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PUA更高级、更隐秘的控制手法,男女都应该了解一下,预防伤害

 残云伴鹤归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最近,我从身边朋友的经历中,发现了一个情况:

我们可能都遭遇过一种古老而隐秘的PUA手段,但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有发现,那就是“服从性测试”

对方通过让你做一件件你不喜欢的事,来测试你对TA的顺从程度和情绪反应。

服从性测试,常常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场景中。

比如家庭中,孩子们通常被教育要尊重长辈,服从父母的意愿。这包括对父母的意见和决定表示服从,以及遵循家庭传统和规矩等。

职场中,领导经常会给下属们安排一些不合理或难以完成的任务,然后透过观察不同下属的态度反应和应对措施,来确定谁是更服从自己以及更好控制的人。

社会中,人们也常常受到权威人物和社会规范的强烈压力,导致TA们会产生符合社会预期的行为方式,以获得认可和接纳。

感情中,有人会喜欢争取关系的主导权,会刻意让对方为自己做一件事,或养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长期习惯,如果对方不答应就采取闹情绪、冷暴力等手段达成目标。

简单举个例子:

TA知道你正在减肥,但仍提出要去吃烤肉。你本来不想吃,但还是二话不说答应了,那TA可能会认为你的服从性较高。而如果你说出真话,“不要,我不能吃”,那TA就会认为你的服从性较低。
服从性测试,是“驯化”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从开一个不礼貌的玩笑、做一件令对方不太舒服的小事开始,慢慢测试对方的底线和顺从程度,然后在相处过程中逐渐加码,侵略对方的思想,使其形成一种固有思维,将其驯化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今天,壹心理就来和你好好聊聊“服从性测试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提升认知,识别身边一些潜在的、带有负面操纵的“服从性测试”手段。希望我们都能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打破内心恐惧,不再讨好、敢于拒绝,保护好自己。

图片

图片

服从性测试的概念,源于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1963年做的“顺从实验”。实验要求参与者对他人进行电击,目的是考察在直接强迫的前提下,人们面对违背良心的不合理要求时,是否会做出服从行为。

结果表示: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是远远超过想象的。在直接强迫的前提下,人们会做出违背良心的服从行为。

一般来说,生活中的服从性测试,主要有3个目的:

1、筛选出更符合“条件”的听话者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当事情发生之后,我们的反应大概率是可以决定事情走向的。

服从性测试正是如此,测试者根据被测试者的反应,就能筛选出更具有服从性的目标。

比如,之前在一次聚会上,我和朋友遇到了一个爱开黄腔的男生。

当时有位朋友专门从国外带了一瓶好酒回来,于是在场的人都喝了一点。酒过三巡后,大家正在聊天,此时,“黄腔男”便笑着对我们女生说了一句:

“我原以为今天肯定会有女孩不喝酒,没想到都喝了,看来你们平时都玩得挺浪的吧?”

听到这句话,我们都感到很不舒服,纷纷指责那个“黄腔男”,有一位女性朋友还差点上去打他,但被拦了下来。

只有一个平时比较内敛的女孩甜甜,默默低下头,涨红了脸,什么也没说。

她的沉默仿佛让那位“黄腔男”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面对我们的指责,他道貌岸然地表示:

“不就开个玩笑嘛?真小气,你们看人家甜甜都没说什么。”

聚会结束后,“黄腔男”强行加了甜甜的微信,并在之后的日子中不断骚扰她,对她各种告白,说想追求她。

而那位差点上去打他的女性朋友,“黄腔男”却对她很是客气,丝毫不敢逾矩。

后来,我才反应到原来“黄腔男”当时在聚会上开的玩笑,其实就是隐形的“服从性测试”,目的是为了寻找听话的“猎物”。

俗话说,“看人下菜碟,柿子都挑软的捏”。面对他人赤裸裸的恶意时,如果我们表现得过于“大度”,反而容易使对方得寸进尺,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困境。

毕竟大多数服从性测试,几乎都是零成本的。试探他人底线时,顶多被骂几句,事后就能翻篇,但获益却可能是巨大的。

2、立威与驯化,突出自己的高位权力

在某些场景下,高位者(如职场中的领导,或者关系中处于高位的伴侣、父母)可能会为了突出自己的高位权利,显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权威性,所以对低位者进行服从性测试。

这是因为,高位者往往被社会视为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人物,TA们通过在测试中强调自己的地位,可以进一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能力,从而达到自己的“驯化”效果。

此外,高位者可能也会通过制造一些氛围,使得被测试者感到更加紧张。被测试者会在高位者的权威影响下不自觉地向其靠拢,从而让高位者更快达到目的。

3、操纵人心,一步步攻破底线

服从性测试,也常常出现在应酬之中。

在某些文化中,“劝酒”被视为重要的社交礼仪。被劝酒的人通常会面临一种群体压力,需服从大家的要求喝酒。如果被劝酒的人一直拒绝,TA们可能会被视为不合群。这种情况下,劝酒就是一种社交上的服从性测试。

当被劝酒者终于忍受不住,喝下第一杯酒。那么劝酒者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只要喝了第一杯,就一定有第二杯、第三杯......

