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不过相遇,最难莫过重逢

 青于墨啊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文/青于墨 图/ai生成
公众号/青于墨(ID:mojiangde)

图片


有些人,此生能够相遇,就已经十分美好。可是,彩云易散琉璃脆,相逢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在离别后,我们总是期待重逢。或许,离别的意义就在于给人重逢的念想。
然而,天灾人祸,命运无常,很多事情都不由人自主。重逢也是如此,正如李商隐的诗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01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句词表达的是苏轼对亡妻深切的怀念,还有某种感慨。
因为,王弗不仅是他的妻,还是他的知己。她曾陪他度过生命中无数次起伏。
家里有访客时,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倾听谈话,事后她将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苏轼交流。
写这首《江城子》时,苏轼已到不惑之年,被贬密州。对于王弗,或许不是经常想起,但绝没有忘记。
假使有一天,两人再重逢,王弗可能已经无法认出他了。王弗被命运定格成年轻的模样,而东坡已经被岁月摧残,是个满面尘土,鬓发斑白的老头了。
青葱岁月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如果还能再见面,也许重逢刹那是让人自卑的。


0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盛唐,大概是杜甫心中永远忘不掉的一场梦。年少时他也曾鲜衣怒马,却不料世事无常。
时代的洪流中,任何人都不能幸免。
李龟年曾是盛唐红极一时乐师,受唐玄宗与达官显贵青睐,经常受邀出入高门。而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杜甫当年虽然还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但他本是不需要纳税的人,生活条件本比寻常百姓好一些,然而在战乱中,幼子夭折,自己也颠沛流离。
杜甫年轻时出入官宦门庭听到过李龟年的歌声。时隔多年,看到李龟年,就想起昔日还算无忧无虑的日子;看到李龟年沦落至此,就想起自己同样身世坎坷。
不过据说,此次重逢,杜甫能认出李龟年,而李龟年并没有认出杜甫。因为李龟年当年太红了,而杜甫当年还名不见经传。
不过没关系,穿过岁月的长河,我们还是认为这是一场凄美的重逢。

图片


03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自从上次分开后,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次梦里与你重逢。
然而,梦醒时分,词人却发现自己身处更大的孤独之中。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为“二晏”。晏殊虽然受仁宗重用,后来官至宰相,但是却无法一直庇佑子孙。
随着父亲的去世,晏几道养尊处优的日子也就到头了。再加上他无心经营政事与人情往来,日子过得与从前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家道中落的滋味,没有亲身体会过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经历种种人生的挫折之后,晏几道选择只与纯粹的人交往。有一些老朋友,也有一些歌女。

这些人的身份都不算高贵,但这是晏几道选择的让自己感到舒服的生活方式。

即便只能在梦中有这种美好,那也足够了。



04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
参星属于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位于现代天文学中的猎户座;而商星则属于东方青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位于现代天文学中的天蝎座。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两颗星在夜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永远不会同时出现。
《左传》中有个故事讲的是:帝喾的两个儿子阏伯和实沉因为不和,于是帝喾让两人分别管理东方的商星和西方的参星,从此两兄弟再也没有见过面。
杜甫这句诗说的是,人与人之间,就像参星和商星一样。此起彼伏,总是错过,难以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重逢。
杜甫与卫八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在这个年纪,昔日许多好友早已作古,此次重逢,只觉得世事无常,恍若隔世。
人生短暂,沧海桑田,活在当下就已经无比幸运。


05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王安石《示长安君》
这首诗作于嘉祐五年(1060年),当时王安石即将出使辽国。
他与大妹王文淑感情很深,此次重逢,距离上次见面已有三年,见面后又面临着再次分别。
王安石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年轻时就对离别看得很重,到了年老,即使是离别后的再次重逢,也会更加黯然神伤。
兄妹俩没有繁琐的客套,简单准备了些酒菜,只是为了把酒聚话,在昏暗的灯火下,俩人一直聊到半夜。
也许是把这辈子要说的话都尽可能在那个夜晚说完吧。
写这首诗时,王安石不过39岁,怎么说也不能算老年。他为何如此伤神,唯恐再也见不到至亲了呢?
我们要理解,那时候的交通工具不便,路途遥远,一次转身可能就是此生不复相见。
图片
最美不过相遇,最难莫过重逢。
我们总是笑着说“再见”,可是,“再见”,也许并不那么容易。
每一次分别以后,究竟什么时候才能重逢呢?
《大鱼海棠》中有句话可以回答:“我们都会重逢,无论变成什么模样。”
点击右下角的“在看”,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相遇,同时满怀期待下一次重逢早日到来。

图片

【END】
作者:青于墨,公众号:青于墨。理性剖析经典作品之美,偶尔也感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