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快速深度缓解(一针治愈)新方法

 邱立新医生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邱立新副主任医师门诊挂号指南

晚期肿瘤患者已活了15年,正规的细胞治疗终将取代化疗?

TIL细胞疗法国外售价51.5万美金,国内尚有少量免费的临床项目名额,肿瘤完全消失已近3年
肿瘤TCR-T细胞疗法效果更上一层楼,连“癌王”病灶都能缩小72%

正文

2024年,细胞和基因治疗(CGT,Cellular and Gene Therapy)爆火。那什么是细胞和基因治疗呢?
广义的细胞和基因治疗(Cell and Gene Therapy,CGT)包括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两部分内容。细胞治疗是指应用人自体或异体来源的细胞经体外操作后输入(或植入) 人体, 用于疾病治疗的过程。体外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分离、纯化、 培养、 扩增、 活化、 细胞(系) 的建立、 冻存复苏等。主要可分为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其它体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基因添加,基因修正, 基因沉默等方式修饰个体基因的表达或修复异常基因, 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疗法。主要可分为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替代和非病毒载体的基因编辑。
根据作用类型的不同, CGT 分主要为两大类:体内治疗和体外治疗。
体外治疗:借助整合型病毒载体(如慢病毒载体)在体外条件下将基因导入前体细胞或干细胞基因组,伴随细胞分裂将基因传递至子代细胞,再将细胞回输至体内。体外治疗的代表为细胞疗法。
体内治疗:借助质粒、病毒载体将功能基因或健康基因转入至宿主细胞内,实现相关基因的持续表达。常用载体包括腺相关病毒、腺病毒,非病毒载体包括脂质体等。体内治疗的代表为基因疗法。

2024年2月,全球首款TIL疗法在美国获批上市,其用于治疗PD-1抗体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黑色素瘤,打响了细胞治疗实体瘤的全球首枪。

C-144-01是一项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Lifileucel(LN-144)在经抗 PD-1治疗和BRAFi±MEKi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了66例既往免疫(100%接受过PD-1单抗治疗,80%接受过CTLA-4单抗治疗)、靶向(23%)多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44%患者有肝或脑转移,平均靶病灶直径总和106mm,40.9%患者LDH水平升高。2021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TIL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高达36.4%,其中2例达到完全缓解(CR),22例达到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率(DCR)为80.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仍未达到。在黑色素瘤难治人群中取得了近40%的ORR,即使PD-L1阴性的患者也有响应,这给免疫耐药患者和难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临床试验患者治疗前后比较

2022年ESMO会议上,首个评估TIL疗法在实体瘤中疗效的Ⅲ期研究结果公布。该研究探索了TILs治疗比对Ipilimuamb(3mg/kg Q3W up to 4次),在晚期黑色素瘤中的疗效。入组标准为最多一线治疗失败之后,不能接受过免疫的治疗。

研究共入组168例患者,86%是PD-1经治的患者(20%为辅助治疗,60%为晚期治疗),20%左右的患者LDH升高,BRAF突变约40%。中位随访33个月。该研究的TILs成功率非常高,在细胞治疗组84名患者中,只有4名患者最后没有接受治疗,其中只有1名是由于无法培养足量的TILs回输。疗效方面,首要终点PFS阳性。TIL和IPI组中位PFS分别为7.2个月和3.1个月(HR 0.50,P<0.001)。次要终点,ORR分别为49%和21%,CR率为20%和7%,OS为25.8个月和18.9个月(P=0.39)。安全性方面,无论是在治疗前的清淋化疗时期,还是在TILs IL2治疗期间,3级以上的毒性都要接近100%。相比而言,IPI组的3级毒性为57%,但未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

该Ⅲ期研究,证实了TILs的治疗较IPI在晚期黑色素瘤后线治疗,特别是PD-1治疗失败后的,具有更佳的疗效。从这项研究的阳性结果来看,TILs有望成为晚期黑色素瘤二线治疗的选择,从有效率和PFS时间来看,TILs治疗也明显优于目前的其它二线选择,包括PD-1联合IPI治疗、IPI单药、或者PD-1联合抗血管TKI治疗。但存在问题还是TILs技术本身在临床上的可及性、不同中心开展该技术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以及TILs治疗的安全性。作为晚期的后线治疗选择,如何优化和统一细胞治疗的技术,保证成功率和安全性,是TILs未来在真实临床大面积推广的保证。TIL细胞疗法国外售价51.5万美金,国内尚有少量免费的临床项目名额

在中国,细胞和基因治疗(GCT)行业发展也如火如荼,尤其是在细胞治疗行业已与美国形成并驾齐驱之势。2024年4月,传奇生物的CAR-T疗法Carvykti在欧盟获批用于二线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此外,还有有8款细胞疗法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干细胞药物、CAR-T细胞药物、TCR-T细胞药物、CAR-raNK细胞疗法等多种形式。