因为当被劝酒者喝下第一杯酒时,就表明TA已经接受了劝酒者的观点,TA的心理底线已经被突破了。

所以说,服从性测试,更趋向于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博弈。

图片

图片

前阵子,关于某食品专营连锁品牌的新闻,冲上了热搜。该品牌要求员工们入职之前,必须经过一周的军训。

军训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被子需要叠成豆腐块,桌面要保持整洁,洗漱杯要摆放整齐,地面不能有头发丝......

可这种类型的军训,其实跟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关系,是完完全全的形式主义。之所以军训,只是为了更好地驯化员工,增强员工的服从性。

如果你表现得不够顺从,那大抵也不是TA们想要的“好员工”。而当你一旦无条件服从了这个不合理的规则,以后就可能还会有更多不合理的规定等着你。

除了职场,亲密关系也是服从性测试的重灾区。

比如在男生追求女生的过程中,可能会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服从性测试,顺序和步骤可能是这样的:

1、让女生帮忙做一些小事,比如买水、系鞋带——提出更过分的要求,比如让女生买菜做饭、上交工资。

2、在恋爱关系还未确定的情况下,要求和女生进行亲密的肢体接触,比如摸手、亲吻额头——要求发生关系。

3、在言语上打击和否定女生——女生失去自信,事事顺从。

在男女关系中,服从性测试常常体现在对伴侣的迁就和牺牲中。在这场心理博弈里,付出感情更多的人,总是更容易妥协。

当你的底线一步步降低时,对方也正在一步步拿捏你。

恋爱中逃不过的服从性测试,结婚后,可能还会在新的家庭中继续出现。

比如很多人结婚后,都会遇到婆家“立规矩”的场面,面对刚进门的儿媳,婆婆可能会设立重重考验来测试儿媳。

这主要源于一部分人的家长权威和家庭秩序观念。家中的长辈通常掌握着家庭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这种“服从”和“听话”的社会规训一代代传承,使很多女性觉得自己必须严格遵循传统性别角色、社会规范和难以达到的完美女性的标准,同时感到身心疲惫,甚至自我怀疑。

所以,只有我们了解了服从性测试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才能不被它束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图片

图片

我们之所以会掉进“服从性测试”的陷阱里,可能也是因为我们总要求自己要做一个乖巧的孩子、体贴的伴侣、听话的员工......

但无论如何,遇到想伤害你的人时,一定要勇敢保护好自己。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识别和应对生活中的那些“服从性测试”呢?

1、提高自我价值感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拒绝外界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内心的自我价值感过低。

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可能会发展成“讨好型人格”,容易被他人的批评和影响所左右。由于缺乏自信心,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往往不够强烈,因此经常会成为他人操纵和控制的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3个小方法,慢慢提高自我价值感。

(1)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接纳当下不完美的自己。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都有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时候。

抛下成为一个完美的伴侣/父母/孩子/朋友/员工的执念吧!

当你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坦然对自己说“我做不到”时,内心反而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并拥有更多的能量去拒绝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和事

(2)重视自己的内在体验。

过去的一些经历,或许会让你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和被重视。

这种“自我背叛”,会降低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你可能一直在压抑真实的自我感受。

当我们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的内在世界就会枯萎。

这种情感上的自我忽视,会让你失去爱自己的能力,自然也让他人无法尊重和重视你。

如今,你可以试着通过正念和冥想去感受自己的内在体验:

①留意内在的身体感觉;
②弄清楚感受的意义;
③不评判和批评自己;
④明确自己的需求,先照顾自己的感受;
⑤畅想自己的人生目标。

(3)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

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只要我们走到了现在,就一定有一些优势和能力。

比如我们的意志力特别坚强,才挺到了现在;

我们的情绪控制能力特别好,才没有轻易和他人起冲突......

这时,如果我们能够静下来好好和自己的内在对话,把我们隐藏的优点找出来,然后去放大它,不断地肯定自己,我们就能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

2、明确底线,在心里放一杆称

其实,大部分的服从性测试给我们的感受是:虽然有点不舒服,但好像做了也没什么。

比如只是帮忙跑个腿、喝一杯酒、被开一个不合时宜的玩笑,稍微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容易被忽略的是:可有可无的小事只是试探,一旦习惯了服从,我们就再也无法做回自己。

所以,我们应当提前做好准备,明确自己的底线。比如,在出发酒局之前,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我是以何种身份来参加酒局的,我喝酒的底线在哪里?

然后,在应酬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坚守底线。

而当我们面对他人的请求时,如果没办法辨别其是否为服从性测试,那便在心里放上一杆称:只有互相付出和互相帮助,才是真正良性的关系,若只有单方面的付出,那大概率是不平等的,可以直接拒绝或远离。

3、不必顺从,别太“听话”

很多时候,做一个听话的人,并不能让我们得到应有的礼貌和尊重。

所以,在面对他人的恶意时,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以自己的感受为主。

然后,勇敢地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被人开玩笑感到不舒服,那就直说“我生气了”;听到不合理的要求,也可以说“我帮不了你”

有时候,当你“粗暴”地对待世界,世界反而会对你温柔有加。

图片

所以从今天起,做一个不那么“可爱”的人吧!

不必太过顺从,也不必事事听话。

你有棱有角的样子,真的很酷很特别。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佳霖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