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红楼梦》,我们到底读什么

 戈壁的红柳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读《红楼梦》,我们到底读什么呢,统编教材有这样的论述能帮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红楼梦》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可谓是包罗万象,服饰穿戴、建筑设计、家具摆设、文物古玩、礼仪风俗、世态人情、社会矛盾、家庭斗争、争权夺利、诗词歌赋、病症医药等等,里面都有生动细致的描写。

图片


首先,我们读《红楼梦》,就是读宝黛的爱情悲剧,以及其他红楼儿女的命运。

爱情是永不过期的文学主题!我想,这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部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真挚爱情,是封建时代的一曲真情颂歌,他俩的悲剧结局,又是一曲血泪控诉。在宝黛的爱情里,在大观园众姊妹的欢笑声里,我们读到了红楼儿女的美和真,亲与情,读到了青春,读到了人性的美丽。

      宝黛爱情完全突破以往的:“才子佳人相见欢,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

     其次,我们读《红楼梦》,是读清朝的社会史。

       官场官官相护,草菅人命;官员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富家子弟整日眠花卧柳、聚饮赌博、醉生梦死;宫廷、官场、大家庭内部,处处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势;富贵之家生活骄奢淫逸,挥金如土,对财富过度浪费;龙阳之风盛行,上层社会的男人以结交名伶、豢养娈童为乐趣荣耀;女子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未嫁从父母,出嫁从夫君,若遇人不淑,便只有凄惨等死的命运。

其三,我们读《红楼梦》,是读封建社会的兴衰史。

      全书以贾府的兴衰沉浮为主线,以王、薛、史、甄为副线,写他们赫赫扬扬到盛极而衰,再到败落消亡,反映的正是整个封建时代的历史命运。

其四,我们读《红楼梦》,是读明清时代的风土人情、世态百相。

虽然作者极力避免在作品中显露出年代来,但是小说里的众多描写,无一不是明清时代的特色,诸如建筑风格、家具陈设、生活用品、衣服装饰、玩物、戏曲等等,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五,我们读《红楼梦》,是读小说的语言文字艺术。

      曹雪芹的确是天才的文学大师,在他的笔下,聊聊数语,一个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几句对话,便凸显出人物生动鲜明的个性;几段描绘,人物的生活场景便立在了我们面前。

      读《红楼梦》,里面的人物会随着文字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如过电影一般,我们会一边读,一边随着里面的描写变换各种表情,或是会心微笑,或是扼腕叹息,或是冷笑,或是愤怒。《红楼梦》的文字就是有这般魔力,让我们为它欣喜为它狂。

      小说的魅力,正是在于各类细节的描绘以及典型人物的塑造。这也是小说和故事的最大区别。

     通俗的故事,长于情节的离奇曲折,多枝干而无叶子,而一部优秀的小说,却应该是一棵枝繁叶茂根深的大树,既有恢宏的架构,又有无数生动的细枝末节。

其六,我们读《红楼梦》,是读人际交往的技巧,处世的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何与上下级打交道,如何与外人交往,如何与妯娌相处,如何平衡家庭矛盾,《红楼梦》都能一一告诉你答案。

        刘姥姥进贾府时遇到不同人表现出的察言观色,逢场作戏(可能不妥)自有穿行在一群陌生的达官贵人间的高超生存技能就够我们学习一辈子。

其七,我们读《红楼梦》,是读中国的哲学。

      从儒家的孜孜入世,到道家的超脱出世,再到禅宗的明心见性、悟彻悟空,《红楼梦》都会予你以启迪和思考。

其八,我们读《红楼梦》,是读里面的诗词歌赋,提高自己古体诗词的认知和修养。

比如林黛玉给香菱讲解作诗的学问,对于我们现在的读书和写作也很有启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其九,我们读《红楼梦》,是读里面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讲究的是“食不厌细,脍不厌精”,古代的贵族,生活悠闲又有钱,自然更有时间和心思来研究吃吃喝喝。《红楼梦》里的美食,既是食物,又是艺术,我算不上是吃货,都看得悠然神往,口水长流呢,你还还知道茄鲞的做法么。

其十,我们读《红楼梦》,可以研读里面的经济之道,学习理财治家的学问。

例如《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探春兴利除宿弊,宝钗搞私人承包责任制,并且不忘记给周围人分红,这不就是全员参与的股份制公司的雏形吗,今天仍然可以被现代的企业拿来借鉴学习的。

1、《红楼梦》里的好男人都去哪了

2、我是这样带领学生读《红楼梦》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