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行的要点是圈子一定要对!

 柏宏军的阅读课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作者简介

柏宏军,资深图书出版策划人,智读汇出版中心创始人、首席阅读官。专注于出版、阅读,期待与你同行,连接更多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

前几天我有一点纠结,因为在“读行”上有三个选择,都是我想去参与的。

一是扬州的儿童阅读研讨大会;

二是杭州的“书香三八·嘉年华”读书成果展暨读联会“文化行走·阅读中国”全国联读活动启动仪式;

三是合肥的安徽第二届城乡图书馆发展及阅读推广交流会。

都赶在一周。如果全部去参加,这一周什么工作都干不成了。

关键时刻,无锡惠人书友会的周乐秾老师发出邀约,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杭州看看,参加一下我们读联会的活动?于是周一晚上临时决定、订票。第二天早上去公司简单说明一下临时出行两天。叫车,搭高铁去杭州了。

以下是这两天参加活动的收获。

01

读行的第一个要点是圈子一定是对的

首先第一大收获是,读行读行,一定要多走出去,多接触高质量的人群,多连接,多交流。只要圈子是对的,出门走一走,肯定有收获的。

划重点——读行的第一个要点是圈子一定是对的!

很多读书会去了后,发现来的人是各行各业的业务人员和市场人员,话题也不谈读书,而是所谓的发展人脉关系。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读书会,确实让人无所适从。

好在这次我来对地方了!

下午到达杭州御湘湖养生度假酒店,开阳厅的第一场交流活动(开阳厅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挺有亲切感的,因为我大表哥名字就叫开阳),收益甚多。

交流活动中,听徐升国会长介绍——

“文化行走 阅读中国”是韬奋基金会阅读组织联合会的品牌阅读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多次。在历次“文化行走 阅读中国”年度活动中,均以历史性的大背景切入年度阅读主题,用联读的方式联结全国各地的阅读组织,见证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变迁。“百城千群万里书香”“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70年70城联读”活动,“书与你——阅读之道系列图书共读”百年百城大联读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24年,“文化行走 阅读中国”全国联读活动即将启动。本年度主题是“以阅读丰富人生,用脚步丈量大地”。

今年的“文化行走 阅读中国”活动,由三大部分组成:(1)“阅读,让心灵旅行”阅读行走主题图书推荐;(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研学+文化行走联合活动;(3)会员单位独立阅读行走活动。

我窃以为,以我们当前尚未完全准备的情状,我们具体落地的最好的方式应该以行走名人故居来阅读中国。因为大量探访名人故居,本来就是最近几年的一个规划。比如本周末去合肥参加阅读推广大会,已计划好了,顺带探访李鸿章故居。如果时间宽裕,还会去探访一下以包公文化为主题的包公园。

杨子湘老师介绍了她的草原读书会、读行小侠客等阅读活动。草原读书会,对我这样没有见过草原的湘南人来说,挺有诱惑力的。

另一个与会书友介绍她家乡就在运河边上,她希望大家继续开展大运河文化的读行。“欢迎大家到我那儿去看看我们那儿的那一段运河。”

以上算是“官方”的会议纪要。接下来我要说重点了——读行的第一个要点是圈子一定是对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分享嘉宾陈少非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来之前,我没有看到下午交流会的简介,也不知道陈老师会分享什么。结果,他带给我的,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因为说起来,我们算是半个同行。他既做文旅,也开过书店,而且,他还喜欢写书。

下午的交流会,他分享了他刚刚出版的书《如此青绿:大余村漫游记》。听他的分享,我第一次知道了湖州的大余村是美丽乡村的发源地、样板地。

他分享本书的编创历程时,介绍了他们公司与红旗出版社合作的城市文化编辑室,在他们的规划中,所谓城市品牌战略,完全可以以“一城一书”的文化出版和图书的模式来运作。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核心的“一课一书”“一师一书”业务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陈老师的“一城一书”一下子刷新了我的业务认知。对啊,朦朦胧胧中,我们有过做城市品牌图书的想法,但一直没有去落地。成功案例就在眼前,我们应该放手去开拓“一城一书”的新业务新市场。存量市场很艰难了,增量市场或许值得一试。

“圈子一定要对”的另一个惊喜是,下午的交流讨论会,还遇到了10多年前在北京时,就一直读他编辑的《新京报》书评周刊的阅读编辑绿茶老师,还得了一个签名。

▲右二为绿茶老师

02

秘密就在这里:

你有没有主动管理阅读活动的意识

第二天上午,“书香三八·嘉年华”读书成果展活动,内容甚丰,启发甚多。我在两页议程的A4纸上,随手记录的几个重要信息如下:

一是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妇联原兼职副主席张世平讲话时提到:全国有4.9亿家庭,4亿多职工,其中妇女职工一半的话,也有2亿多女职工。她还说到八大慢病和全民健康的问题,她说她希望大家都能有主动管理健康的意识,因为这样对健康有好处,能大大降低大病的风险。这句话瞬间让我产生这样的想法——阅读方面,实际上也需要人人有主动管理阅读的意识。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意识,人的文化素质,自然而然会提升一个层次。意愿虽美好,但很难实现。这就引出一个新的焦点思考——那些能主动管理阅读的人,往往比没有管理自己阅读活动的意识人,其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智慧生成能力强,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也是读书人与读书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同样是读书,有的人读成了书呆子和怨天尤人,有的人却读成了社会精英?秘密就在这里,你有没有主动管理自己阅读活动的意识。

二是红旗出版社专题活动部主任、“书香三八”读书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华老师做报告,他介绍的“书香助家乡”主题活动,在我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我相信,在座的大多数人会有同感。回望故乡,我们这些爱读书的人拿什么热爱家乡呢?“书香助家乡”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三是参会的职工代表上台表演节目时,一曲《阅读新时代》也挺让我感动的。时代的变化中书香扑面而来,这可能书香中国、书香城市、书香家庭最美的画卷吧。

下午,读联会的徐升国会长做了关于阅读行走的报告后,2024年度韬奋基金会阅读组织联合会的“文化行走 阅读中国”在线上线下广大读书人的关注下,正式启动了。

然后,我提前撤了,后面两天精彩的读行美丽杭州的活动抱憾缺席。因为我要回去准备一下,好在周末时全身心投入地去合肥参加安徽第二届城乡图书馆发展及阅读推广交流会。

从群里的消息看,后面的行程中,既有在领读人带领下,大家一起在酒店户外读《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的读书活动,也有娃哈哈智能工厂园区、亚运博物馆参观,还有“全民阅读 幸福家庭 健康中国”主题活动,等等……

合肥会有什么惊喜?会产生什么阅读感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