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密关系从“浅层关系”走向“深层关系”的6个阶段

 新用户61809075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要怎样才能塑造一段深层的亲密关系呢?

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掉的关键因素就是:顺序;也就是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

   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如果能够敏锐的觉察到双方当下的状态,主要矛盾深入程度,并且能有条不紊的往前推进,那么这段关系大概率是可以长久的。最怕的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在不该推进的时候推进,在该推进的时候又往后倒退。

   比如刚认识没多久,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原生创伤、过去经历通通暴露给对方,期待对方能理解自己拯救自己,或者在没有考察对方人品、习惯、三观的前提下匆忙的确定关系,那必然会导致两个人过早的去面对一些更大的矛盾冲击,加上没有足够的亲密和信任作为粘合剂,很容易演变成为互相指责。最后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去解决对方这个人。

   再比如在确定关系前或者恋爱前期,就应该达成核心需求一致,来作为两个人真诚付出稳步发展的前提。但是却拖到恋爱后期才来计较你给我的爱不是我想要的爱,以及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硬生生的把恋爱谈成交易。两个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讨价还价,要么形成各取所需的冷漠式关系,要么交易谈崩,因为一点小摩擦就可以轻易的分手。

我们学过唯物辩证法就应该知道,关系和其他友情的事物没有什么不一样,它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顺序,掌握这个规律,我们就能清晰的掌握建立深层亲密关系的主要脉络,避免自己踩一些不必要的坑。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理解给大家来捋一捋:

第一个阶段叫做最初(了解与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或者说主要任务是了解、理解和影响对方,了解对方的兴趣、工作、生活习惯,理解他行为背后自有他的逻辑,即使你不懂他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但总体对话是舒服的,并且不会随意上升到攻击,再加上能够小小的影响到对方。比如你说话的时候,他出于礼貌会听,一起聚餐的时候他会尊重你的口味,那么就可以形成一个最初的浅层关系。这也是我们和大部分的普通朋友、普通同事的交往心态。

到了

第二个加深(打开防御,建立信任)阶段:需要尝试打开自己的防御,进一步去理解对方,愿意袒露脆弱,不断建立信任,在这个阶段,你们会对彼此产生一些好奇,不仅要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还想去探究他为什么会这样,在探究的同时,你们可能会找到一些共性,而出于相似的立场、思维和经历,你们也愿意袒露一些脆弱,并且适当的需要对方求助对方,比如分享曾经的求事,抱怨工作上的不顺利,一起吐槽某个同事等等。可以说前两个阶段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态。然而这种好它的基础不是感情,而是社会性功能。一个社会性功能很好的人,他同时可以做到和许多人交交好;一个社会性功能较差,情绪依赖度高的人,就很容易把这种浅层的亲密当成是唯一的挚友甚至挚爱。如果这两种人刚好组合在一起,那大概率就会因为一方步步紧逼,另一方急于逃离而产生种种冲突。

所以接下来就要进入

第三个复杂(处理冲突,找到关系平衡点)阶段:两个人要开始学会处理由于前面两个阶段过度期待而引发的冲突,努力找到关系的平衡点。你不舒服了,我就包容你我不舒服了,你就包容我。同时也会更加的开放和真诚,会以长久相处为立足点,去进行一些需求磨合和认知磨合,从而让关系变得更加牢固。至此,两个人才算是突破了由于原生缺失,过去经历、思维认知的不同而产生的固有障碍,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正式开始感情增长模式。

进入

第四个发展(建立联盟,共同应对挑战)阶段:两个人不再考虑付出多少,分不分手的问题,结成一个紧密牢固的联盟,在应对更大的挑战和冲突的时候,比如父母反对的时候,不再彼此攻击,推卸责任,而是无条件的对对方投入极大的关注,自然而然的换位思考,能坦然的说出自己的感受,也能接受对方的反馈,共同解决,共同成长

到了

第五个深入(换位思考,共同成长)阶段:那感情就像自发运转的机器一样,不需要刻意经营,也能够不断加深。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能够或者说才有力量去解决一些更核心的精神层面的冲突。比如面对亲人的离去,该怎样给到对方陪伴。分享完重大创伤,被对方无意识攻击了怎么办?原生家庭暴露出不堪的一面,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解决?度过这个阶段之后,你们才能触及到彼此最真实的样子。

最后

第六个深度关系(把握关系发展方向,相互成就)阶段:你们可以自如的把握关系的发展速度和方向,想停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停下来,想分开的时候也可以暂时分开。你们不再执着物理意义上的陪伴,而是注重精神上的共同学习,彼此成就,因为无形的信任感已经将你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六个阶段就是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脉络,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其实都能从中找到某些共性。说到底,深度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技能,我们如何认知、处理、推动关系,就决定了我们所处的关系能深入到哪一层。

不是所有的亲密关系都需要经历以上这六个阶段,比如生死之交(救过对方命或者对方亲朋好友的命)或者相同信仰这些,可能会直接跨过这六个阶段中的某几个阶段。我们绝大多数人建立深度的关系,都需要经历这六个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