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成气压缩机机组轴向位移负增长原因分析与处理

 福田书屋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作者

阳利锋。

作者简介

阳利锋,男,1979年出生,本科学历,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现在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从事设备管理工作。

摘要

从合成气压缩机机组运行趋势、鼓形齿式联轴器结构特点、检修过程质量控制、汽轮机机组热膨胀特性等方面,分析鼓形齿式联轴器安装问题造成汽轮机轴向位移负增长的原因,制定相应处理措施,并修订完善检修作业指导书。

关键词

合成气压缩机 轴向位移 鼓形齿式联轴器 隔套窜量 轮毂端面间隙 热膨胀

1机组概况

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煤化工装置始建于1974年,设计产能为30万吨/年合成氨和52万吨/年尿素。该厂于1979年11月建成投产,历经1988年、1996年、2006年3次扩能和原料路线改造,合成氨产能逐步提升至43.5万吨/年。2014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关停尿素装置,主导产品转型为液氨和工业氢气,外销液氨并向其他装置和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供氢。

合成气压缩机机组为合成氨装置关键机组,由高压汽轮机、中压汽轮机、高压缸、低压缸组成,运行时由高压汽轮机和中压汽轮机同时驱动,其机组轴系见图1。高压汽轮机为冲动背压式,中压汽轮机为冲动冷凝式,高压缸、低压缸均为垂直部分筒形结构离心压缩机。

图片

2故障发生经过

2019年2月20日,煤化工装置进行停工检修,合成气压缩机机组(103J)检修内容有:中压汽轮机(103JBT)和高压缸(103JHP)常规大修;高压汽轮机(103JAT)和低压缸(103JLP)轴瓦检查。3月4日煤化工装置开车,12:00气化炉投煤,3月5日4:40向合成氨装置引合成气,103J开始升速暖机,合成回路开车。在一阶暖机转速1500r/min时,103JBT轴向位移向副推力瓦方向不断增长(设定转子正常工作位置即推力盘与主推力瓦接触时轴位移为零,向推力方向为正值,向推力反方向为负值)。经过3次冲转约半小时观察,轴位移一直未停止增长,仪表已检查确认显示值真实有效。在原因未查明的情况下,为避免副推力瓦巴氏合金完全磨损而造成重大设备事故,决定停机,分析原因并检查处理,当时最大轴向位移达到-0.915mm(-0.378mm亮黄灯报警,-0.454mm亮红灯报警)。

3原因分析

3.1初步分析与检查

轴向位移向副推力瓦方向持续增长,说明转子在向推力反方向,即向进汽端移动,对于汽轮机来说这种现象极为少见。经故障专题会初步分析,103JAT与103JBT两转子轴头间距偏小,高、中压汽轮机在升温膨胀过程中,两轴头相碰致103JBT转子被推向副推力瓦方向的可能性较大。

经停机拆检发现,半热态下103JAT与103JBT相连的联轴器中间接筒轴向窜量缩小到0.5mm(检修时冷态数据为4.18mm),此时103JBT推力盘仍在副推力瓦位置,ITCC系统轴位移显示为-0.915mm),因此证实了上述判断,测量副推力瓦厚度,巴氏合金已磨损0.67mm,与仪表计算值相符,磨损情况见图2。

图片

3.2深层次分析

3.2.1联轴器结构

该联轴器为鼓形齿式联轴器,由压力油强制润滑,轮毂采用无键液压拆装方式,联轴器结构见图3。

图片

3.2.2联轴器安装技术要求

依照《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5册:化肥设备》[1]及《103J合成气压缩机组作业指导书》要求,该联轴器安装需满足:①两侧轮毂推进量均为(8.738±0.380)mm;②隔套窜量3~5mm。隔套窜量是指联轴器安装到位后,左右拨动中间接筒,所测得的轴向窜量。隔套窜量用来消除机组间热膨胀间隙,使联轴器在设计位置正常啮合传递扭距。

从图3可以看出,当轴头距离为333.2mm时,隔套窜量应为4.6mm,即2个内齿圈与轮毂轴向间隙之和。当隔套窜量超出标准范围,则需通过加减垫片来调整,若仍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重新调整机组位置,使两转子轴头距离接近设计值(333.2mm),从而改变隔套窜量。

