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见千年古村落--甲路村

 名言诗句 2024-05-16 发布于辽宁

千年古村落--甲路村

绣溪倒映粉墙闲,

油菜相依金作边。

桥上岳飞留美句,

非遗国里誉千年。

花桥

溪流石拱气如虹,

偶遇岳飞诗有功。

千载村民逢日过,

至今怀念大英雄。

我们赏过了景德镇古窑,向江西婺源出发,准备去赏油菜花。一路上,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油菜花层出不穷,精彩纷呈。满眼画卷,心情大好。

一个徽派建筑村落,终于禁不住停车赏景。经打听当地村民得知,我们来到了千年传统村落甲路村。

甲路村位于婺源西北部,隶属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赋春镇,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甲路村历史悠久,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安徽歙县篁岭张澈,排行第三,即大三公迁居于此,乃甲路村始迁之祖。甲路村是千年古村,村中有古驿道,旧时是上通徽州下通饶州的必经之地,甲路也因此而得名。

(此片来自网络)

放眼望去,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的粉墙黛瓦建筑前一条弯弯的小河萦绕,小河前金黄色油菜花与古村相映成趣,如临仙境。

这条小河就是源出金牛尖的绣溪,绣溪流至村东头后,猛一转弯成了一个字,甲路村就在这字头上,若一个小盆地。两条溪流从村北六山上两个山坞中自西北向东南流出,穿越村庄,汇入绣溪,民居沿两条小溪展开,不仅方便村民生活用水,更是风景如画。明代学者张聘夫以诗句萦村绕郭秀如脂,一带清光漫委蛇来赞赏村前绣水弯曲清莹、波光粼粼的美景。绣溪中有块巨石,石浮水面若印,故称印墩浮虹

一踏进这古老的村庄,行走在两面建筑中间的石板路上,如同进入一个古老的时光隧道,一股宁静淳朴的民风扑面而来。

古老的街道两边大多是历史建筑,老旧的木门诉说着这里的千年历史。

门楣上喜鹊戏牡丹的木雕,依旧清晰可见,见证着这里的建筑艺术及曾经的繁荣景象。

一处古老的小门楼,门楣上有紫气东来四个字,可见这里是一处富贵人家的门楼。

一个叫做敦仁里的小弄,连起了家家户户。

村落内有16条巷道,均为传统历史巷道,大部分街道历史风貌保存良好,且都为青石板铺砌,侧有暗沟,形成村内四通八达的路网。

墙面上农作物名称的展示,彰显了古村的农耕文明。

沿主路前行至长街的中央地段,一条河汊穿过,河上一座古老的单孔石拱亭桥,亭尖墙上标示着它的名字“花桥”。

说起这座花桥,可是有点历史,此桥始建于北宋中叶,历数百载,虽然几经磨难,但岳飞却给它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花桥”。

那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民族英雄岳飞领兵征讨李成路经甲路。他见此地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百姓宰猪担酒,犒迎三军,顿生感慨,即兴吟下了诗句,花桥一名自此流传至今。

桥两边黑色牌匾上有金字对联:水自津津已证六山能养浩,桥原寂寂因来武穆便流芳,横批是:积厚流光。

对联中的“武穆”是岳飞的谥号。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其生平事迹为后人所尊崇,因此在他去世后,被追赠了“武穆”这一极高的谥号。武穆二字分别代表了勇敢、威武和布德执义等含义,这与岳飞一生的忠诚勇敢、精忠报国的形象非常符合。

桥的另一侧有对联:港通千古伴风生水起文鼎盛,亭竖四方看柳绿花红运无双。

桥中间镶嵌了一块木板,中间是木刻岳飞留下的诗句上下街连五里遥,青酒肆接花桥。十年征战风光别,满地芊芊草色娇。两边有木联:“武穆题诗传古迹,留侯进履仰宗风”。

桥的另一边石板古道沿着徽派建筑中间向远处延伸。从各家各户的红灯、对联、机动车辆、柴火等装饰及生活用品,可见这里仍然有居民居住。

这里除了个别房屋上锁外,大多房屋是开着门的。在石板路上,随时可见村民。

一条小河在村落中穿行而过,一座座简易小桥横跨在小河之上,连接着河两岸的居民,人家前一个个台阶通向小河,传递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气息。

古村外侧,居民家家户户也是与小河有台阶相通的。方便人们用水与洗涮。

我们来到河边,见到一位白发大娘在洗刷餐具,可见这里河水是洁净环保的。不是亲眼所见,我们北方人是不可想象的。

这些使古老的村落焕发着新时代的生机与风采。之前也去过几个古村落,大多是见不到村民的,相比之下,甲路村是一处鲜活的古老村落。

有景宜居的古村落更有活力与人气,有景无商的景区更加淳朴与鲜活。

甲路村,目前共保存传统建筑101幢,建筑面积27587平方米,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45.6%。其中明朝6幢,清朝32幢,民国63幢。此外还有3座古桥保存完好。绝大多数传统建筑中仍有村民居住生活,村落中的古巷道仍保持传统风貌。

甲路村还藏有一座丞相府,这便是有名的建筑马廷鸾第,位于村后六山山麓,俗称丞相府。马廷鸾,今景德镇乐平市人。自幼家贫,入赘婺源甲路张姓,并寓居此村。淳祐七年(1247)中进士,历官中书、右丞相兼枢密院使。后因贾似道(南宋晚期权相,是一个反面人物)当政,不能施展才华,辞官归乡。

村中还有太子书院等遗址。

(此片来自网络)

甲路村不仅历史悠久,也重视现代文明。凡是古建筑,每户必有名,每家标家风。驻足欣赏,很是受益。

比如上饶市历史建筑张焰斌宅。他的家风家训是:“尊老爱幼,长幼同心。妯娌和睦,兄弟并进。

戴冬能的家风家训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艰苦创业增财富,勤俭持家福万年。

甲路村中,还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甲路纸伞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甲路抬阁。

甲路纸伞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南宋丞相马廷鸾(婺源县甲路村张氏女婿)逸居甲路时,从京城带回一把油纸伞。从此,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且做出名气,成了江南传统名牌产品,康熙甲戌年(1694)被列入《婺源县志》货属篇,也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长江流域。1936年在国际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有民谣唱到: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杭州的丝绸不用拣

传说,一次,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江南,在露天戏台看盛行婺源的徽戏,不巧天下起雨,前排有人撑伞挡住了后排人的视线,性急的顽童就用石子击打。石子是击中了雨伞,然反弹出来,打破了旁边的一把雨伞。康熙皇帝觉得奇怪,即刻叫人打听。结果:完好无损的是甲路产的,而被击破的那把产自它地。从此,“甲路伞,甲天下”便传开了。

至今,甲路村一座高大的石刻门楼上还刻着“甲路伞甲天下”的大字。

古村中还有伞艺园弄。

甲路抬阁也称抬阁戏,是以古典戏剧为原本,束之高阁的固定人物表演。神奇之处是四人抬着一阁架,中间一杆,杆上是表演的人,分二层,上层一人,下层一人或二人,离地4 到5米,在夜间看时,整个表演,人悬空中,飘飘欲仙。甲路是少数延续抬阁文化的村落之一,每逢佳节吉日即有抬阁表演,被誉为“中华一绝”。

(此片来自网络)

相比之下,甲路村可能不及那些大的古村落有名,但是,她却有着千年的历史,淳朴的民风,还藏着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有小的精彩,小,却有着声名远播的名气 。相信,不久,她也会成为一座网红的传统古村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