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岁反复心悸,会猝死吗?这5点原因易导致早搏,预防要注意6点

 心路星尘 2024-05-16 发布于福建

摄影:陈占彪

前些天,王女士过来复诊,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的她已经停药2个月了,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后,结果显示全天室性早搏仅有462次。

王女士看着眼前的报告,兴奋的手舞足蹈,直说太意外了,要知道一年前刚来看病的时候,心悸的症状很明显,而且24小时室性早搏达到1万多次。
为什么效果会这么好?有心悸的患者可以copy治疗方案吗?


王女士今年34岁,自己开了一个小杂货店,平时基本上就坐着看店,大多数时间都在看手机、喝茶,日子过得很悠闲。

然而一年前,王女士出现反复胸闷、心悸,经常觉得喘不过气来,在网上频繁看到猝死新闻,她也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赶忙到医院来就诊。

询问病史后发现,王女士除了心悸之外,平时基本没有运动,睡眠很差,很容易受到惊吓,别人大声说话,她也会心跳很久。

体检发现王女士心跳很快,有频发早搏。于是做了验血、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相关的检查。

结果发现王女士有频发室性早搏,其他检查都正常。
说到早搏,我们现在了解一下正常的心跳。
正常心脏的跳动起源于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也就像是战场上的最高司令部,正常的心跳也叫窦性心律。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窦房结下面的其他组织(心房、房室结、心室)可能会造反,抢夺了指挥权,提前发出了指挥心跳的信号,这时候心脏就会比平时提前跳动一次,这就是早搏。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摄影:陈占彪

早搏在临床上很常见,可以发生于正常人或者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通常我们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

发现早搏后是否要进行药物治疗?
主要在于判断早搏的病因、诱因,看看是否有器质性的心脏病、是否影响心功能等等。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早搏呢?
1、心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等。

2、全身疾病。例如感染、发热、休克、甲亢、贫血等等。

3、精神心理因素。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年轻人或者更年期妇女更为常见。失眠、疲劳、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状态等容易诱发。

4、饮食因素。例如喝浓茶、大量咖啡、饮酒等等都可能导致早搏。
在节假日狂欢饮酒之后,我们经常可以遇到有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颤的年轻人来就诊。

5、药物因素。例如毒品、麻黄碱、阿托品等等。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摄影:陈占彪

通常我们会根据病史体检、相关的检查来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器质性怎么办?

如果有合并器质性的疾病,那么需要治疗原发病,同时根据情况必要时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心律平、胺碘酮等等,但切勿自行服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非器质性怎么办?

非器质性病变,是否用药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要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如果症状明显影响到了生活的,可以辅助药物进行控制,常用的有美托洛尔,还有一些中药制剂。
药物效果不佳怎么办?

也有部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频发室性早搏或者一些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快速型心房颤动等),如果持续不能缓解,一段时间后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等,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干预了。
射频消融手术

这时候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听到手术大家都很恐惧,其实这是一种技术成熟的微创手术,无需开胸,只需要通过穿刺血管,插入导管把心脏“多余的电线”给消除掉,让心跳恢复正常。
跟踪这些年我们手术的心律失常病人,效果还是不错的,其中有一种叫做“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我们通过射频消融手术,基本可以根治,不用再吃药了。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摄影:陈占彪

心路星尘:

值得注意的是,早搏的治疗因人而异,不能太过激进,也没必要病急乱投医寻找秘方,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

王女士这种情况属于非器质性的病变,她平时一个人看店,久坐少运动,从早到晚看着手机,还有严重失眠,这些都导致了她的紧张焦虑。

那么我们平时要怎么预防呢?

1、坚持适当的运动。最好是室外运动,每周至少5次,每次半个小时以上中等强度的运动。


运动能够改善焦虑与抑郁状态,同时也可以改善睡眠,缓解心理压力。

2、保证睡眠。很多早搏患者都有失眠的症状,导致情绪的波动。因此,规律的睡眠往往能够改善早搏的症状。


3、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多疾病其实都和情绪密切相关,让自己的心态平和,调节紧张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4、戒烟戒酒,少喝浓茶咖啡。


5、远离毒品,如果需要用药,建议咨询医生。

6、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瓣膜病、冠心病等,要积极治疗。

王女士已经有很明显的症状,难以忍受,因此需要加用一些药物调节(美托洛尔等等)
她爱人属于暖男型的,每天都抽空陪王女士去江边步道运动1小时,她自己还抽空练习太极拳,学习画画写字,生活慢慢的丰富多彩起来。

不久,王女士的症状逐渐缓解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病情比较稳定,于是尝试着逐步减药,由于复诊发现效果不错,所以2个月前停药。

从这次复查结果上看病情基本稳定,王女士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睡眠也大大改善了,他爱人笑着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大半年没和我吵架了。

心路星尘: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心内科主任医师,漳州市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委,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

疾病重在预防,健康源于态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