杆不重要,重要的是策略对不对、赚得多不多、“活”得长不长。就像开车一样,速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向对不对、能不能安全抵达终点。

“现货先生”不喜欢跟别人攀比,他喜欢杨绛先生那句“世界是我们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重仓甚至浮盈加仓获得暴利的神话无法影响“现货先生”。他认为无法控制风险的策略就应当放弃,取是能力,舍是境界。只要其他方面做得好,一倍现货规模也能不同凡响。比如在商品跌破生产成本、股指跌破市盈率时抄底,在关联性很强的两种商品价差出现极端情况时套利,都可能获得远超通货膨胀水平的可观利润。

一位喜欢重仓而频繁止损的朋友说期货是“刀尖上的舞蹈”。“现货先生”笑着说:“舞蹈本可以养生,但站在刀尖上,就变成催命了。赚钱这样愉快的事情,干吗要弄得那么紧张?”

“重仓先生”平时瞧不上“现货先生”,二人当然做不成朋友。“重仓先生”认为自己是期货市场的主流,对方是个另类。“我同你是鹰和鸡的关系,鹰有时候飞得比鸡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

但“现货先生”性格平和,喝茶论道时总是笑眯眯的。他说:“我何尝不想一飞冲天?但容易犯错,还是鸡飞得平稳。财不入急门,我已经想通了。”

二人请贺希尼来评判谁的策略好、理念对。贺希尼是旁观者,看得比较清楚。他感觉“重仓先生”的操作手法有点像“顺势先生”,但明显没有“顺势先生”的理念好,似乎把顺序搞反了。从公司立场出发,他对“重仓先生”是又爱又恨,他对“现货先生”几乎没什么印象。于是贺希尼又念经式地说了一句:“都很不错。”因为害怕“重仓先生”的拳头,所以他把两人各自的一只手举起一点点,就溜之大吉了。

“顺势先生”和“逆势先生”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男同学外号“二傻”,长得五大三粗的,有点缺心眼。另外还有两个喜欢打架的男同学,他们要比谁的拳头硬,总是找“二傻”来当裁判。说是比赛,其实就是两人各自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打“二傻”一拳,然后问“二傻”谁打得更疼。“二傻”并不觉得自己吃亏了,而是认真地比较了半天,说“差不多”。

广州梦幻期货公司(化名)有一个客户经理名叫贺希尼,外号“和稀泥”。他其实很精明,只是因为性格随和,经常被大户室的客户请来做裁判,要他裁定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策略哪个更好。客户都是“上帝”啊,贺希尼两边都不愿意得罪,所以往往要挨两个客户各自一拳。

这天,又来了两个大客户,让贺希尼评判“顺势先生”和“逆势先生”谁更胜一筹。

“顺势先生”

“顺势先生”性格奔放,O型血,酒量大、嘴巴甜,走到哪儿都受人欢迎。社交上属于“落锅熟”那种人。他朋友多,电话也多,只要他在大户室,大户室里一定很热闹。

“顺势先生”做期货主张顺势,他最喜欢的口头禅是“借力打力”。他文化水平不太高,却在电脑桌上贴着一句文绉绉的格言——“聪明才智,不如乘势”。听说他年轻时读了《红楼梦》,特别喜欢书里的薛宝钗,不是因为她长得美,而是薛宝钗会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顺势先生”寄快递也只用顺丰,说这家公司的名字和他的价值观一致。

“顺势先生”喜欢漂流,很享受顺流直下的感觉。他到重庆坐船,行至三峡等激流险滩,看大船关掉发动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畅游长江,总是手舞足蹈,豪迈地朗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到了夏天,“顺势先生”更是活跃非常。国内十大漂流景点他必去一处。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漂流,以惊险刺激闻名遐迩,甚至有人说到那里漂流要签“生死状”。当然,传言有些夸张,但惊险却是真的,“顺势先生”去过一次。其他像湖南永顺县号称“天下第一漂”的猛洞河漂流、广东云浮的禅龙峡漂流等,他都体验过。“顺势先生”说,他就是要找那种顺流直下、飞船如箭的感觉。

“顺势先生”成功的投资案例往往作为“样板”在大户室流传,期货公司的老总和分析师也经常在报告中借用他的“事迹”和投资理念。比如2016年焦炭从620元/吨涨到2100元/吨,2017年焦炭从1400元/吨涨到2400元/吨,2018年焦炭从1750元/吨涨到2660元/吨,2020年焦炭从1600元/吨涨到2800元/吨,2021年焦炭从2150元/吨涨到4400元/吨。虽然价格越涨越高,但“顺势先生”总能在行情启动后抓住主升浪,吃到“鱼身子”。

