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话说:“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 有道理吗?

 文史馆 2024-05-16 发布于辽宁

俗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它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处世、人情世故等方面的认识和体悟,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

而今天这句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又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呢?

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

“老不泄残精” 指的是年长的人不要消耗过多的精力,要学会养精蓄锐。

中医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精气神十足,甚至精力过旺,需要通过各种运动来消耗掉。

但人年长后,精气神明显不足了,很容易疲累,这时需要做的是养精蓄锐,而不是过度地消耗精力,更不能纵欲,这样会导致身体虚弱,精神涣散,影响生活质量。

中午是人体补充阳气和精血的最好时间,老人每天都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午休,来养精蓄锐,哪怕睡不着闭门养神也是好的。

“少不食壮火”指的是年轻人不要吃太滋补的食物。

“壮火”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年轻人身体机能本就处于鼎盛时期,精力旺盛,如果吃得太滋补壮火,不但对身体没好处,还会耗损正气。

马莳在《素问注证发微》中说:"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所以年轻人别吃太多滋补的食物,只要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就足够了。

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

“富不住大屋”说的是有钱也不要买太大的房子,这句话似乎与富人的观念相悖,古时候的大富之家都是住大房子,修亭台楼阁,娶三妻四。现代的有钱人,也会选择住别墅、大平层,而不是小房子。

其实“富不住大屋”说的是一个人从贫穷到富有后,不要一下子忘了当年艰苦的日子,忘了勤俭的美德,开始各种挥霍。

住豪宅,开豪车,买奢侈品,每天沉浸在享受生活中,完全忘记了自我提高和精神追求,这样子女们也会有样学样,不用说富不过三代,很多暴发户都没有富过第二代。

所以当物质生活提高的时候,眼界思维和精神追求也要随之提高,给子女们做好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穷不行远路”讲的是人在穷的时候就不要去太过遥远的地方了。

这句话针对的是古代交通不便利,有钱人可以坐轿坐船,穷人全靠两条腿,如果去了太过遥远的地方,如何回来都是问题。

而且穷人离乡背井带的食物钱财也没有多少,根本坚持不了几天,若是跑得太远了,很可能需要一路乞讨才能回来。像《包青天铡美案》中的秦香莲带着一双儿女去京城寻夫,就是靠一路乞讨到京城的,她是幸运的,遇见的都是好人,更多的是饿死在半路回不去的。

另外,这句话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就是做人做事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不要过度消费。

老话:“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说的是无论年老年少,贫穷富有,都应该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什么事都不要过度。

老人不要过度消耗精力,年轻人不要过度滋补,富人不要过度追求奢华,穷人量力而行,不要过度消费。只有审时度势,平衡好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