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中药是一场善意长存的修行…… 张锡纯是近代最伟大的医家,是公认的中西医结合第一人,他师古而不泥古,他创立的很多方子可以跟张仲景的经方并驾齐驱,毫不逊色。 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有个两个治疗糖尿病的方子,一个是玉液汤,我们之前有分享过,还有一个就是小郎中今天要分享的滋膵(cuì)饮。滋膵饮:生地黄30g,山药30g,黄芪15g,山茱萸15g,生猪胰子(切碎)10g。用法:将前4味煎汤,送服猪胰子一半,第2次再服余下一半,如果不喜欢吃猪胰子,也可以把猪胰子焙干,打成粉,装入胶囊,用汤药送服。糖尿病虽说是血糖的指标升高了,事实上是一个虚症,是身体的机能衰退,脏腑功能失衡了,因此,要想把糖尿病从根上拔掉,调补身体最为关键。但是也不能随便补,补得太猛身体吃不消,反而适得其反,补得不够,达不到效果,选择合适的补药最为关键。黄芪是补气的,中医认为: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人活一口气,人有气则活,无气则死。五脏六腑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四肢需要气的能量才能活动灵活自如,人的大脑需要清阳之气才能反应灵敏,总之,人和气的关系就像汽车离不开汽油,电车离不开电一样。黄芪就是来给身体充电的,黄芪不但能补气,还有一个“绝活”可以让糖尿病知难而退。糖尿病中医叫“”消渴”,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随着身体里津液的流失,人会觉得口渴,消渴之名因此而来。黄芪质润多液,可以养阴生津,为身体补充津液;而且黄芪可以强壮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大了,又可以为身体源源不断地生成气血。毕竟黄芪的看家本领是补气,生津的力量还是稍显不足,因此又请来了一位生津的大将——生地黄,地黄可以不简单,它是整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地黄还有一个名字叫地髓,它常年埋在地下,把大地精华吸了个够。地黄分生地和熟地,生地经过九蒸九晒之后就成了熟地,所以熟地偏温,更适合补益,生地偏凉,清热生津更胜一筹。接下来再看山药,张锡纯貌似非常喜欢用山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山药,到了他手里就成了治疗疑难杂症的妙药。张锡纯认为山药气阴双补,大补一身之虚,你看它味甜入脾,色白入肺,质润多汁又能补肾,正好对应了消渴中的“上消、中消、下消“,而且山药补而不腻,性平而不燥,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身体的正气补回来。一边补一边漏也不行啊,就好像水桶漏了,必须把窟窿堵住,山萸肉就是来堵这个窟窿的。山萸肉味酸,酸味的药材主收,有很好的收敛、固涩的功效,可以收敛住人体的精气,不但能治疗消渴引起的津液流失,还能治疗各种体虚滑脱之症,比如肾精不固导致遗精、滑精;气虚导致的自汗、盗汗;膀胱不固导致的遗尿、尿频;妇科的肝肾亏虚,冲任不固导致的崩漏带下等等,都可以用山萸肉来把身体的精华收住。糖尿病,西医认为是胰脏的功能减退,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是专门分解糖分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体内的糖分无法分解,所以才会导致血糖、尿糖增高。民间一直有“吃啥补啥”的说法,而且中医也有“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的理论,比如用核桃来补脑,用黑豆来补肾等等,张锡纯在这里用猪胰子补人的胰脏,激活唤醒胰脏功能,让胰脏自己本身分泌更多的酶和胰岛素来分解糖分,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据说滋膵饮是张锡纯先生根据民间偏方改编而来,张锡纯听说有人单用一味猪胰子治好了糖尿病,后来张锡纯做了大量研究,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加减,经过反复验证,最终成就了今天的方子。总的来说,滋膵饮补气养阴,生津止渴,对脾、肺、肾皆有补益的作用,而且本方的药性也非常温和,没有任何偏性,适合绝大多数人服用,因为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必然有气阴不足的表现。前面小郎中说过,张锡纯是公认的中西医结合第一人,他写的书叫'衷中参西',意思是忠于中医,但也不排斥西医,好的东西都可以拿来用,滋膵饮正是张锡纯衷中参西的体现。最后推荐一个可以治疗糖尿病的穴位,这个穴位叫胰俞穴,它还有个外号叫降糖穴。我们身体背部膀胱经上有一组穴位,分别对应着身体的五脏六腑,叫做背俞穴,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增强对应脏腑的功能。胰俞穴位于后背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穴与肝俞穴之间,不管是按揉也好,拍打也好,艾灸也好,刮痧拔罐也好,总之经常刺激胰俞穴可以激活胰脏功能,恢复胰脏活力,对于糖尿病尤其是初期糖尿病效果极为显著。不管胰俞穴在哪个位置,总归在后背上,干脆直接用后背撞墙,当然力度不能太大。“撞墙功”还能消耗身体热量(一般碰撞达50次时浑身有发热感),因此,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只要坚持锻炼,合理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相信可以逐步减缓甚至摆脱对糖尿病药物依赖,重新回顾健康高质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