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尚文苑】生 养 之 地/作者:喜籽/诵读:莲卷西风

 博尚文苑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生养之地

作者:喜籽

题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艾青

悠悠天地,巍巍山河,华夏之魂,屹然长立。

长大后才惊觉,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历经风雨的洗礼,孕育着万物生灵,供养着祖祖辈辈。成长的记忆,血缘的纽带,情感的羁绊……都与这片土地离不开,割不断。

毛主席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吾辈之人,当顶天立地,浩然正气。于这片土地上生长的炎黄子孙,牢记着黄河长江的哺育,感恩着江淮大地的供养。作为千禧年出生的一代人,我们既承接了二十世纪新政绮丽,改革开放的烽火传奇,也见证着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丽变迁。

我们的成长,是以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灯塔前行的指引,经历过鲁迅先生在长凳木桌刻“早”的幼年时期,也见证过家乡的泥泞小路到康庄大道的渤澥桑田之变。

时代前行的步伐,我们记得。

家国意识早在我上小学时就已在心底生根发芽。那时正值国家领导人换届,在那个还是有线电视带着天线架“横行”的年代,每日和长辈一起收看新闻联播倒是成了“例行”之事。看着新闻,听老人们讲述上个世纪伟人们的丰功伟绩,传奇故事,那时的我总觉得老一辈人所经历的那个年代,异常遥远,是只存在于课本的历史。外公总说现在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都是前人用鲜血铺就而成,我们无法追忆那些宏伟高歌的年代经历过怎样的晦朔迷离、惊心动魄。

外婆家至今还珍藏着伟人的语录、画像,有着年代感的伟人壁画十几年也未曾换过。我听着老人们的故事长大,责任与使命感于心底油然而生。也许正如外公所说,那是一代人的崇拜和敬仰,我们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而我们,正是因为拥有中华炎黄的血脉,所以铭记,所以怀念,所以珍重。

土地,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我喜欢历史,从老人们那里零零散散听说了许多关于土地改革的往事。老一辈人经历过大公社和集体劳动的年代,人民生产没有积极性,时常闹饥荒。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他们才更加明白粮食的珍贵,感恩脚下土地的恩情。作为庄稼人,外公一辈子都勤勤恳恳,他常和我说,吃米当识农之苦,血汗浇灌的庄稼,绝不能浪费。而我也在老人家的身言力行下,牢记着这份叮嘱。听老人们说,在上个世纪还是票据流通的年代,生活是十分拮据的。白米饭并不是日常能吃到的,而像荤菜、油之类的东西,都是极其奢侈的物品。中国人的粮食问题,多亏了袁隆平爷爷,中华延续千年的粮食基业才得以发扬光大,稻米才得以真正自足。

土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被收归国有,均分百姓使用。从那个时候开始,人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有了归属感,人民生产积极性得以提高,生活水平也蒸蒸日上。作为庄稼人,土地是一代人的坚守,他们因为这片土地留在家乡,供养着儿女,也正是因为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才得以浇灌千年朴实无华的大国基业——农业。

土地,连接着华夏之魂。

游子心,故乡情。无论走在异国他乡或是湖海船行的人们,总离不开脚下的这片土地,她为我们提供着生养之物,给予我们无比的安全感。无论是离开或是开启一段旅程,总需要与脚下的土地告别,再重新踏上新的土地。做人,脚踏实地,归土,守根求本。我们来自这片土,理应记得生养恩。

如今,家乡正迎上时代的新旗帜。

在家乡的小镇上,白墙红瓦,道路整修。乡镇建起了人民休闲娱乐的设施,绿水碧植的乡镇公园临河而造,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棚蔬菜基地和特色农业正在带领家乡人民脱贫……那土地上生长的红色朝天椒,似乎正昭示着人民生活的红火和来自这片土地的热情。

从前不懂外公为何总喜欢守着那几亩田地不肯出去看看外面的山川,他望着田地的目光里好似有种执念的光。如今,我大概明白,也许在几十年后,我也会像外公那样,守着一方地,执着一道念。

多少年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终将归于这片土地,再生养子子孙孙。即将离家的我,忽然想起了艾青的那首诗。我若为鸟,羽翼长埋。

【上海博尚文苑】作家喜籽作品选

上海博尚文苑作者简介

我是喜籽,蜗居上海,生活中也许有些人会喊作喜仔。无事,都蛮喜庆。自小长于古韵徽州城,也许是浸润水墨之乡的人文,性子里总喜欢山山水水,自然时景。喜欢探索世界的奇奇怪怪,也会关注生活犄角旮旯的零碎琐事。食,就要大大方方的吃。玩,就要开开心心的耍。静,也会休的悄无声息。年纪不大,却已经深谙养生之道。希望数年后还是那个爱自在洒脱的文字,喜随性自由的生活,逐四海五湖之景的自由灵魂。

上海博尚文苑主播简介

张玉娟,网名,莲卷西风,东方雅谷好声音平台台长。国际网络文学联盟金牌主播,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签约朗诵艺术家!梦想中国 国际青少年朗诵大赛青年组 辅导金奖,全国仓央嘉措诗歌朗诵培训学院培训导师,第四届中国民族文学发展论坛暨城市风采大赛主持金话筒奖;仓央嘉措诗社黑龙江分社副社长,在多家网络平台担任主播。让声音插上情感的翅膀,用心表达文章的音韵之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