CAR-T细胞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治疗(CAR-T)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大获成功,CAR-T细胞疗法治疗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4年总生存(OS)率达44%。

CAR-T 治疗过程包括收集患者 T 细胞,体外修饰编码合成可结合特异肿瘤抗原的受体,再回输入患者体内。CAR-T 细胞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高效杀伤肿瘤。简而言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CAR-T细胞(蓝)正在攻击癌细胞(灰)

(图片来源: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近期,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杂志(IF=158.5)发表了Marcela V. Maus医生领衔团队的一篇临床研究,题为Intraventricular CARv3-TEAM-E T Cells in Recurrent Glioblastoma,团队成员来自麻省总医院、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等多家知名研究机构,文章详细报道了一项I期临床试验INCIPIENT,在3名复发性GBM(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采用脑室内注射CARv3-TEAM-E T细胞疗法成功使肿瘤显著缩小,提示新一代CAR-T治疗在复发性GBM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潜力。详情见:肿瘤细胞治疗的时代真的来了,5天内肿瘤就几乎完全消失,国际顶级杂志新英格兰发布

INCIPIENT试验是首个患者体内的I期临床试验,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的脑室内注射CARv3-TEAM-E T细胞,旨在评估CARv3-TEAM-E T细胞对复发或新诊断GBM患者的安全性。

该研究是一项非随机、开放式、单中心研究,纳入18岁或以上,且病理学上证实为WHO 4级、EGFRvⅢ阳性的rGBM。参与者必须有可测量的病变,定义为MRI上至少一个直径至少为10mm的病变。

结果显示:从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该研究纳入了三名rGBM患者。参与者中未发现与剂量限制有关的毒性效应。与试验CAR-T产品可能相关的3级不良事件包括参与者1出现了持续3天的脑病和参与者3出现持续8天的疲劳。

其中一名患者,在接受CAR-T治疗后5天,MRI扫描显示肿瘤几乎全部消退。

患者女性 57岁,因词汇检索困难数周和癫痫后就诊,接受开颅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GBM,IDH野生型,MGMT非甲基化。肿瘤对EGFRv表达和EGFR拷贝数增益呈阳性。患者接受了放疗和替莫唑胺化疗,由于血小板减少,治疗剂量有所减少。确诊后6个月,复查MRI显示肿瘤复发。患者再次颅骨开颅开放活检和植入Ommaya囊。术后病理:EGFRv 表达丧失,但通过原位杂交荧光确认存在野生型EGFR扩增,并检测到EGFR转录本。注射前MRI显示疾病复发受累广泛。

患者出院后2周再次入院,通过脑室内导管接受了10×106 CAR阳性的CARv3-TEAM-E T细胞。单次输注后第5天进行的MRI扫描显示几乎完全的肿瘤消退;然而,输注后1个月内出现复发表现。治疗后脑脊液样本中的细胞外囊泡RNA显示EGFRvIII和EGFR在检测时间点具有低拷贝数,后来变得不可检测。

患者3治疗后MRI变化
该研究报告了三位患者中期分析结果,影像学表明三例患者肿瘤均快速且显著缩小,且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大于3级的不良事件或剂量限制性的毒性效应。这一振奋人心的结果为后续CARv3-TEAM-E疗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临床证据,CAR-T治疗仍可能在未来改变GBM的标准治疗策略。

TCR-T细胞治疗
TCR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以非共价键与CD3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通过识别并结合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多肽综合体(MHC)呈递的抗原,从而激活T细胞。另外MHC可将细胞内的蛋白分解后的片段呈现在细胞表面,TCR通过与MHC相结合来判断靶细胞是否正常,如果T细胞发现MHC呈现出的蛋白片段是变异的,就会杀死靶细胞。
TCR-T的作用机制就是向普通T细胞中引入新的基因,使得改造过的T细胞能够表达有效识别肿瘤细胞的TCR,从而引导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

2024年第115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于4月5日至10日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大会上报告了TCR-T治疗相关治疗成果。详情见:TCR-T细胞疗法让5名晚期肿瘤患者均病灶完全消失且无瘤生存超9年

TCR-T疗法治疗难治性肝癌,5例复发患者存活9年以上,未再复发
摘要号:3614
标题:使用源自HLA-A2肝母细胞瘤患者TCR基因的TCR-T细胞疗法,患者通过接种glypican-3肽疫苗完全治愈
《CANCER RESEARCH》截图
研究背景:GPC3在许多肝细胞癌、肝母细胞瘤、卵巢透明细胞癌和鳞状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但在几乎所有正常组织中不表达,使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良好靶点。
研究方法:研究者鉴定了HLA-A24和-A2限制性的GPC3衍生肽,并进行了不同的临床试验。研究者从接受GPC3衍生肽治疗的的一例HLA-A*02:01阳性的女性难治性肝母细胞瘤患者的PBMC中,建立了多种具有高亲和力的多肽特异性CTL克隆。研究人员通过创建病毒载体,制备表达TCR的T细胞,并在各种体外/体内实验中对其进行评估,确定了最有效的两种TCR。
研究结果:所有5例反复复发和缓解的难治性肝母细胞瘤病例都存活了9年以上,没有复发。
研究结论:这种TCR-T疗法可以杀死呈递glypican-3衍生肽的癌细胞,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HLA-A2阳性并表达GPC3的癌症患者
CAR-NK细胞治疗

