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纠正了肌肉不平衡,依然解决不了疼痛 ?

 su4380 2024-05-16 发布于广东

当我们已经纠正了肌肉不平衡,为何还是解决不了疼痛?

因为平衡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最根本的属性,人类也不例外。就像很多骨关节与软组织方面的问题都和功能结构的“失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个“失衡”问题不应该用容易紧张和容易抑制的肌肉来一言以蔽之。

图片

因为要产生同一个动作相关的几组肌肉都是被筋膜绑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张力的分布和压力的方向,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这个时候从肌肉一端承受的力不是线性的传递到这条肌肉的另一端,而是被斜向的分散给周围的肌肉和筋膜一部分的力。

所以说肌肉失衡不应该被界定在某几块紧张或者被抑制的肌肉上,而是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整块区域的肌肉筋膜及关节的静态和动态的对位上。

我举个例子:在膝关节患者当中,我们都很关注股内侧肌和股四头肌其他的三块肌肉整体的拉力是否平衡,如果出现因为内侧拉力薄弱而继发的失衡,很多人就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加强股内侧肌,但是事实上这个拉力的失衡很多时候并不是股内侧肌真的薄弱了,而是整个股四头肌对髌骨的拉力“不同步”了,这个时候髌骨在股骨髁间沟里正常的移动被拉歪了,关节随即开始产生磨损。

图片

很多由于这种拉力失衡导致的膝关节痛都会在我们理顺了整个协调股四头肌的筋膜,再把髌骨逆着股四头肌拉力向着脚底的方向推开之后得到明显的缓解。

在我们的身体上,主动收缩的肌肉要产生足够的张力,被动舒张的肌肉要产生足够的延展性,只有这样关节的活动才是最“真实”的。之所以要用真实这个词,是因为很多的关节活动表面上看是正常的,但其实它是“不真实”的,这种不真实往往是因为这个关节活动它是在肌肉紧张或者筋膜紊乱这支“拐棍”的支持下运作的。

而这种状态被很多康复界的同行冠以“肌肉失衡”的罪名,然后企图通过平衡的“稳定性”练习来去掉这根“拐棍”,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个“稳定性”的练习往往是简单的肌肉等长收缩(如靠墙静蹲)。

图片

火功开锁理疗术提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真正的稳定是让肌肉在“松如棉,硬如铁”的交替收缩当中产生毫不费力的控制,这个控制一定是建立在正常的结构排列基础上的,而不是想企图通过一些简单粗暴的静态耐力和动态力量的练习来掩盖这种异常的受力模式。

我这里有很多被某些医生或者教练建议做静蹲之后加重了膝关节疼痛的病人。

世界上所有生物对于疼痛的反应都是制动,人类也不例外,当然这些制动模式往往都是不影响正常活动的轻微“制动”。这就是为什么TrP(激痛点)常常发生在拮抗肌的原因,目的是为了限制关节的活动(导致TrP背后的原因还是异常的结构受力),这个制动模式是生物进化的伟大成果之一。

图片

当然有些制动轻微到我们很难去察觉它,这就是为什么让关节的附属活动恢复正常可以解决很多关节疼痛问题的主要原理之一。所以说很多疼痛问题都会在我们把导致这个制动模式的危险信号解除了之后,疼痛自然会消失。

而不是服用一些止痛药或者注射一些麻药来掩盖真相。要真正解决这个疼痛诱发的“制动”模式,最好是先慢慢顺着肌肉筋膜这些软组织的粘弹性,把骨头从这些软组织里面穿回正常的位置去。

要顺着这些软组织的粘弹性去穿,穿骨头的同时软组织就慢慢松解开了,我的老师跟我说这就是几代师父们代代口传的正骨。筋与骨要同时被开解,同时被对位。

图片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先针对软组织进行松解,但是切记乱揉乱捏,因为乱揉乱捏只会把软组织越捏越乱(当然这种方式单纯的降低局部肌肉张力也还是奏效的)。

我们人类从小时候的活奔乱跳到老年的步履阑珊,其实就是对这个“制动”模式最好的演绎。我们人类在婴儿时期能够肆无忌惮的借着地球给我们的重力,再加上我们想要去做的事,形成我们最单纯的动作,不参杂任何的矫揉造作和功能补偿。大循环指灸导引术提示中医“幼科鼻祖”钱乙老师在其著作中讲过:“小儿纯阳之体,动之随性,筋柔骨健”,但是很多老年人别说“动之随性”了,就连走个路都困难。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个现象都归罪于“自然老化”,因为有很多老年人80多岁了依然身轻步健。这是结构受力的问题,如果关节的受力是错的,不管你再年轻,也是要出问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