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段建宇:三准七不准|HEM 展览

 木蘭猫不睡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和美术馆展览现场:《三准七不准》系列,段建宇,79 × 109 cm,2020-2021(摄影 / 王宇超)和美术馆展览「南方故事」2023.12.19-2024.4.7



在“南方故事”展览的第三板块“效率就是生命”,我们呈现了艺术家段建宇的系列作品《三准七不准》。段建宇1970年出生于河南,自大学来到广州后,就长期工作、生活于此。中原黄土与广东湿气的糅合,使段建宇在创作中逐渐建立起一种观察现实世界的独特方法,让她得以从某种另一维度的视角观察当下时代各类女性的日常,捕捉到她们玄妙复杂的情绪与状态。跃然纸上的,还有她作品中轻盈舒展、开阔闲然的诙谐。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邀请段建宇谈谈她的作品,也请她聊聊90年代广州地区的艺术生态,以及如何在当下环境以“南方”的视角切入当代艺术。

HEM:可以请您先简单谈谈《三准七不准》的创作背景吗?

段建宇(以下简称段):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张素人画的不被允许的校园发型。“不被允许”意味着夹杂着荷尔蒙的反抗,“素人”的呈现方式意味着没被规范,都是让我有冲动去描述的内容。

HEM:您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不少形变后的自画像元素,请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段:自己扮演各种角色比较方便,特别是有被嘲弄意味的角色。在方便的同时,我知道也有需要小心和节制的一方面,比如造型和审美的惯性。

图片
《餐桌(正面)》,段建宇,布面油画,丙烯,喷漆,彩色油性笔,铅笔,180 × 200 cm,2021

HEM:您在很多作品中都建立了微妙的对立,在诙谐、严肃、悲伤、抗逆的交界与边缘,这给予画面一种幽默的气质。您认为自己作品中这种气质的来源是哪里?

段:人的幽默也许是天生的,也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和知识文化无关——我看到很多中原地区的农民也很幽默。我21岁来到广州学习,发现90年代南方周星驰般的幽默气质又不一样,我也很喜欢。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幽默方式,我看过东北一些作家的小说,他们的幽默相对中原地区的更浓郁一些。

「 幽默犹如绘画里说话的腔调,可以调和画面多个元素的平衡,和观看者的连结似乎多了一种比较便捷的润滑剂。我在广东呆三十年了,可能有些南方和北方气质的糅合。」

HEM:您199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彼时广东艺术生态如何?

段:毕业那年,还没上过网,艺术信息不多,靠几本杂志知道一些北京、上海的展讯。92年广州有了第一届艺术双年展,93年有了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同年有了博尔赫斯书店,陈侗参与出版的实验艺术丛书很多人都读过。

图片

肖全,艺术家在首届“广州双年展”开幕场外照片,1992,吕澎档案,亚洲艺术文献库惠允

图片

博尔赫斯书店

HEM:您在大学期间有关注大尾象、105画室这类艺术团体的实践吗?九十年代的油画创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况中?

段:我大学老师是徐坦,所以很早就关注了大尾象,我同学有时候会协助徐老师完成作品,有几次展览现场都在,比如在红蚂蚁酒吧和三育路那次。那时候周边已经有了各种艺术讨论和探索的气氛,因为还没有网络,艺术界的一些人和事经过转述和演绎传播,有了些传奇和神秘的感觉,让人觉得做艺术是有意义的事。

那时的绘画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的,当时正在流行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新生代绘画、艳俗艺术,这些都不是适合我的方式。我当时对新表现主义里有“坏”的倾向的画家感兴趣。

HEM:谈及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南方”,您认为广州当代艺术最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特点是什么?这种区别在减弱吗?

段:广州的艺术圈子小,关系比较简单。和其他地方比起来,广东人比较直接,也有自己反骨的一面。那个年代大尾象和阳江群体艺术家都给我这种感觉,正是有了这些艺术家,才鼓励了更多的艺术家,去探索不随主流的艺术方式。

「 如今,很多艺术家在北京、上海都居住过,大家都被信息包裹着,身上的地方性特点没那么强烈了。艺术语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市场无所不包,开始吸纳80、90年代的先锋作品。」

在当下,被批判和针对的内容其实也不停地变化着。这种背景下仍然有一些朋友在做一些新的尝试,来划清自己和大多数艺术家跟随方式的界限。

HEM:去年有很多展览重提“南方”的概念,您认为这是否是一种地域自觉性的重燃?它意味着什么?艺术在今天仍有必要谈及“南北”吗?

段:在二十年前,大家面临的国内外情况都不一样,南北方艺术家观察生活和切入艺术的方式有一些明显的不同。那时候提出南方的概念,不论作为观察方法或一种策略,我觉得都更有效。现在,仍然可以重提“南方”,但必须要添加新的符合当下创造性的、新的工作才更有意义,它可以作为一种自我激励的切入和构建方式。

我觉得当下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大家面临的主要问题都比较接近,更多需要依靠个人的坚持、突破和建构。博尔赫斯机构多年来依然没有退场,虽然不盈利仍然在传播文化。以个体形式实践的比如“副本制作”,十几年来的工作很有意义。还有自我组织,比如“刺纸”、“德学XGL小组”等。

即使提出“南北”方,也要有新的发现、新的概念,不能简单从地理位置去重复过去已有的工作。


图片

2019年创立于广州的手工术刊刺纸》,谐音是粤语的“厕纸”

图片

图片

“顺德学XGL小组”是一个活动于顺德杏坛镇古朗村的联合工作团队,主要进行“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建项目”,成立于2020年 © 顺德学XGL小组

关于艺术家

图片

段建宇

1970 生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
1995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任教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

段建宇的笔触、色彩唤起我们意识中一个无法触及的边界,但又如此准确地唤起了我们在当代中国生活的感觉。她的绘画研究庸常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切入当下的生活。段建宇始终游走在绘画叙事和叙事绘画的边界,绘画从带有原生意念和生活形态的轮廓开始,成长成为绘画性的现实——这个现实是由诸种影响、情境和意识中的图景不断撞击、对抗、调整而生成,具有和我们所面对的物质现实同样的复杂性;而这同时也是基于对绘画与生命经验之间关系的重新信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