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红馆】种竹卷《灿如夏花》总第二十九季

 知之知然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卷首语


SPRING ROMANCE

诗词的情和理

杨逸明

诗词需要有感而发,情当然是不可或缺的。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这为诗词离不开情下了铁定的结论。厉志《白华山人诗说》也说:“诗之所发皆本于情,喜怒哀乐一也。”

袁枚在《随园诗话》引用一段论诗的话说:“诗以言我之情也,故我欲为则为之,我不欲为则不为。”我有了情,要想发泄就发泄,不想发泄就不发泄。

袁枚又说:“诗情愈痴愈妙。”诗有了情就不用讲理,而且这情还真不好控制。诗人一激动,会得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这有点近乎发疯了。但一克制,又会得抑郁症。“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离抑郁症也不远了。所以写诗很容易患精神病。想既不疯,也不呆,要学会进得去出得来,所谓“死去活来”、“发乎情止乎礼”是也。

袁枚《随园诗话》说:“诗家有不说理而真乃说理者。”吴乔《围炉诗话》说:“唐人至极处,乃在不著议论声色,含蓄深远耳。”看来写诗也不是不讲理。只是不在明处说理,暗处照样有道理,而且这才更妙。刘熙载《艺概》说:“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说,骨里却尽有分数。”诗词可以“胡说乱说”,但“骨里尽有分数”,还都在理上。

诗词创作似乎就是这样,不必把理说得太明,甚至可以由着感情“胡说乱说”,但是仍需都在情理之中。如果干巴巴的说理,就不是诗。吴乔说:“诗若字字入道理,则一厄也。”

诗人自以为有情,实际上也不能乱写一气。有些当代诗词,“泪痕”,“伤心”,“断肠”、“青衫湿”,等等词语俯拾皆是,情绪很是低沉,却并不感人。屈原是因为“民生之多艰”而“掩涕”,杜甫是因为“国破山河在”而“感时花溅泪”、“凭轩涕泗流”,李煜是因为亡国而“垂泪对宫娥”,苏轼是因为梦见“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亡妻而“唯有泪千行”,辛弃疾是因为面对“可怜无数山”的沦陷而“揾英雄泪”,陆游是因为“但悲不见九州同”而“悲歌仰天泪如雨”,又因为“曾是惊鸿(前妻)照影来”而“伤心桥下春波绿”⋯⋯如果仅仅描摹伤心,却写不出伤心的理由,或者说出的理由一点也不充分,还哼哼唧唧,哀痛欲绝,怨天尤人,读者就会觉得你在无病呻吟。

有的人诗词写得很感情缠绵,却不能感人;写得理直气壮,却不能服人。为什么?诗需尽力避免平淡的抒情和叙事以及刻板的说理,要写出趣以增加可读性。抒情有情趣,说理有理趣,写景有景趣,立意有意趣。所谓“诗有别趣”也。幽黙,诙谐,正话反说,声东击西,旁敲侧击,指桑骂槐,大题小做,一语双关,甚至装疯卖傻,故作痴呆,都是增加诗趣的手段。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度,所谓分寸感也。

写诗要有情,又要有理,很难。《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后,宝钗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宝钗从正面劝,并且把老祖宗、祖宗都搬了出来,宝玉听了反而反感。而此时林黛玉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是正话反说,偏偏宝玉觉得心动。应该说宝钗黛玉都是发自内心之情感,说出肺腑之言,为了用道理说服宝玉。但一烦人,一感人。宝钗面面俱到,堂堂皇皇,说了宝玉最不爱听的话,虽多何益?黛玉理解宝玉,爱到至深,反而说了似乎相反的话,却话中有话,言外有音,语短情长。用我们写诗的行话来说,就是一人人能道,一他人未道;一繁琐,一凝练;一浅露,一曲折;效果当然就一劣一优。这对我们创作诗词如何把握情和理,应该也很有启迪吧?

