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颞上部凹陷点,目的是矫正颞部软组织缺失,修饰额部、颞部、眉的衔接。定位于颞嵴线眉上1 cm及外侧旁开1 cm处,注射后注意观察填充后效果,再于此点外侧寻找过渡衔接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凹陷点0.5~1.0 ml,衔接点0.3~0.5 ml。技巧是锐针骨膜层注射,回抽无出血后方能操作,注射时缓慢推注。该区域注射后有酸胀感,属正常反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其他感受(头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避免注射进入血管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C2:颧支持韧带提拉点,目的是支撑颧弓韧带,改善中面部松垂。注射点为颧弓表面可触及骨面凹陷,视患者中面部松弛情况可均匀选择1~3个注射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单点0.05~0.10 ml。技巧为锐针骨膜层注射,视皮肤松弛情况,必要时先定位C2点,然后一手斜上方提拉皮肤,另一手注射;注射时需少量多次注射,避免过量注射导致颧弓外扩。 C3:颧皮韧带提拉点,目的是改善中面部容量缺失及松垂,复位“苹果肌”。定位视患者中面部情况,C3点有两种定位方法,一是外眦-口角连线与泪沟交点,二 是 外 眦-口 角 连 线 与 耳 屏-鼻 翼上缘连线交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3~0.5 ml。技巧为锐针骨膜层注射,视皮肤松弛情况,必要时先定位C3点,然后一手斜上方提拉皮肤,另一手注射。 C4:上颌韧带支撑点,目的是矫正上颌骨骨性缺失及软组织缺失,纠正鼻唇沟上段凹陷。定位于鼻翼外侧缘垂线与鼻唇沟线交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3~0.5 ml。技巧是锐针骨膜层注射,回抽无出血后方能注射,注射时缓慢推注,少量多次,注意与C6注射相配合,避免“猿化”。该注射区域存在眶下神经分支,注射后存在酸胀感、牙齿麻木等,属正常反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感受(异常疼痛、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避免注射进入血管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C5:颞下部凹陷区,目的是矫正颞部软组织缺失,修饰颞部与颧弓的衔接,改善脸型。定位于眉水平线与颧弓上缘之间的区域,C5为注射面,起过渡修饰作用。产品推荐中等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3~1.0 ml。技巧是钝针颞浅筋膜深层注射,进针点设计在颧弓或鬓角发际线内,进入该层次后应进针平滑无明显阻力,退针注射,避免过量注射导致颧弓外扩。 C6:鼻唇沟区,目的是矫正鼻唇沟区软组织缺失。C6为注射面,位于鼻唇沟凹陷处。产品推荐中等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3~0.5 ml。技巧是进针点设计在口角外上方、鼻唇沟末端,钝针皮下层注射。 c区 c区在眶周区域,注射目的包括矫正眉尾低垂、眉弓凹陷、上下睑皮肤松弛、泪沟凹陷,分为4个注射点(c1~c4)和1个注射面(红色,c5)。 c1:眶韧带汇合区提拉点,目的是矫正眉弓骨性缺失,提升眉峰。定位于颞嵴线与眶上缘交汇点内侧,触摸时呈三角形凹陷,一般在眉峰处。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1 ml。技巧是先定位c1点,然后一手提升眉尾,另一手持锐针于骨膜层注射,松开眉尾后即刻看到提升效果;若无提升效果,则c1点定位错误,可再次进针少量注射,应避免该区过多注射而出现肿胀。 c2:颞部韧带汇合区提拉点,目的是提升眉尾,改善上睑皮肤松弛,修饰额、颞、眉的衔接。定位于颞嵴线与眶上缘交汇点的外上方,为骨性凹陷。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2~0.3 ml。技巧是锐针骨膜层注射。注射前注意回抽避免进入血管。 c3:外眦眶缘增厚区注射点,目的是改善外眦形态,修饰眶外侧、颞部、颧弓的衔接。定位于外眦中点水平线与眶外侧缘垂线的交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05~0.10 ml。技巧是锐针骨膜层注射。宁少勿多,若有注射后隆起,应及时按压抚平。 c4:眼轮匝肌支持韧带提拉点,目的是提升下睑皮肤,矫正泪沟凹陷。定位有两点,先确定眶骨外下角,再于此点水平线外侧5 mm及垂线下方5 mm处各定位一点为c4注射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单点0.1 ml。技巧是先定位c4点,然后一手向外上方提拉皮肤,另一手持锐针于骨膜层注射;该区域皮肤薄、痛感明显,建议单次注射后更换针头。 c5:眉弓区,目的是眉弓塑形,提升上睑皮肤,修饰额部、眉弓的衔接。定位于眉毛下。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2~0.3 ml。技巧是钝针皮下层注射。注射前需评估患者眉形及c1、c2注射后效果,该区域注射主要为修饰补充,非必需注射区域。 T区 T区在额部和鼻部,目的为矫正额部软组织缺失、鼻部骨性缺失,分为2个注射区域(T1~T2)。 T1:额部凹陷区,目的是矫正额部软组织缺失,使额部饱满并与颞部过渡自然。T1为注射面,具体视患者凹陷情况决定具体注射区域。产品推荐中等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2~4 ml。技巧是钝针骨膜层注射。退针注射,宁少勿多,避免额部过度凸出。 T2:鼻部注射点,目的是矫正鼻部骨性缺失,改善鼻部外观。T2注射点主要为鼻根注射点和鼻背、鼻尖注射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鼻根点0.2~0.3 ml,鼻背、鼻尖注射点0.3~0.5 ml。技巧是鼻根点锐针抵骨膜层注射,鼻背及鼻尖建议用鼻尖入路钝针注射;注射前注意回抽,避免进入血管;注射后注意观察鼻部外观,鼻背两侧需适当填充可使两侧衔接自然。必要时鼻前嵴锐针注射以提升鼻尖。 V区 V区在颏部、下颌缘和颊部,目的是矫正骨性缺失和软组织不足,有3个注射点(蓝色,V1~V3)和1个注射面(红色,V4)。 V1:颏下点,目的是矫正颏部骨性缺失,增加下颏长度。V1点位于颏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低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3~0.5 ml。技巧是锐针抵骨膜层注射,需要增加颏部宽度时可在该点两侧各取一注射点,但颏部宽度不超过鼻翼宽度。注射后注意评估颏部形态,避免歪斜。 V2:颏前点,目的是矫正颏部软组织不足,增加颏部凸度,改善颏唇角。V2点位于颏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前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5~1.0 ml。技巧是锐针抵骨膜层注射,注射前后注意Ricketts平面变化,避免颏部过于凸出,注意按压颏唇沟,避免注射填充剂向上移位。 V3:下颌韧带支撑点,目的是支撑下颌韧带,使颏部与下颌缘衔接流畅。V3点位于木偶线与下颌缘的交叉点。产品推荐高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0.2~0.3 ml。技巧是锐针抵骨膜层注射。 V4:颧弓下凹陷区,目的是补充颊部软组织不足,提升口角,修饰颧弓与颊部的衔接。定位于颧弓下方的颊部凹陷。产品推荐中等弹性模量透明质酸钠凝胶,剂量为1.0~1.5 ml。技巧是钝针皮下注射。避免过量注射。 ![]() 以上内容摘自《CcTV注射法:全面部注射填充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微创美容方法》/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4年第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