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垣丨罗天益医案:在古代疝气不能做手术,是如何治愈的?

 柴胡黄芩图书馆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在癸丑年这一年,罗天益(也就是李东垣的徒弟)奉命到六盘山,去治疗宫廷侍卫纽邻将军,在当时,罗天益已经官至御医,奉命去给当时元朝的将军治疗疝气。

这位纽邻将军,患疝气已经很久了,这次是因为七月份的时候因为工作太累,轮流值班又饮食没有规律,饿一顿饱一顿,并且这位元代的将军是蒙古人,所以特别喜欢喝牛奶羊奶,加上喝奶过度,这才导致了疝气的复发。

很多朋友也许对疝气不是很了解,现在临床最常见疝气,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小肠疝气,多发生于腹股沟区,男女老少均可发病,多见于小儿和老年男性。中老年人腹壁退化、薄弱和腹内压增高,是发病的两大诱因。长期的便秘、咳嗽、排尿困难以及长期从事重体力活动者都会引起腹内压增高,从而引起腹股沟疝的发生。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股沟区包块反复的突出,站立、行走或者咳嗽时明显,平卧、休息可还纳。

这次疝气发作,痛起来和以前一样,肚脐连及腹部疼痛难忍,甚至连腰都不能伸直,只能是弯着腰才会好一点,用热的东西敷一下疼痛才能减轻,面色青黄不泽,罗天益诊其脉,脉细小而急。

罗天益这时候想到了《难经》中记载了这个疾病,说“男子内结七疝,皆积寒于小肠之间所致也”。在《难经》中认为,男子的疝气这个疾病,一般都是因为寒气积在小肠导致的。

这种情况一定需要大热的药物,才能治好,罗天益便想到了一个方子,叫沉香桂附丸。

这个沉香桂附丸,可以用于中气虚弱,也就是脾胃虚寒导致的脾气虚弱,食欲不是很好,中气不能调和,能够消除体内的寒积,恢复阳气,除去脏腑的冷积,治疗因寒积导致的心腹疼痛、胁肋膨胀不适、腹中雷鸣、脸上没有血色、手足厥冷、大小便拉的止不住;还可以治疗下焦阳虚,也就是肾阳虚导致的男子疝气,这种疝气的症状一般就是小疼痛难忍,痛到腰只能弯着无法伸直,喜欢用热东西敷在上面才会好一些。

看完这个沉香桂附丸的介绍,就可以治疗,这个方子基本就是专门治疗纽邻将军的疝气的,症状完全都对得上。

方药组成为:沉香、附子、川乌、干姜、高良姜、茴香、肉桂、吴茱萸。

可以说这个方子里每一味药物都是辛热大热之品,全部都是散寒回阳的药物。

用上面的药物碾成粉末,用醋调成梧桐子一样大小的丸子。罗天益嘱咐纽邻将军每次服用50丸至70丸,需要在饭前空腹服用,并且用热米饮汤送服,这也是为了保护胃气,以免胃气不耐药性,或者用温酒吞下也可以,每天两次。在服药期间要忌服生冷的东西。

在这个沉香桂附丸的基础上,罗天益还加了一个方子,叫天台乌药散,专门是治疗肝肾虚寒小肠疝气引起的脐腹疼痛。

天台乌药散方药组成为:乌药、木香、茴香、高良姜、青皮、槟榔、川楝子、巴豆。

既然是散剂,就是把上面的药物全部碾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也就是3g,用温酒送服。如果痛的很厉害的话,也可以用加炒生姜用温酒送服。

这位纽邻将军,如此严重的疝气,吃这两个方子,只吃了10天,这个疝气就好了。后来到了第二年的秋天,这位纽邻将军跟着班师回朝,回来就赶紧特地过来感谢罗天益,精神头非常好。皇帝也非常高兴,就命令罗天益把这个医案记录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