西江月·高铁车上

杨逸明  上海

窗外河山大好,杯中香茗微甘。旅途心境满清欢,思想自由散漫。

观景还能打坐,发呆颇似参禅。无穷天地与时间,分享其中一段。

作者简介:

杨逸明1948年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顾问。已出版《飞瀑集》《晚风集》《新风集》《古韵新风》《路石集》《当代诗词百首点评》等。



本卷作者名单


SPRING ROMANCE


高艳梅祁连雪麦兜儿周改红卓荣谦

吴炳桂 郭军民张子耀胡铁成

胡晓林邵惠荣赵学艺王明侠张明义

田 子文丽君孙成尧枝 秀 

胡凤琴陈彦华张生霞朱爱君陈燕龙

王素玲方贤文 梁玉东吴国荣

李光龙张孝凯程耀正胡爱泉 

 王荣炳张培连叶建和宋梅真

张洪斌雪域魂龙远照贺素艳郑君芳

 姚成华



种竹卷作品展示


SPRING ROMANCE

1、高艳梅(梅魂诗雨) 河北

浪淘沙令·晴雨

晴雨翠阴齐,乱了禽啼,便偷闲赏趁时机。曲径缤纷香坐爱,浓淡参差。

忽地片红飞,埋怨风吹,盈盈几瓣着罗衣。不忍芳华弹指去,剪做新词。





2、祁连雪

清平乐·立夏前日即兴

饯春微雨,漫步园亭处。一季风华留不住,扯断愁丝几缕。

也曾明月微凉,凭谁静坐荷塘。心事交飞玉蝶,深情着落云裳。





3、麦兜儿 广东

唐多令·初夏

春去觉匆匆,时来六月中。日渐长、少见花红。青杏枝头还小小,新雨后,不禁风。

对镜理妆容,愁生转念空。叹此身、心似飘蓬。独坐西窗孤落落,黄昏里,数征鸿。





4、周改红(馨雅) 河南

西江月·浅夏有吟

滴翠露凝梧叶,点红风曳榴花。小楼闲卧惬听蛙。春去悠然迎夏。

变幻不惊时序,歌吟休叹芳华。一人一卷一杯茶。许我流年如画。





5、卓荣谦(燃犀) 广东

促拍满路花·立夏

东南风吹起,西北鹊歌来。鸟鸣声脆彻云台。喜迎甘雨,轻洒满田陔。滋润苗绿秀,农父含笑抹汗,醉似桃腮。

荔香园里鲜果,枝上挂成排。丰收还靠用心栽。荷池清馥,兰气胜蓬莱。相约登高去,赏这佳景,静心远眺舒怀。





6、吴炳桂(千江月) 河南

清平乐·栾川农家乐

山青水秀,栈道弯弯走。竹里红楼炊烟瘦,远处鸡鸣狗斗。

趁墒种豆稠稀,陪儿上课东溪。拔满两筐青菜,换些花费街西。





7、龙英(玉兔) 湖北

御街行·暮春

风摇叠翠争婀娜,细雨轻纱锁。纷飞花瓣落青阶,不忍拾来一朵。清香绕指,芳菲失色,几缕伤情裹。

花开几许焉能左?花事谁心过?由来兴败亦平常,任是雷鸣雨和。残英碾泥,清芬深种,他日嫣然贺。





8、郭军民 湖南

临江仙·春暮

看却春来花落去,芳堤柳絮如烟。青莺留恋递相传。染眸风淡淡,沾雨草绵绵。

布谷相催初破晓,扶犁争弄谁边?欣欣绿化百禾田。蛙声嫌鼓闹,忙种有谁闲?





9、张子耀 安徽

阮郎归·忆旧游

庄西塘岸旧游嬉。夏临春晚时。绿波风动画船依。双鸳月下啼。

景物好,倚花枝。芳心两自知。如今丹芍又花飞。幽欢难再期。





10、胡铁成(东巷茅庐) 河南

〔正宫·塞鸿秋〕河岳情

嵩山独有中天恃,黄河不改东流志。一峰盘径空怜寺,三门砥柱谁题字。舟移出水鳞,屐换凌云翅,病身常念千秋事。



11、胡晓林 兰州

南乡子·琴台随吟(新韵)

荆楚古台巡,流水高山籁乐臻。终曲了然君念意,知音。碑口佳传两义昆。

怀友忆风尘,缘届船逢共渡恩。弦系情真诚奏尽,琴心。邀月遥聆笑语温。





12、邵惠荣 河北

浪淘沙·桂林阳朔古镇(通韵)

