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已超8% 2024能否迎爆发拐点?

 wan0425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2024年1-3月,我国新能源重卡实销1.1万辆,同比大增142%,在重卡市场渗透率达到8.08%,距离渗透率超10%的爆发拐点仅一步之遥。

根据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商用车预测实验数据,2023年重卡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为5.6%,较2022年仅提升0.3个百分点。

而今年一季度刚刚过去,重卡的新能源渗透率就已实现了2.5个百分点的增长。飞跃式的增长背后,是新能源重卡市场的几大突破性变化。

变化一:从河北独火,到全国遍布

回看2021年,当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其中河北一省就占了2021年全国新能源重卡上牌量的38.66%,是彼时新能源重卡市场的“排头兵”。

而到了2024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14.18%。众多省份陆续 “跑”出高增速,实现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冲淡了河北的“排头兵”标签。2024年一季度,广东、新疆、陕西、广西等省份的新能源重卡上牌量同比分别大增了436%、1481%、1021%和1126%,增速均远超河北。

具体到城市来看,2024年一季度,全国共有202座城市有新能源重卡上牌(几乎与2022年全年相当)。今年1-3月,新能源重卡上牌超百辆的城市有22座,上牌量超过200辆的城市达到10座,分别是成都、长治、徐州、长沙、唐山、石家庄、深圳、西安、邯郸和天津,前四均非河北城市。

新能源重卡市场在全国广泛推广,其背后的重要推力是各地政府颁布的物流低碳转型政策。例如,实现上牌量1126%增长的广西,其于2023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2030年,要实现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广西以碳酸钙矿资源丰富闻名,其矿业运输需求旺盛,仅贺州市就有超万辆传统重卡需要转型,可以说是潜力无穷。

上牌量同步增长率高达1481%的新疆,于2023年5月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路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增新能源车辆占比要达到20%的目标。如此高的增长率背后,尽管有同期基数较小的原因,但仍能看出政策推力的作用显著。

在政策的助力下,重卡新能源化的“触角”已越伸越广,逐渐覆盖全国。

变化二:传统重卡大佬积极入局,从“观察员”到主力

随着新能源重卡浪潮在全国各地的全面铺开,新能源重卡的“参与者”也正在逐年递增,尤其是传统重卡品牌的参与度逐渐提升。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的观察,今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销量TOP5中,2000年前入局重卡行业的传统品牌已经占据了其中3席(分别是中国重汽、陕汽集团、福田汽车)。而较2021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前五中,仅有东风一家传统品牌位列前五。

显然,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试探,中国重汽、陕汽、福田汽车和一汽解放等传统重卡“大佬”,已从前几年新能源重卡市场的“观察员”变身为真正的市场主力。例如,传统重卡品牌中国重汽在2023年确立了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核心布局,2024年一季度,其新能源重卡产品在成都市销量一骑绝尘,占全市新能源重卡总销量的58%。

不仅布局战略,传统重卡玩家还深度参与到新能源重卡产业链的布局上。尤其是在动力系统的参与度非常高。以动力电池为例,一汽解放已与远景动力、潍柴动力已与弗迪电池分别成立各自的电池合资公司,以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与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目前,电动重卡的核心场景仍是高频启停的短距离运输(“短倒”)场景(例如港口、牵引等),大多应用于行驶范围固定、行驶时间固定的领域。重卡主机厂深度参与动力系统的开发,旨在正向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产品,从而拓宽新能源重卡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抢占新能源重卡的市场份额。无论是从区域销量还是市场竞争者的角度,当前新能源重卡市场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不仅如此,不断优化升级的商业模式对新能源重卡在全国的推广起到助力。

变化三:商业模式不断升级,助新能源重卡渗透提速

新能源重卡的另一大趋势性变化就是产业链玩家变多,产业生态链升级。为了解决新能源重卡面临的经济性和商业模式等挑战,新能源重卡的生态链模式不再局限于车队与主机厂,而是扩展到能源企业、电池供应商、充换电站运营商及金融机构等众多企业的参与,通过多方的相互协同来实现新能源重卡的商业模式闭环。

这其中,能源企业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发挥出强大的协同效应。以国电投、京能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能源央国企,布局迅速:国电投旗下启源芯动力已经在全国31省区市全面布局重卡充换电站;京能集团与远景、国电投等能源伙伴,落地贺州双碳物流电气化项目,一期交付100台电动重卡并布局换电站。

如今,能源企业不光是新能源重卡行业的参与者,也是产业生态圈的重要组局者。

以京能远景贺州双碳物流电气化项目为例,该项目由京能集团与远景的合资公司京能远景牵头,远景动力、上汽红岩、重庆重型、国电投启源芯动力、海通恒运等众多头部企业共同参与,为项目提供来自能源侧、新能源重卡及电池、补能与储能网络等全产业链生态优势,为当地物流系统提供“车辆运输、能源补给、运维管理、金融服务、材料回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远景动力是本次合作生态链的核心,为本项目提供新一代重卡产品。凭借其16年0安全事故的产品实力,远景动力重卡产品拥有行业领先的抗震设计和“潜水级”防水功能,在极端工况下也能正常运转,确保用户安全。

围绕电动化重卡的商业模式,远景动力联合远景能源、远景智能等相关企业,正在发挥非常强的协同效应,形成了“绿能底座、智能运维、智慧物流、金融协同”的生态闭环,并在内蒙、河北、广西等地进行积极的推广。

能源企业入局电动重卡,联合整车企业一起寻找融资和运力,不光能够拓宽电动重卡的利润来源,还能为电动重卡未来参与电力交易、碳汇交易等创新业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此外,一些能源企业正在依托自身在补能和储能网络的资源优势,入局换电重卡模式。根据终端上牌数据,2024年一季度换电重卡累计销售4448辆,同比增长超91%。换电重卡一方面能够快速补能,解决电动重卡续航焦虑;一方面可以降低车辆的初次购置成本,减轻运营商资金压力。随着产业链进一步落实,这两大优势有望吸引更多传统重卡玩家加速电动转型。

进入2024年Q2中期,预计能源企业、车企、电池企业三方将进一步携手,丰富新能源重卡产业链新玩法,推动更多商业模式的落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