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N 5”大科学课程体系、举办“小哥白尼”科技节……各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 科学向未来

 听月思雨001 2024-05-16 发布于安徽
Image

民小编说

科技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扎实的科学教育基础。为提高科学教育质量,有的学校以科学课程搭配科创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各类优质资源;有的学校搭建丰富科学教育平台,聚焦核心素养强化实践教学;有的地区以“创客课程开发与实施”为抓手,持续提升学生科创能力……一起来看——

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

开齐课程、办好活动

着力打造区域科学教育高地

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高度重视科学教育,设有科学副校长,统筹管理科学教育发展与规划,引领科学类学科教研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现有科学及科学类教师66人,科技辅导员3人以及科学类实验室36间。

推进课程建设。学校坚持各学段开足开齐开好科学类课程,同时推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依托实验学校三层六类“和杨”课程体系,建设17门科学类校本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依托九年一贯制的管理体制,组织分学段科学社团成果展示活动,助力学段衔接。借助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如学校地震科普馆,以信息技术手段演示地震原理、模拟地震现场,训练提高学生自救逃生能力。学校还建立了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创设科技活动。学校连续6年举办历时一个月的“小哥白尼”科技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小哥白尼”科技节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实践性比赛项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全学段分别进行橡皮筋动力小车、七巧板、航海模型、创意造物等项目;二是创新思维类项目,如“超级变变变”比赛、家庭实验平台大赛、以“小手工,大创意”为主题的DIY手工创意赛等。

Image

拓展学科资源。学校广泛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坚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各学段以班级或社团为单位参观科普类社会实践基地,如沈阳科学宫、辽宁工业展览馆、沈阳森林动物园科普基地、沈阳植物园科普基地等。

Image

山东省枣庄市:

培育学生科学创新素养

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教育局积极探索培育学生科学创新素养,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着力培养科学教育创新后备人才。

开展丰富多样科创活动。组建中小学科技辅导教师队伍,创建激励机制,结合学科教学和跨学科综合实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方法和过程研究,积极指导学生积累创新性、标志性成果。每年组织覆盖全体中小学生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指导全市中小学校每年至少开展1次校园科技节活动。

持续提升学生科创能力。以“创客课程开发与实施”为抓手,通过组织举办专家讲座、科技创新竞赛、科普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普及教育活动,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2023年以来,全市中小学生共获教育部“白名单”赛事省级及以上奖项629名,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70项。

推进课程实施保障力度。制定《枣庄市教育局等4部门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推进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通知》,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实践操作,强化评价导向和师资队伍建设,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提升科学教育类课程一体化实施水平,持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科学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选拔培育具备科技创新素养、高尚爱国情操和思想品德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搭建丰富科学教育平台

聚焦核心素养强化实践教学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在科学类校本课程建设、科学教育的项目平台搭建、聚焦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课题研究及课程基地建设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基础扎实、体系完整、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科学教育体系。

指向核心素养,构建科学课程。学校积极探索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在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同时,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N+5”大科学课程体系,形成了指向核心素养、彰显科学本质、具有校本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矩阵,推进多层次、全方位育人。

Image

学校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合作,开设6个方向共17门人工智能课程,形成基础、进阶、高级三个层级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需求。

Image

课程设计六门人工智能课程(选修)和一门C++编程课程(必修),人工智能课程分为六个模块,包括水下机器人、AI机器人、无人机、北斗卫星、机械臂、钛度机器人课程,采用必修和选修(六个模块选修2个)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索科技前沿领域。

Image

依托丰富平台,强化实践教学。在丰富的教学平台支持下,学校以全学科育人基地为载体,通过多元的实践活动锻炼同学们的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Image

学校推进高品质研学,一批批学子走进高校,走进各地科技馆、博物馆等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不断开拓视野,促进全面成长和发展。此外,学校已连续举办了15届校园科技节,开展精彩纷呈的科技活动,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科技的种子。

Image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自齐鲁壹点客户端、鲁南传媒网、沈阳市实验学校公众号、前黄实验学校公众号

微信编辑|贾舒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