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生——写在人生52岁

 新用户45364845 2024-05-16 发布于江西

    用“余生”这个词做标题似乎有点伤感,倒突然想起东坡在《临江仙》中的诗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东坡写这首词时45岁,贬谪到了黄州,人生受挫严重。伤受就受了,也由不得他自己。感伤归感伤,活还是要活下去的。

我的2505班,55人,他们解决了老师向外的问题

    其实哪个人的一生不是一边舔舐伤口一边马不停蹄地走呢?天才如东坡,也是一样的。不过社会的毒打让东坡知道往哪里走罢了。

    我今年52岁了,倒也没有余生尚短的焦虑。一个人,把老天赏给自己的每个日子过好便是,至于未来怎样,那真是天知道的事,能走好的只是每个清晨醒来后的今天。未来质量如何,取决于一个个今天的叠加。

    丰子恺先生曾有过一句名言: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甚好。这真是知天命之年方有的领悟。

    不乱于心,不让杂事扰乱自己的处事态度,保持心有定力,不因外界因素而情绪波动。

    世界喧嚣,但真正和我们有关的人事并不多。人都是草丛里的蛐蛐,你唱你的,我鸣我的,并不需要为谁而唱,唱累了,噤声便是。并没有蛐蛐逼着你非唱不可。

    一个52岁的人,已经没资格谈理想这个词了,一谈连自己都会笑自己。如果非要说人得有理想,我也已经把理想收缩为“55+1”:55指的是我班上55个学生,因为服务于他们,我得以养家糊口,倘若运气好,学生争气多考几个,或许还能得到一些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至于1,便是还在读幼儿园的小儿子,有生就有养,培养他有碗饭吃,人畜无害,就算完成了我的责任。

    这56个人是我连接世界的媒介。我也因为这个生命和他们的连接而变得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这可能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吧?

    不去奢望那些不喜欢我的人喜欢我,只执着于让那些喜欢我的人感觉自己真有眼光。会有什么能困住一颗平和的心呢?

    不困于情,说的是要理性对待人生,不感情用事,不沉溺其中,松弛洒脱。

    这世间,恐怕谁都有过怀才不遇的想法。一度我也有过,这种情绪还很强烈,这种强烈的情绪会招致对一些人事的厌恶。一念生则百忧起,一念灭则千劫尽,人各有命,非我能改。人到五十,俨然觉得“不遇”也许是上天对我的恩赐与眷顾。特别是那些熟悉的人因“遇”而出事的消息传来,便有了对徐志摩那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认同。

    生活总是要过的,关键你要理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你自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柴米油盐酸甜苦辣,是自己选择的砖自己去搬,是如何去破除生活不值得的妄念。生活的意义不是媒体和世俗定义,权力和金钱固然可爱,但它不等同生活,至少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对生活理解的错误而造成对个人人生的不满,从而使自己产生受害感。

    当2019年我决定做班主任时,这个转身或多或少有被迫的成分。但事实上,被迫也是现实和自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冲突,在迎合现实和坚持自我价值中我做出了让我觉得舒服的选择。这也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不仅仅是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岗位,更是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哲学,要追求自己认可的幸福和意义。

    我们当然无权也没有必要对别人的选择做出评价,每人的选择都受制于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而我自己只对自己负责,并坦然地接受自己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就是。

    不念过往。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陷入如果我当年怎样现在就会怎样的假设中。学习、工作、事业、婚姻、儿女教育等各种选择和决定都会有遗憾,但我们忽略了人生任何时段的选择都是与当时认知相匹配的,如果时间可以再回去,也还是那个选择。你认为当时所犯的“错”,在当时都是合理的,也是合乎自然的,是不可避免的。

    无数的过去成就了现在的自己,不念过往不是不去回忆,而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在过去的自己中寻找财富。

    所有的过去都是尝试,在经历了太多的尝试后,终于明白自己只适合当老师,无论是性格还是能力,而且意识到做好老师是另一种版本的功成名就,不必一定得香车宝马。

    当你觉得现在的就是最好的,一个人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我只专注于如何做好自己的班主任,演好自己父亲的角色。其他的,就听之任之了。

    放下了执念,放下了抱怨,放下了遗憾,就拥有了最好的现在,未来就不值得忧惧了。

    我的2505班有什么好担心的,一个每天有班主任陪着的班级会有什么大问题呢?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过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罢了。鹰从来不会惧怕它落脚的树枝会断了,因为它有强劲的翅膀随时飞起来。

    我的孩子又会出什么问题呢?我自己也是一路出问题一直思考问题一路解决问题过来的。他们会像父亲一样,在不断犯错中找到专属于他们的人生,尽管在过程中会有痛苦有遗憾有悲伤有愤怒,但这些本来就是生活的内容,是来成就他们的必须经历的内容。

    无论是我的学生还是我的孩子,我都相信他们最终都会成为“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念过往,不惧将来”的好孩子的。

我的罗大嘴,他解决爸爸向内的问题

    文章写完了,马上要去二幼接娃了。从单位到二幼5公里,初夏的风真是好啊!儿子说:“爸爸,我最喜欢你骑小毛驴来接我,这样我可以看到好多工程车。”他在喜欢这个世界,只不过现在是工程车,他以后会喜欢一个或几个女孩,并选择一个和他结婚生子,会喜欢他的工作,会喜欢他组建的家庭,这就好了。

    每天下午510分,一个戴着安全帽骑着小毛驴的老男人慢悠悠地摇下东岳府坡,没人知道他心里的快乐与宁静,但他自己知道,他觉得这样就很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