城筑入云端,碧落峰间。漓江缓缓绕身边。豪迈玲珑相映衬,浮想联翩。

古迹载千年,流韵奇观。青山绿水画中仙。世外桃源阳朔甲,美景非凡。





13、赵学艺(月下) 安徽

忆秦娥·春去了

桃花短,长川十里香风远。香风远,莺啼渐倦,春时难挽。

长空如洗迟归雁,青山小径无人返。无人返,浮云舒卷,小溪清缓。





14、王明侠 河北

虞美人·山乡初夏

槐花郁郁蔷薇秀,青杏繁如豆。顽皮小犬戏裙裾,絮雪勾留林径、闹徐徐。

金黄遍野桑麻壮,笑语晴空漾。晓闻啼鸟暮闻泉,邀友何妨小驻、共陶然。





15、张明义

槐花

槐蕊满山幽,疑冬降雪柔。

冽香飘岭外,头白惹乡愁。





16、田子 安徽

笛声

月出白云开,笛声风送来。

一池吹皱起,人影踱高台。





17、文丽君(红雨伞)  河南

酢浆草花也烂漫

衬地路边栽,依丛碧玉胎。

吉祥林木下,兴运紫云开。





18、孙成尧 湖北

谒黄帝陵

拾级云阶拜帝陵,悠悠华夏亮心灯。

桥山挺起神龙脊,古柏擎天万代兴。





19、枝秀 四川

再游普者黑

山色湖光画里行,田园日夕总堪惊。

客怀恬淡何曾定,几度东风虚此生。





20、符兵 四川

雪珠花开

布谷幽啼寂远山,残花若梦忆红颜。

谁舒裙袂烟霞处,素伞轻开落落还。

21、胡凤琴 河南

粉红月季花

粉色鲜明耀眼红,清新绚丽韵无穷。

夭柔万化芳浓郁,锦簇花冠映碧空。





22、陈彦华 江苏

鹭起雄郡

穿云白鹭过楼头,活水满城天地幽。

宝马香轮行翠盖,鱼虾丰美是苏州。





23、张生霞 甘肃

青杏

禅衣未脱露娇柔,留恋黄蜂自在游。

布谷声声惊客梦,心中爱意撼高楼。





24、朱爱君 安徽

题槐花

银铃串串满庭芳,碧叶深深彩蝶翔。

忽见枝摇花欲落,邻人笑采做糕尝。





25、陈燕龙 北京

铅笔

沙沙纸上淡痕开,忽又涂清细细裁。

好想生涯如你写,不甘心处可重来。





26、王素玲 徐州

槐花

玲珑一树迷人眼,蜂自徘徊香自绾。

莫道嫣红半点无,却为四月天花板。





27、方贤文 浙江

观大雨后山溪奔涌

泥沙裹挟赴千寻,跨坎爬滩若虎吟。

逝水奔腾难束缚,任其入海去尘心。





28、葛霞 河南

初夏拾韵

蔷薇一树花争艳,鸟语声声人自悠。

漫步幽林运河岸,碧波荡漾水长流。





29、梁玉东 四川

读春

豆香已上矮篱笆,地角田边拟种瓜。

妙手翻开春课卷,游蜂戴镜阅桐花。





30、吴国荣(浦东老牛) 上海

暮酌

日暮庭觞酌,新蝉充耳鸣。

苍颜亏足力,白发远人情。

眠里家山近,望中时序惊。

酒浑归梦浅,惆怅月孤生。

31、李光龙

故山溪

行游万千水,来咏故山溪。

波缓香蕤枕,堤平翠浪齐。

涓涓觉清旷,曲曲适幽栖。

绕廓催甜梦,临流意自迷。





32、张孝凯(凯歌) 湖南

三月三偕诗友登浮邱

疾步追风去,相从同解颜。

林深花事浅,路转鸟声弯。

捷径何须觅,青峰尚可攀。

忽将云踩下,顿觉一身闲。





33、程耀正 甘肃

小草吟

牛羊爰我芽,播绿织云裟。

昂首滋晨露,扭腰娱晚霞。

心柔篱下笑,骨硬石间爬。

遍野能生蕊,不图豪与奢。





34、胡爱泉 湖南

暮春山行

夜雨涨荷池,寻芳别样痴。

蔷薇红烂漫,草径绿参差。

日拱篱边笋,风牵豆角丝。

春花留业绩,桃李果盈枝。





35、李楚 安徽

独坐静思

我与青山相对坐,青山与我却无言。

松风漠漠响环佩,溪谷阴阴见碧痕。

浪漫何须诗与酒,生涯总有寂和喧。

世中世外不过问,心若安时悟法源。





36、梅枝 江西

新夏

绿阴青果乱欺枝,一架软香浮短篱。

忙里时光容易逝,静中景物自然宜。

忘机闲鹭踪无定,变态尖椒花可期。

半垄蔬畦未锄遍,隔桥急雨又催诗。





37、王荣炳 安徽

秋行有秋声不敢忽略而记之

野水长空匀一色,晨阳初上晓云轻。

偶来鸡唱伴风唱,不住蛩鸣和鸟鸣。

村妇浣衣闲语腻,渔夫柔橹小舟行。

秋声堪比春声美,总悦自然怡我情。





38、张培连 上海

立夏

芳菲才了绿参差,惜景觅春犹未迟。

缘径落花香衬履,逐人飞絮漫寻诗。

温馨风月凭栏处,朗润山川放眼时。

心羡桃源迷去路,闲云且与鹤相知。





39、叶建和 江苏

初夏(新韵)

旷野鹃声初入耳,苍茫麦穗悄生黄。

菜荚鼓鼓头头点,玉米青青叶叶长。

作业飞机跃空起,湿衣农庶赶时忙。

今晨又续小康梦,指日谷丰屯满仓。





40、宋梅真 河南

游香格里拉(通韵)