“顺势先生”很少交易农产品,他认为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不大,趋势性不强。他喜欢交易的品种是黑色系、有色金属、原油等。

“顺势先生”很喜欢凯恩斯的“选美理论”和“博傻理论”。他认为“博傻”不傻,风起时乘风而动才是对的,就像早期的房地产市场,只要不接最后一棒就行。

“顺势先生”认为,与市场相比,个人的力量很小,所以要赚钱就必须顺应大势。他主要的精力就用在判断趋势上,比如基本面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图表走势是向上通道还是下跌通道,是下跌有量还是上升有量等。一旦他认为趋势成立,就会“重仓杀入”,大多收入不菲。但大趋势不多,而且重仓往往需要止损,如果顺势顺到了“尾巴”上,行情反转会让人措手不及,所以他亏得也不少。

“逆势先生”

“逆势先生”有点不合群,AB型血,不喜欢应酬,讨论问题时总和大多数人唱反调。平时他不喝酒、不抽烟,总是闷闷地拿着一本书看,读得最多的是《邓普顿谈逆向投资》。他话不多,不太讨人喜欢。

“逆势先生”也有句口头禅,就是“物极必反”。他看到大家因为利多或利空消息大声起哄,纷纷买入或卖出时,就会一本正经地搬出巴菲特的名言:“在人家贪婪时恐惧、在人家恐惧时贪婪。”

“逆势先生”不喜欢旅游,嫌人多。他唯一的爱好是到附近的公园静坐。他不喜欢喧闹、嘈杂,也不喜欢小孩。可最近公园里到处人满为患,找不到特别安静、风景优美的地方。他居然匪夷所思地跑到医院住院部楼下或养老院里,一待就是半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逆势先生”主张,期货投资就要在大机会出现时才“动手”,比如暴跌后抄底,极端价差套利。这样操作的次数不多,但风险小、利润大。“逆势先生”非常厌恶止损,他认为止损次数多了也是一种“自杀”,避免止损才是高招。

“逆势先生”有几次辉煌的实战经历很让人佩服。一次是在2015年秋天,商品期货价格跌得惨不忍睹,当时“逆势先生”越跌越买,非常坚定,谁劝也不听,更对顺势做空的建议嗤之以鼻。第二年,他几乎抄到了那轮熊市的最低点。另一次是2022年4月,以原油为首的商品期货因缺少有效需求而暴跌。“逆势先生”买入了不少原油期货远月合约,当时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他坚定不移地不断移仓换月,直到俄乌冲突开始,原油价格大涨才平仓。

“逆势先生”还喜欢套利操作,但一定要等到价差极值出现他才会进场。前几年铁矿石和螺纹钢、镍和不锈钢、菜油和豆油的价差都出现过极端情况,他成功抓住过几次机会。“逆势先生”非常有耐心,一旦抓住机会,就会长时间持有,利润很可观。

当然,“逆势先生”并非每次操作都很顺利,他经常被套牢很长时间才转败为胜。比如2023年10月,他认为应该抄底股指期货,之后市场继续下行,“逆势先生”压力很大,在2024年春节前被迫部分止损,这也打破了他从不止损的惯例,好在他坚持到最后,还是大赚。总之,“逆势先生”几乎每次下单后都要经历一段难熬的日子,但胜率相对较高。

“顺势先生”和“逆势先生”虽然性格各异、投资理念不同,但能坐在一起喝茶论道,还能互相开个玩笑。

“顺势先生”说“逆势先生”像三国时的魏延,“脑后有反骨”。“逆势先生”说“顺势先生”就喜欢跟风,不管价格高低,就要随大流,总有一天会跟在趋势末端,然后遇到反转停板行情,在“琼楼玉宇”被冻僵。

二人请贺希尼来评判谁的策略好、理念对。贺希尼本能地不喜欢“逆势先生”(一年都做不了几次单,对公司的贡献太少),但又不能得罪客户,于是嘿嘿一笑,同时举起两人各自的一只手说:“都很不错。”别人看得分明,“顺势先生”的那只手被举得特别高。当然,贺希尼最终还是挨了两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