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自由快车道》发刊词:认知体系很重要

 AI量化实验室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原创文章第538篇,专注“AI量化投资、世界运行的规律、个人成长与财富自由"。

在量化投资之外,我有另一个小社群,专注个人成长方法论。

初心是记录,激发自己日常的思考。

关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财富自由,终身成长,阅读,写作,投资理财这些话题。

与AI量化实验室不同在于,不谈代码。——代码是“小众”的事情,更多的人,需要更普适的东西。

不确定的时代,大家普遍焦虑、迷茫。

想努力不知如何用劲,想躺平又心有不甘。

有努力打鸡血和混吃等死之间来回徘徊。

如何破局?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惆怅。保老人晚年安康,幼子入得学堂,你我柴米油盐五谷粮。

解决之道不外乎碎银几两——俗称财富自由。

我采访过不少人,有创业者,失业者。

有一个小姑娘告诉我,她的梦想是三线城市有一套房,小辆小车,没有贷款,然后有50万存款。

我说然后呢?

她说然后就找一份轻闲的工作,拿1-2k的工资,陪孩子,照顾父母就这样过一生。

我说你算一下,一共需要多少钱,她说房子全款100多,小车10万+, 说一共200万以内。

然后看我一眼说,对你来说是不是特别容易?

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我反问,为什么是50万存款呢?

没仔细想过。

我说我帮你算算,50万存款,按3%年息,一年利息1.5万。一个月1千多;按4%的话,一年2万,一个月1千7。

她说一个月2千够了,所以按她的直觉,50-60万的存款差不多符合她的预期。

任何有梦的人,都值得鼓励。

财务自由是灵魂自由的基础。

古往今来,大数学家,科学家,尽管有少数出身贫,但更多出身贵族。

他们从小就可以为理想而战,去探索一些很难,但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很重要的命题。

财务自由并不意味着一心只为赚钱,而是让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财务自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有人把它当成人生终局,运气好实现了,反而陷入无尽的空虚。

财务自由标准因人而异,但是有一个数的,一个基础的标准是“被动收入超过生活必须”,更高的标准是“被动收入超过你的工资”。

像前面提到的小姑娘,她的财务自由标准就是60万存款。

多数人的被动收入事实上接近零。

工资再高,你的工作一旦停止,就没有收入。

但只有投资一条线不够稳健。

投资产生的被动收入不是线性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可能会经历漫漫熊市,你发现自己的本金非但没有增加,还是减少,同时还要负担你的生活开支,会产生坐吃山空的无力感。

这里对你的投资理念,技能有要求,同时还考验你的耐心。

有人问,能不能投资为生?

确定的回答是:本金够大,且不依赖投资为生,反而容易基于此实现财富增值。

否则,不适用于多数普通人。

除了投资理财,被动收入从何而来?

不动产,需要的本金更大且流动性不好,一般人要撬动更难。

这里我重提“一人企业”的概念。

先把你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来看待,公司就会有自己的商业模式,生产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如果你只是打工出售时间,那相当就是一家外包公司,没有接到项目就没有收入。

如果你的商业模式是有自己的产品、作品,一次投入可以多次销售,那么这就是被动收入管道。

确定了这个方向,具体如何展开呢?

分成几个层次:

1、做事

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起点不高,素人一个。

找一个自己的主战场,把事情做扎实,对用户切实有价值,这是一切的基础,成为你的主场的专家。

2、立名

塑造IP,打造产品或个人品牌。

在自媒体时代,很多时候做事与立名同时存在,比如董宇辉,直播是在做事,但他的演讲,他的观点,他的视频,本身就在帮他传播和立名。

3、混圈和人脉

价值吸引价值,通过互联网去连接更多的“弱”联系。

很多突破性的机会来自弱联系。

读万卷书(阅读是最高效的输入手段),行万里路(践行),阅人无数、高人指路与贵人相助(人脉),自己去悟(心学)。

原文专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