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田五中校歌《蔚我国光》赏析

 夏天杂志 2024-05-16 发布于福建

  莆田五中建校于1924年,前身为“莆田公学”,1942年更名为“中山中学”,1956年确定为“莆田五中”,至2022年历经98载春秋,2024年即将迎来百年华诞。

  校歌《蔚我国光》大致创作于1942年,时值“中山中学”确立,因年代久远,史料缺失,撰词者佚名。八十年代初,莆田五中老教师余昌决对歌词进行整理,1983年林进忠先生进行谱曲,遂臻完善。

  校史春秋,传承为重。在蚁金松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笔者尝试做一次现代白话文的翻译和歌词的赏析,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校歌主体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莆田标志性名山“壶公山”与莆田母亲河“木兰溪”起兴,点名学校地理位置:学校依山傍水,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寓意人才辈出。第二部分,以孙中山先生遗训点名学校办学宗旨:培养勇猛刚毅,知书达礼,心怀道义,于民族危难【抗日战争背景】之间勇于担当,救国图存,投身国家建设之优秀学子。谆谆教诲,语重心长。第三部分,以华丽文辞,真挚情感,讴歌学校,激励学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终将与五中之莘莘学子共同成长,共铸辉煌,前辈激励后学终日乾乾,一心向学,学成之日,为国争光。

  校歌集写景、议论、抒情为一体,采用楚辞体,用词典雅,具有民国风格。它体现民族时代之印记,激发学子报国之志,展现了五中人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附:作者简介

  潘飞,字子凌,又字伯龙。1989年11月出生,仙游县郊尾人。莆田五中语文教师。尚传统,好诗文。自其入职以来,常年担任班主任,并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等。指导学生作文参加比赛,常得佳奖。

图中人物:潘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