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世纪华县渭河滩地的麻皮豌豆

 华州文史荟萃 2024-05-16 发布于湖北
记忆中故乡的豌豆
作者:张 明

记忆中的豌豆长在故乡华县渭河滩地的麦田里。麦种中混入少量豌豆,同时播在滩地里,这就是混种了。豌豆和小麦相比,生长势前弱后强,有后发优势。不记得小麦出苗、越冬期间,在麦田里发现过豌豆苗。小麦拔节期间,如果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细弱的豌豆蔓可怜巴巴地混在茁壮的麦中。到小麦扬花时,豌豆蔓似乎在一夜之间茂盛起来了,它们攀附在小麦的枝头,开始大胆地和小麦争夺起了阳光。豌豆的叶片碧绿,卵圆形,叶面光滑、分布有清晰的浅白色叶脉。小时候曾和小伙伴们,趁无人之机偷偷用豌豆的嫩蔓慰藉过自己的辘辘饥肠。
在所有的粮食作物中,豌豆的藤蔓最光滑,对口腔最友好。多汁的、有特殊腥味的、很容易下咽的豌豆嫩蔓,至今让人怀念。豌豆花在所有的农作物中,数它最为艳丽,它们像一只只紫红和粉红翅膀的蝴蝶,翩翩舞于碧绿的麦浪,也像一群从麦浪中探出头的娇柔少女,怜悯地望着麦田外饥饿的人们。
两种不同作物混种不同于套种,要求两者的生长期、成熟期完全相同。故乡在渭河滩将豌豆和小麦混种在一起,已不知有多少年的历史。豌豆有好多品种,不知和小麦可以混种的是哪一种豌豆。豌豆和小麦的故乡均在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在距今大概4000年左右,开始沿古代的商道经由新疆、河西走廊,逐步传入了我国中原地区。但不知豌豆和小麦混种的技术,是否也源于西亚?
1960年代我们全村人均土地只有一亩二分左右,土地以渭河大坝为界,分河滩地和“上岸地”两类,其中大半为滩地。滩地缺乏灌溉条件,属旱作雨养耕地,管种不管收。小麦和豌豆生长的需水期正好错开,如果降雨不利于小麦生长,则有利于豌豆的生长,将这两种作物混种在滩地,收成总会好一些。滩地所产的麦子籽粒大多不算饱满、秕谷多,其中混有不少豌豆,华县人称这种麦子为“豌豆麦”,简称“豌麦”。用滩地所产的豌麦磨面,麸皮多,出粉率低、面粉有难闻的苦腥味,好心的故乡人担心尊贵的城里人食用它会产生不悦感,总是把豌麦留作自己的口粮。故乡的“上岸地”中有水井、可灌溉,出产的麦子籽粒饱满、不含豌豆,故乡人称其为“纯(方言音zǔn)麦”,善良的故乡人总是用上好的“纯麦”交公粮。
华县人也讨厌豌麦面中的苦腥味,收获豌麦后,会用筛子筛出其中的大粒豌豆。筛出的豌豆可以作牛马的饲料,也可以加水润湿后经石磨破碎,制成浅黄色的豌豆碎作为口粮。豌豆碎经浸泡后在蒸篦上摊铺约一寸左右,可以蒸成豌豆碎饼,出锅后切成方方正正10厘米大小,故乡人将其叫作“豌豆黄粑粑”。豌豆碎饼金黄色,有浓郁的豌豆香味,软糯可口,是难得的美食。遗憾的是,该美味笔者小时候只享用过一两次。
有段和豌豆碎饼有关的家族故事,值得一说。笔者的太爷是一位乡村郎中,1936年12月12日前后的一天清晨,他拿了块豌豆碎饼刚迈出家门,便无声无息地仆倒在了大门前。据说太爷死后,那块豌豆碎饼仍被他紧紧地抓在手里,饼上留有他仅仅咬过一口的痕迹。事后知道,西安兵变期间,东北军为预防中央军进攻西安,在遇仙河堤上布置了一大帮军人,不知哪个士兵步枪走火,一颗流弹击中了太爷的前额。
每年从豌麦中筛出的大粒豌豆,如果送到生产队的粮仓,可以按一比一换取等量“纯麦”。记忆中的豌豆个头很小,直径大概3mm,表皮麻色,即深绿色的种皮上密布着褐色、黄色好像还有黑色斑点。不知这种豌豆的名称,姑且称其为“麻皮豌豆”吧。筛过豌豆的麦子中,仍存在不少粒径接近甚至小于麦粒的豌豆,仍属豌麦,用它蒸的馒头(故乡人把馒头叫馍)仍有明显的苦腥味。除春节寥寥几天外,笔者小时候吃的绝大多数馒头,均是有苦腥味的豌麦馒头。
记忆中还有一段与豌豆有关的故事,记录在母亲晚年写的回忆录中。1949年端午节那天,十几岁的母亲跟随她的姐姐和姐夫等一行,为了躲避战乱藏进了深山老林。他们白天藏在大雨滂沱的山林中,躲避无恶不作的乱兵,晚上溜到附近一个山洞里煮一大锅豌豆荚,狼吞虎咽后再带一些藏在身上,饥寒交迫的一行人靠豌豆荚竟然在山林中藏了半个月之久。
1970年前后,生产队不知从哪里引种了一种矮化的豌豆品种,只长一尺来高,种在村庄南侧的一块地里。这种豌豆新品种,生长期很短,不适合和小麦混种,开白花,春末时豆荚已长得很饱满了。记得那年春末、青黄不接的一个夜里,我们四五个饥肠辘辘的小伙伴,曾在这块地头的井台上,用铁皮桶煮过一大桶豌豆荚,吃了个痛快!这种豌豆成熟后的籽粒表面呈白色,乡亲们当时称其为白豌豆,也有人称洋豌豆。遗憾的是,生产队在那些年里,只种了一年这种白豌豆。
笔者有位叫XM的高中同学,很聪明能干,几十年来一直经营化肥、种子和其它农业生产资料,是华县小有名气的农业专家。据他说,笔者记忆中的那种与小麦混种的麻皮豌豆,在华县已经消失多年了。华县目前种植的豌豆多为蔬菜豌豆即荷兰豆,它生长期短、开白花,其种皮的颜色五花八门。
华县人种过的那种麻皮豌豆,至今让人难忘。遗憾的是,那种麻皮豌豆总会让人想起当年饥肠辘辘的苦难日子!
2022年6月6日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