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琨: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NO.7 百折不挠

 了用民 2024-05-16

图片

NO.7

且看石勒的表现。

见箕澹来势汹汹,石勒的部下也有人胆怯了,对石勒说:箕澹士马精强,锐不可当,咱们应暂且避其锋芒,深沟高垒,不要与之交战。

石勒当即勃然大怒:箕澹军远来疲惫,号令不齐,何强之有!敌军转眼将至,此时怎可退避?若箕澹乘我退兵的时候乘势进逼,岂不是自取灭亡!

他马上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进言者处死,同时传令三军:后出者斩!——有出击不及时的,斩!

当然,老谋深算的石勒也知道,对付这些剽悍的鲜卑人,要像钓大鱼一样——不能硬来,只能用巧劲。

他命大将孔苌率轻骑兵迎战箕澹,同时在山上的险要之处设下了两支伏兵。

战不多时,孔苌就假装不支,向后败逃。

箕澹不知有诈,紧追不舍,追到山谷处时,石勒的伏兵从两边山上突然杀出,箭如飞蝗,杀声震天。

在石勒军的四面夹击之下,箕澹几乎全军覆没,只剩千余人突围而出。

箕澹的惨败如同一场暴雨,彻底浇灭了并州军民心中残存的少许希望之火。

一时间,刘琨的部下军心离散,人心惶惶。

长史李弘献出晋阳城,投降了石勒。

这样一来,刘琨无家可归,无路可走,无计可施,几乎陷入了绝境。

幸好这时占据蓟城(今北京)的段匹磾向他发出了邀请。

段匹磾出自鲜卑段部,段部是东部鲜卑三大部之一(另两部是慕容部和宇文部),其领土范围大致在今辽西走廊一带,都城设在令支(今河北迁安)。

段匹磾是段部首领段疾陆眷的弟弟,当初石勒灭掉王浚返回襄国的时候,任命当地人刘翰为幽州刺史,驻守蓟城,但刘翰对石勒并无好感,石勒一走,他就投靠了段匹磾。

蓟城自此为段匹磾所有。

接到段匹磾的邀请信后,刘琨立即率残部出发,经飞狐陉(太行八陉之一,位于今河北涞源)穿越太行山,前往蓟城投奔了段匹磾。

段匹磾对刘琨颇为敬重,不仅与他结为兄弟,还推举他为大都督。

也就在此时,刘琨听到了一个他最不愿听到的消息——不久前,晋愍帝司马邺所在的长安被匈奴汉国攻陷,西晋已经彻底灭亡了!

刘琨很伤心,却并不灰心。

他是个极其顽强的人,也是个极其乐观的人,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不会放弃。

就算你把他的腿打折,他认定的目标也不会打折!

凭借无以伦比的口才,他轻而易举地说服了段匹磾。

哥我处处为你想,你的觉悟得见长。力挽狂澜不世功,名垂后世受景仰……

段匹磾听得热血沸腾,当即与刘琨歃血为盟,约定共襄义举,复兴晋室。

公元317年初,段匹磾和刘琨率军进屯固安(今河北易县),随后段匹磾又写檄书给其兄长段部鲜卑首领段疾陆眷以及叔父段涉复辰、堂弟段末柸等人,请他们带兵前来汇合,共讨石勒。

但这次段匹磾显然是看错了人。

因为段末柸早已被石勒暗中收买,与他根本不是一条心。

在段末柸的竭力阻挠下,段疾陆眷等人都没有发兵。

最终,段匹磾孤掌难鸣,也只能撤军。

刘琨很失落,也很无奈。

思来想去,他决定把重建晋廷的希望寄托在江南的琅琊王司马睿身上。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晋武帝司马炎的堂侄,十年前被司马越派往建康(今江苏南京),担任都督扬州之江南诸军事,在王导等人的帮助下逐步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其实司马睿和西晋皇室的血统已经有些疏远了,但现在司马炎一系已经绝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看来看去也只有司马睿能上了。

刘琨派外甥温峤(刘琨的妻子是温峤的姨妈)前往建康,劝司马睿称帝。

临行前,他对温峤说: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当立功河朔,使卿延誉江南。行矣,勉之——晋朝的国运虽然衰落,但天命没有改。我会在河朔建功立业,你要在江南流传美名。去吧,努力为之!

后来,温峤果然没有辜负姨夫的期望,成为东晋的一代名臣。

当然,温峤的成就主要靠的是其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但刘琨的提携也功不可没。

由于刘琨在当时有着无人能及的巨大声望,作为他的特使,温峤一到江南就受到了司马睿的重视,王导、庾亮、周顗等众多重臣也争相与其结交。

这一切,为温峤之后的发展打下了极佳的基础。

事实上,在温峤抵达建康之前,劝进的人已经很多了,但司马睿一直都没同意,只是改称晋王而已。

应该说,刘琨的这一票非常关键——不说是举足轻重吧,至少也是弥足珍贵。

公元318年三月,在得知晋愍帝司马邺遇害的消息后,司马睿终于正式称帝,是为晋元帝。

东晋帝业初建,建康城洋溢着一片喜庆的气氛。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北国蓟城,刘琨的生命却进入了倒计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