CAR-NK细胞疗法:经过CAR结构修饰后的NK细胞,能够高效的识别肿瘤细胞,并通过释放杀伤介质、诱导靶细胞凋亡等多种手段杀伤肿瘤细胞。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更具成本效益、安全、有效的“现货型”细胞疗法。

目前研究中使用的NK细胞主要有四种来源:供体或自体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NK细胞系培养、脐带血(UCB)、人胚胎干细胞(hESC)/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

2023年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年会上,田志刚院士以“基于NK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为题进行专题报告。通过NK细胞疗法的进展,可以窥见未来肿瘤细胞治疗的广阔空间,见微知著。

田院士表示:CAR-NK细胞同时高表达多种天然NKRs,在CAR识别肿瘤的基础上,其他识别受体继续识别肿瘤,表达阴性的肿瘤细胞。且NK细胞还可以与其他细胞配合,起到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效应。此外,NK细胞疗法还存在许多未被挖掘的潜能。可记忆性感应肿瘤微环境的NK细胞、可负载各种抗体的“武装NK细胞”等均是NK细胞疗法的研发方向。未来更智能化的NK细胞研发可以通过编码基因,控制NK细胞发挥作用的部位、时间等,实现更精准杀灭肿瘤,更小的毒副作用。
田院士团队的NK细胞疗法已有了小范围的试验。在晚期肿瘤患者中,也可以看到较长的生存期延长。
NK010的IIT临床试验中纳入预计生存期2-6个月的铂耐药晚期卵巢癌患者,设计了3+3+3的剂量爬坡。从结果来看,中剂量、高剂量的NK010细胞输注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该研究中,一位卵巢癌患者入组时已经全身多发转移,腹水。经过13次NK细胞治疗,生存期已经>40个月。

根据药智数据显示,全球细胞疗法研发集群分别为北美(主要是美国)、东亚(包括澳大利亚)以及西欧(包括以色列)。美国和中国在国际细胞疗法的研发中占据主导地位,适应症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逐步向非肿瘤领域扩展。

目前,美国有6款CAR-T药物上市,其中Carvykti原研为南京传奇生物。我国也已有5款CAR-T药物上市,靶点都包含CD19、BCMA靶点。

中美上市CAR-T产品对比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此外还有400多款国产细胞疗法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适应症涵盖肿瘤、罕见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治疗领域。

临床阶段的国产细胞疗法适应症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最近肿瘤细胞治疗领域的好消息太多了,多年无瘤生存的案例越来越多,肿瘤医院紧追世界前沿,特成立了细胞治疗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涵盖了几乎所有种类的先进的免费的细胞治疗项目例如til细胞、cart细胞、car-nk细胞、tcrt细胞、溶瘤病毒等,请大家帮忙转发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尽早获益!需要咨询的可以随时来邱立新医生门诊(挂号方式见文末)或线上咨询!

当晚期肿瘤患者缺乏治疗方案时,对于患者及家属是非常绝望的。随着新药、新技术的研发,越来越多的肿瘤生存奇迹发生了。或许未来某一天,肿瘤可以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只要规律服药和控制,患者就可以获得非常长的生存期与很高的生存质量。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邱立新医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肿瘤学博士毕业。擅长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细胞治疗、靶向治疗、化疗等精准治疗、综合性治疗、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特别对世界前沿的抗癌新药新技术治疗研究很深很全面。创办的微信公众号“邱立新医生”全国闻名,涵盖了全球肿瘤治疗最前沿的新药新技术和最全面的科普文章。在国际肿瘤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欧洲肿瘤学(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等国际英文杂志发表研究论文65篇,累计影响因子超300 分。副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3本。第一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主笔完成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邱立新医生门诊地点及时间。
邱立新医生出诊时间及地点
出诊地点1: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70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总院区或徐汇院区)
 出诊地点2: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33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    2号楼2楼203   (总院区)
周一下午   门诊三楼H103   (浦东院区,鼓励优先选择,停车方便和就医流程更方便)
周二全天    2号楼2楼203   (总院区)
周四上午    1号楼6楼629    (总院区)
周四下午    2号楼2楼203     (总院区)
周五全天    2号楼2楼203     (总院区)

邱立新医生门诊挂号操作指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