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廷贤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怀乐意莫生嗔

 文山书院 2024-05-16 发布于湖南

作者:龚廷贤 明

每把戏言多取笑;

常怀乐意莫生嗔。

作者简介:龚廷贤(1522~1619),古代医家名。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龚信,字西园,一说字瑞芝,任职太医院,撰有《古今医鉴》8卷。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他承家学,又访贤求师,医名日隆。曾任太医院吏目。1593年,治愈鲁王张妃臌胀,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扁额。

作品出处——此联为明代御医龚廷贤《摄养》诗的颈联,载《寿世保元》。——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诗解:珍惜元气,保存精力,更需调养内在精神。少一些思虑,少一些私欲,不要多劳心。吃饭只吃半饱,不必食多種菜肴。喝酒只需喝三分量,不要过于频繁。要乐观,常含笑意不生怨怒。世态炎凉、怪诞变化、虚伪欺骗全都不管,任我自在悠闲地度过百年岁月。

联读:这是一副劝诫人们要善于调控心态的对联。不同的心态对人的影响极大,如何保持好的心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呢?那就是“每把戏言多取笑,常怀乐意莫生嗔。”

上联的“戏言”,即开心的话、开玩笑的话与幽默语言等。“戏言”的目的是为了“多取笑”。因为笑是美好心情的流露,是心灵之花的绽放,是身体的最佳补品,又是延年祛病的良方。发自内心的笑,可使人舒展筋骨、活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通气和消化功能。下联的“乐意”,即快意、高兴。《庄子·盗跖》:“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嗔”,即发怒、生气,“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实践表明,在人的情志活动中,对健康最有益的是乐,而最有害的情绪之一则是怒。

此联意思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乐观、豁达、愉快的心境,切莫生嗔。一是胸襟开阔些,不要把一切有关负面情绪的话语都当真,太过敏感,从而陷入自我疑问自我否定自我焦虑。在职场中,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境况,有时候别人也许是不经意也许是恶意,对你说些容易让你激动愤怒甚至玩笑过头的话。这时候你需要的是考虑,一是值不值得回应,二是退一步想如何避免尴尬。千万不要心态被别人一点就炸,那样很容易被人拿捏欺凌。如果自己行得正坐得端,言语品行都没有缺漏的地方,那么就不用怕这种戏言玩笑。对方和你不是同一精神等次的,所以没有必要放在心上。一笑而过或微笑而过。

当然,生活里善意的人总是多些,熟人之间开点玩笑很正常,有善意有取乐有开心有调侃有调剂。职场里也不要一副生人莫近如临大敌的样子,给人距离感疏忽感。古人有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如果能做到这样,给人一种很舒适点到为止,就很不错。好的人际关系应该就是这样的。即使没有天生的幽默感,也可以做到平和接受就行。

一句话概括此副楹联作品:

生活需要幽默感,可以养生长寿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