3.2.3检修数据分析

此次检修更换了103JBT的转子、联轴器、部分汽封、径向轴承、推力轴承及支架,对检修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转子轴头间距333.3mm,标准为333.2mm;两轮毂推进量均在(8.738±0.380)mm标准范围内;联轴器中间接筒隔套窜量为4.18mm,标准为3.00~5.00mm,因而认为检修数据均合格。

但对现场数据复核发现两边轮毂安装轴凹发生了变化:103JBT侧检修前轴凹为0.24mm,而检修后为3.90mm;103JAT侧检修前轴凹为0.82mm,而检修后为1.60mm。这说明了轮毂的初装位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轮毂与中间接筒间隙减少了4.44mm。

从图3可以看出,当轴头距离为333.2mm,且轴头与轮毂端面齐平时,轮毂端面与中间接筒间隙设计为9.6mm。经计算,实际轮毂端面与中间接筒间隙为4.2mm,远小于设计值9.6mm。进一步测量发现,引起轮毂初装位置变化的原因是更换的转子锥形轴颈进行的修复,导致其小头直径稍有变大。

3.2.4热膨胀影响分析

103JAT和103JBT机座的锚点均在左侧,缸体受热膨胀后均带着转子一起向右延伸,两转子的轴头间距也会减小,如果预留间隙不够就会造成轴头相碰,从而推动转子向副推力瓦方向移动。另从图3可以看出,该联轴器轮毂端头外径大于中间接筒内径,膨胀后相碰点应是轮毂端面,而不是轴头,图上标示的间距也是两轮毂端面距离,设计值为9.6mm。103JAT改造后,蒸汽温度由440℃提高到520℃温度,膨胀量修正值为7.0mm,此次检修轮毂与中间接筒间隙为4.2mm,小于7.0mm,故热态下会相碰。

3.2.5疑点分析

1)2根轴轴头靠近时中间接筒轴向窜量应是增大,而实际却是变小。

从联轴器结构可以看出,外齿圈与轮毂为反扣式连接,一般认为,轴头距离缩小,则轴向窜量会增大。但其量是受轮毂端面与中间接筒间隙影响的。这里假设内齿圈与轮毂轴向间隙(即隔套窜量)为A,轮毂端面与中间接筒间隙为B,当轴头距离缩小时,A会增大,B会缩小;当轴头距离缩小到一定程度,拨动中间接筒测量隔套窜量时,中间接筒会与轮毂端面相碰受阻,测得的数据实为B值。此次检修测得的轴向窜量就是此值。

2)机组升速暖机时,从机身联轴器护罩测得相对位移量只有3.80mm,小于中间接筒轴向窜量4.18mm,但仍相碰。

从图1可以看出,103JAT机身的膨胀会带动其转子向103JBT移动外,两机组的转子自身也会膨胀伸长,103JBT的推力轴承在右侧,因转子膨胀系数比缸体大且较缸体先受热膨胀,从而使103JBT转子向103JAT转子相对移动,所以从机身测得的相对位移量3.80mm虽然小于中间接筒轴向窜量4.18mm,但实际上2根转子的相对位移量已超过4.18mm,所以中间接筒与轮毂端面仍会相碰。

4处理方法

临时采用切割轮毂端面的方法,将轮毂间距从4.18mm调整到7.12mm,计算冷态下隔套窜量在4.6mm左右,均符合标准要求。机组回装、对中后,再次开车,运行正常,各参数均在标准范围内,问题得到解决。待下次停车检修更换转子和联轴器,并激光修复转子轴颈。

5结束语

1)引起103JBT机组轴向位移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此次检修更换103JBT的转子后,轴颈增大和原轮毂塑性变形,造成轮毂安装位置发生改变,使轮毂间距减少至小于热膨胀量,导致机组受热膨胀后两轮毂相碰,从而引起轴向位移负增长,磨损副推力瓦。

2)修订完善检修作业指导书,增加了对联轴器轮毂间距的要求:在安装联轴器时首先保证联轴器轮毂间距大于7mm,再保证联轴器隔套窜量控制在标准范围。

3)机组受热膨胀时机身相对位移不代表转子的相对位移,转子的相对位移值以设计计算为准,工艺温度发生变更时应根据温差、机组及转子的膨胀系数重新计算转子的相对位移值,并修正轮毂间距标准。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5册:化肥设备[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4:518-521.

本篇文章发表于《大氮肥》2024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