三水并流滇藏川,玉龙梅里雪峰妍。

辉煌庙宇雄金顶,壮硕牛羊遍草原。

虎跳峡滩骇浪涌,泸沽湖月碧渊悬。

风情奇特景如画,篝火暖心歌舞欢。

41、张洪斌 河南

咏山海关

边郡咽喉筑守障,戍楼雄势震寒荒。

周秦故垒添新雪,燕赵清笳弄夕阳。

鼓角烽烟今已杳,兵戈羽檄更犹长。

东临碣石挥鞭处,漫道榆关固海疆。





42、雪域魂 长春

春过郊野二首

淡云晴日暖青郊,软软风来破柳苞。

出洞几只虫晒甲,衔泥一对鸟修巢。

因拈石子由堤望,故惹涟漪向水抛。

矮凳更怜人坐稳,默然纸笔画船艄。





43、龙远照 湖南

登黄鹤楼

琼楼高耸大江边,无限风光扑眼前。

北道南通虹卧水,西流东泄浪滔天。

长空一览星云阔,雅阁长留辞赋妍。

伫立围栏诗思泛,犹从白帝疾飞船。





44、贺素艳 辽宁

自嘲

韵字常敲没有完,庸诗自乐调胡弹。

来风写首风中柳,落雨题篇雨后兰。

醉里方音扬或抑,病时尘路暖和寒。

皆随花事融春水,蝶梦依然笔下欢。





45、郑君芳 安徽

初夏

薰风解愠扫馀寒,一树红榴开正欢。

日转庭桐移密影,蛙鸣池草漾清澜。

新荷欹盖水花掬,丝柳舞晴飞絮残。

时值农家劳畎亩,秧苗待插豆能餐。





46、叶子 安徽

万佛湖一日游

天开一水碧波柔,无限风光引客流。

来去画船推浪远,高低岛屿各名由。

烟台烽火周瑜像,古寺摩崖白鹭洲。

塔顶闲登禅境外,青山涌翠意悠悠。





47、姚成华(声声慢) 安徽

再游太极洞

洞藏太极亿年光,水路胜于旱路长。

微缩黄山红日景,幻迷溶笋玉宫堂。

金龙盘柱仙舟挂,双塔凌霄古树凉。

风色千秋奇绝处,迎来四海漫游郎。


中国红馆

《种竹卷》编委会

主编:王荣炳

副主编:赵学艺

编辑:蔡间儿 龙英 朱爱君 叶子 谢玲

本期终审:高淑珍

本期制作:连中秋


中国红馆总编委会

研学中心轮值主编
田成明  张晓飞 郭军民  王   伟
张学祥  董本鹏  

外宣部长
陈业秀  虞通达  王 勤 李洪伟 卢忠霞  
胡庆胜 吴国荣 严行慈 冯锦娜

顾问
包   岩 胡   宁

总编

芳 

常务执行总编

 张晓飞 

执行总编

 彭凤霞  陈小青  余 新  任云霞 林建华 

田成明 吴秋蓉 姚成华 

 高存广 孙春艳  

副总编

 王荣炳 朱宪华 封学美 潘承勇 吴 戌 

卓荣谦 林武剑 张淑艳 万尚珍 牛培瑛 

刘忠芳 张相奎 陈  琳 庞艳荣 庄兰香 

高淑珍 李传芬 宿秀珍 连中秋 陈 岩

主编

 李草儿 谢洪英 马艳红 王春香 李振唐

  乐木海 李同军 潘荣征 吕  勇 杨玉巧 

 林路遥 周祥凤 于若兰 张军霞 李玥纱

 吕   婧 杨金强 曾   茜 赵红宇

副主编

赵学艺 张小红 袁海英 张利梅 曹富民

王宜玲 詹丽辉 张东升 周桂萍 张  磊

浦生红 何启珍 穆维华 杨彩芹 庄  辉

方移军 叶芹芹 和志红 杨冬梅 孟晓兰

张海萍 蔡间儿 龙  英 朱爱君 姚传标

欢迎点击公众号名片




No

01


个人诗集卷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曾茜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桂琴 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荣炳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相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古韵卷张小红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吴秋蓉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文举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克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崔振爽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萧凤菊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梅琴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婉丽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荣炳作品选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卓荣谦古韵10首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胡宁古风《天涯歌女》

胡宁(多多)京中闲吟古风歌行体之三

胡宁(多多)京中闲吟七言律诗之四

胡宁(多多)京中闲吟七言律诗之三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张小红诗词12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小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肖翠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荣炳七律一组--春之韵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古韵卷赵传法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廖江作品选--中国航天系列特辑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明侠癸卯词选“一年踪迹一年心”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尚德宏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赵梅红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吕述尧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曾茜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古韵卷张中山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赵学艺作品选

【中国红馆】曾茜英译红馆诗词12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陈岩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臧永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赵立吉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高存广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宿秀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马秀艳(燕子)绝句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虞通达作品选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庄兰香诗词10首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红馆诗词10首(二)

林巧儿英译||红馆诗词10首(一)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吴艳芳诗词10首

