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灵活加减治疗疑难杂症【方意新解

 任我游129 2024-05-16 发布于陕西

小柴胡汤灵活加减治疗疑难杂症【方意新解】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方中7味药,可分为两组:一为柴胡、黄芩,是肝胆药,柴胡轻扬疏肝解郁,黄芩苦降,清泄胆热,一升一降疏泄肝胆;一为人参、半夏、甘草、姜、枣,是脾胃药,’人参、甘草甘味益脾,半夏和胃降逆,祛痰止呕,姜、枣养胃和营,其功效犹如桂枝汤中的姜、枣,调和营卫是其主要功能。全方组合后,疏肝利胆,调和营卫,健运脾胃,成为和解剂的首远方。

本方去柴胡,加黄连、干姜即半夏泻心汤。可见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的内在联系,二者均属和法范畴,前者重在和解表里,后者重在调和脾胃。综观小柴胡汤的功用,《神农本草经》称柴胡推陈出新,黄芩主治诸热,柴、芩合用,能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归纳言之,本方是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散中有收,升降协调,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是一张外感可治,内伤能调,虚证可补,实证可泻的多功能常用方。方后的加减法:胸中烦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括楼实,渴去半夏加人参、据楼根;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硬去大枣加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咳者去人参、姜、枣,加五味子、干姜等。上述为原书之意,具体运用时,必须根据病情斟酌而行。

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加减权变层出不穷。如表证重可加解表药,如合桂枝汤,或加葛根、防风;如里证重可加清里药,如加石膏、知母,或加权实、大黄;如兼风寒可加防风、羌活;兼夹风热,可加金银花、连翘;如兼中满湿浊可合平胃散;如兼胆胃痰热,可合温胆汤;如兼痰湿阻肺,可合二陈汤;如气虚者,可合玉屏风散;如血虚者,可合四物汤。总之,小柴胡汤自仲景出方之后,历代医家丰富了它的内涵,发展了它的外延。如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是本方的变局,吴又可的达原饮也从本方脱胎而来,乃至清任的血府逐瘀诸法,亦不失为小柴胡汤的演变和发展。故对小柴胡汤的方意研究和临床运用,还有许多未能揭示的奥秘,值得探索。

至于如何正确理解小柴胡汤的作用机制,《伤寒论》原文中提出,服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高度概括了小柴胡汤的作用和功效。然而,由此而推论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应当是“上焦不通,津液不下,胃气不和”,这样扩大小柴胡汤的应用范围,就绝非是“四症”、“三症”所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