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温经汤,用好了可以解决很多病!

 德寿堂图书馆 2024-05-16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温经汤是一个非常好的妇科调经要方。但是许多医生都知道,这个方子的出处:一个出自《金匮要略》我们简称金匮温经汤、一个出自《妇人良方》我们简称为妇人温经汤。那么这个不同出处的方子我们该如何运用呢,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说一说。

    首先我们说说金匮温经汤。金匮温经汤别名:调经散,大温经汤,小温经汤方源:这个方子源于《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 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图片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 吴茱萸 、 当归、 芍药 、 川芎 、 人参 、 桂枝、 阿胶 、牡丹皮 、生姜、甘草、 半夏、 麦冬。

人参、生姜、甘草、桂枝、 芍药:桂枝加人参汤去大枣

当归 、川芎、阿胶:四物汤去熟地加阿胶。

吴茱萸:吴茱萸生姜汤。

牡丹皮

半夏、 麦冬

方中,吴茱萸、生姜、桂枝温经散寒暖血,兼通血脉;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阿胶、麦冬和当归养血益阴,以生新血;丹皮化瘀行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人参、甘草补益中气。半夏温中和胃降逆;本方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扶正祛邪。

功用是:温经散寒,祛瘀养血。主要用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现代常用于运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为证治要点。也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候者。

我们再说说妇人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出于《妇人大全良方·月水行或不行心腹刺痛方论第十二》

“若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结积血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发痛。譬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宜温经汤……”。

妇人温经汤有:当归、 川芎、 肉桂 、醋炒莪术、牡丹皮、 人参 、牛膝 、甘草组成。

当归,川芎:补血活血

莪术,丹皮,牛膝:破瘀滞。

人参,甘草:护中土。

肉桂:温补下焦。

其功用为:温经补虚,化瘀止痛。主治:血海虚寒,月经不调,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其脉沉紧。月经过多,有血块。方中桂心温经散寒,通脉调经;人参甘温补气,助桂心通阳散寒;当归、川芎活血养血调经;莪术、丹皮、牛膝活血祛瘀,助当归、川芎通行血滞;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全方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由此可见以上二个“温经汤”均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之功效。其中《金匮要略》“温经汤”扶正祛邪、养血生血之力较强,兼有益气健胃、滋阴润燥的作用;《妇人良方大全》“温经汤”行滞祛淤(瘀)之力较强。二者均为治疗月经不调、证属冲任虚寒、淤(瘀)血阻滞的常用方剂。出现阴血不足、内热症状者,宜用《金匮要略》温经汤,淤(瘀)血阻滞较重者,以《良方大全》温经汤较好。

运用“温经汤”时,须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万不可以病名、药名为据,贸然对号入座,以免酿成大错。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具体临床症状的轻重,在原方的基础上酌情加减,或调整药物的用量。一般情况下,

《金匮要略》“温经汤”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为证治要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候者。《妇人良方大全》“温经汤”主要用于寒凝血瘀的血海虚寒,月经不调,闭经,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得热痛减,其脉沉紧者。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月经稀发、量少、闭经、痛经等。

整体来说金匮温经汤偏于补虚,而妇人温经汤偏于泄实

©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