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小满不一般,老人说“小满在月头,寡妇也发愁”,有啥说法?

 三农小毛 2024-05-16 发布于湖南

今年小满不一般,老人说“小满在月头,寡妇也发愁”,有啥说法?

“小满小满,江河水满”,马上就要迎来小满节气了,也就是在5月20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标志着农作物的生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今年的小满节气却显得尤为特别,它恰逢5月20日——一个充满爱意的日子,而且老人还说“小满在月头,寡妇也发愁”,这又是啥意思?寡妇要为什么发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小满节气及其气候特征

在古老的农耕文明中,节气不仅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农民们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而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顾名思义,是夏季农作物开始饱满的时节。

到了小满节气的时候,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的主粮——小麦等夏熟作物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南方的水稻则进入了插秧的繁忙时期。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雨水也逐渐增多,这也就是谚语所说的“小满小满,江河水满”。不过,这些雨水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非常善于观察的古人,还发现了在小满节气也有三候,它们就能准确的描述小满节气期间的气候变化,分别是指:一候苦菜秀,指的是小满时节苦菜已经枝叶繁茂;

二候靡草死,而靡草是一种喜阴的植物,随着小满节气到来,阳气渐盛,靡草逐渐枯死;

三候麦秋至,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麦子来说,却就像是到了秋季一样出现成熟的特征了。

二、今年小满节气为何“不一般”呢?

这主要在于今年的小满节气恰逢5月20日,这一天在现代社会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520,谐音“我爱你”,成为了表达爱意的重要日子。像往年都是5月21日小满的。

然而,在农耕文化中,小满节气更多的是与农事活动紧密相关。那就是今年的小满节气还处在农历四月十三日,而它的前一日是农历四月十二日,这是非常特别的一天。

在民间,有一句谚语说:“不怕三七初一,就怕四月十二。”这句话意味着四月十二日这一天的天气情况对后续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这一天下雨了,那么后面的雨水就会增多,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也有弊。

农谚还说了“四月十二湿鹅毛,麦子要从水里捞”,说的是这天下很大的雨,往往预示着后面麦收的时候也会下雨,甚至是很大的雨,这样对麦收就很不利。

然而,在小满节气的时候,人们却又期盼下雨,认为小满节气下雨才是好事。只因老祖宗总结的经验就是“小满有雨小麦收,小满无雨小麦丢”。这意味着在小满时节,如果雨水充足,小麦等夏熟作物就能得到充分的灌溉,从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因此,今年的小满节气确实显得不一般。它既是表达爱意的日子,又是农民们期盼雨水的重要节点,可是它的前一天是农历四月十二日,是最忌讳下雨的日子。这种特殊的巧合,也增加了人们对农作物收成的关注与期待。

三、“小满在月头,寡妇也发愁”,是什么意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小满节气如果是在农历四月份的上旬,那么这一年寡妇就会很愁苦。只因这样预示着当年的的收成可能不太理想。而寡妇就是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她们没有丈夫的依靠,自然日子过得艰难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今年的小满节气是在农历的四月十三日,也就是在中旬,而不是在“月头”。所以这也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收成是不错的。那么这句老话的依据是什么呢?

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农民农事劳作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的,而如果小满节气在月头,这样就意味着当年的小满节气来得早。如此以来气温还不算太高,就已经是小满节气了,这明显对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生长不利。

特别是在缺乏灌溉设施的农耕时代,雨水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小满就是一个和雨水相关的节气,小满到意味着降雨到来了,但如果小满节气来得早,就未必是好事了,就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从而给农民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过去民间还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两头都收”。如果小满节气来得早,那么立秋也会提前,这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那些没有丈夫依靠的寡妇来说,她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因此一旦农作物减产或者绝收,就会让她们陷入困境之中。

而今年的小满是在农历的四月十三日,这就是一个好兆头,再加上今年的雨水还是比较充足的,预计小麦又将会是一个大的丰收年哦,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