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后血压多少正常范围 运动后多久测出的血压才准确

 我最喜爱的宝库 2024-05-16 发布于陕西

一、运动后血压多少为正常范围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就是其实血压是非常重要的身体指标,尤其是在运动之后,将血压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大家测量血压的时候是需要在注意的状态下测量的,理想的收缩压是120以下,理想的舒张压是80以下。而一般收缩压139以下,舒张压89以下就属于正常的情况。但是在剧烈运动以后,血压比起平时的基础血压会有所升高。但是升高多少还是跟个人的心血管特质有关系,所以不用太追求某个数据。

  一般比起平时不超过百分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就可以了。其实剧烈运动之后是很容易出现意外的,所以要注意的地方是比较多的。在运动之后要注意正确的注意方式,千万不要马上蹲下来休息,这样会影响血液循环。大家可以多做一个整理、放松的运动,例如慢走之类的。在运动之后千万不要立马洗热水澡,因为洗热水澡会加强体表的血流量,引起心脏、大脑供血不足之类的问题。此外要注意运动之后不要吃冷饮,会造成肠胃的不适等症状。

二、运动后多久测出的血压是准确的

  在身体健康状况 下,小强度运动,收缩压上升20~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5~10毫米汞柱,多在运 动结束后3 ~5分钟内恢复;中等强度运动, 收缩压可上升20~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10?20毫米汞柱,恢复时间为20~30分 钟;大强度运动,收缩压可上升40~60毫 米汞柱,舒张压下降20 ~40毫米汞柱,一般在24小时内恢复。

  运动时收缩压上升主要是运动与情绪的 刺激使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动亢进,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搏出量增加所致。运动使舒张压下降,可能是运动使心血管系统的顺应性提高,血管扩张所致。

  训练后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亦上升,恢复时间延长,表明身体功能下降;若训练时收缩压上升不明显,舒张压上升或出 现一些异常反应(如无力),恢复时间延长, 说明机体状况不良,应停止锻炼。

  测量血压时,通常以测量右上肢肱动脉为准,以坐位为主。一般右臂比左臂高10~20毫米汞柱。选择肱动脉的位置应与心脏的位置同髙,每次测量血压至少应测量2次 (因每次测量可有6~8毫米汞柱的误差)。

  如果运动后早晨基础血压高于原来水平20%或经常保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可能是过度疲劳的征象,应减少运动量。每次运动后,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且血压恢复的时间正常,为运动量适合。若运动后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亦上升,恢复时间延长,表明身体功能下降;若运动后收缩压上升不明显,舒张压上升,恢复时间延长,并出现疲劳、无力等异常现象,应全面检查身体,重新调整运动量。

三、血压范围与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首次测量血压数值为小于120/80mmHg者,认为是正常血压;首次测量血压数值120-139/80-89mmHg,认为是正常高值血压;首次测量血压≥140/90mmHg,但小于180/110mmHg,认为可能是高血压;非同日三次血压≥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首次测量血压≥180/110mmHg,认为很可能是高血压,建议立即降压治疗,到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评估,密切监测血压,直到血压降至安全范围。

  影响血压的因素

  血压的量度单位是毫米水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的指引,120/80以下是理想的收缩压/舒张压,139/89以下是正常血压,140/90至160/95是偏高血压,161/96以上便属于高血压。血压令血液于动脉里正常输送至全身,若血压过低,便无法将血液供应全身,相反,血压过大,有可能令血管受损,亦反映血液或心脏可能出现异常。血压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身高: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

  2、年龄:年纪越轻,新陈代谢率越高,血流量较大,心脏需要较大压力泵血,随着年龄增长。

  3、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

  4、姿势:站立时血压高于坐姿血压,而坐姿时的血压又高于平躺时之血压。因受重力原理影响。

  5、血管质素:血管如果变窄,血液较难通过,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泵出血液。

  6、其他:精神状态、生活节奏、个人差异、饮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等等。

四、怎样正确测量血压

  1.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2.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双臂血压。特殊情况下测量血压时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测立位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2分钟后。不论被测者体位如何,血压计应放在心脏水平。

  3.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宜使用宽13~15cm、长30~35cm规格的气囊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用较小袖带。

  4.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5.最好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若使用机械式血压表或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电子血压计,需与水银柱式血压计同时测值校正。

  6.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30mmHg(4.0kPa),然后以恒定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7.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与第Ⅴ时相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

  8.血压单位用毫米汞柱(mmHg)。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1mmHg=0.133kPa。

  9.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