【中国红馆】余新选译推优作品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红馆诗词10首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红馆诗词10首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丨红馆诗词10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刘启燕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赵元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林巧儿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杨玉巧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杨秀兰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李洪恩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常虹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谢洪英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维刚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汪玉祥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郝铁柱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牛培瑛作品选

【红馆诗词 】林巧儿英译 || 卓荣谦诗词10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耿建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高天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颜景泉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郭天林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潘乾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蒙建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马明德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蒿峰宁阳纪游二十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史济民咏茶七律十九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郭秀生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相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叶芹芹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何素芳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荣炳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古韵卷李金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封学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潘承勇作品选

【中国红馆研学中心导师文论】董本鹏《理语、理趣与理障》

【中国红馆研学中心导师文论】郭军民《论散曲创作的想象力》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高淑珍诗词、联语小辑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红沙果卷曹富民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朱宪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余新汉译英诗20首

【中国红馆研学中心导师】郭军民作品选

【中国红馆研学中心导师】董本鹏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王丽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倪进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姚存棠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赵国林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姚成华个人专辑--二十四节气劝学诗(五绝连篇)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香林卷张伦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香林卷 陈业秀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胡志邦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周兵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颁花卷彭凤霞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王春香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巫绍中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颁花卷吴文燕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华东卷林建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种竹卷高艳梅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抱玉亭刘文合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郑祝云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王广义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穆维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盛薇含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杨彩芹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穆维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刘忠芳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抱玉亭董雪琼作品选

【中国红馆】抱玉亭朱梅香作品选

【中国红馆】抱玉亭庞岳旭作品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