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女兴唐传第四十八回

 韦诡 2024-05-16 发布于云南

第四十八回

白建雄离了唐营,马上加鞭,去给许国廖得宝国王送信。

白建雄自从离了客店,拿着常秀兰、李怀玉的书信到了隐君山,山上寨主常得贵见了书信,对白建雄一家极为欢迎。

安排了三间上等房屋,让白玉娥和母亲居住,还派了丫环婆子日夜侍候。

白建雄和常得贵在一块,整天谈武论功,两人很对缘法。

后来,白建雄的母亲根据常秀兰在客店商量妥的事情,主动提出来要把白玉娥许给常得贵,常得贵自然是没有说的,一百个满意。

婚事订下来,两家就亲上加亲,更加近乎了。

常得贵做梦都在笑,单等妹妹回山,就与白玉娥完婚。

后来,李怀玉中了状元,常秀兰挂帅出征抄灭五凤岭,常秀兰觉得应该让哥哥也来营里,遇个机会,建功立业,强似在山上为王。

于是,就写了家书,派人送到隐君山。

常得贵很欢喜,当下把岳母大人,安顿一番,留在山上。

他跟白家兄妹就到了唐营。

白建雄原是一位开店的掌柜,平步青云,成了朝廷官员,哪能不感激常家兄妹?他一再想,人家敬咱一尺,咱就应该报答一丈。

绝不能为人家丢面子,定要寻个机会,干一件有功的事,露露脸面。

刚才听程咬金说,需要有一个人去给许国国王送信,白建雄就慷慨答应了。

这下战表送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危险性很大,弄不好会掉头,最起码也得留个记号,比如对方割一个耳朵呀,削一点鼻子呀,等等。

这些白建雄都知道,但他不怕,士为知己者死,就是回不来也值得,让唐营的人看看,白建雄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不是那种见危就退的小人;常元帅有眼光,识人才,没有白推荐自己。

白建雄过吊桥、穿城门、过刀丛,被许国的兵丁带到了银安殿,他站立在殿中央,昂首挺胸,一副英豪模样。

国王廖得宝明知是唐营来的人,却故意拍了一下桌子,问道“来的是什么人?”白建雄把头一扬,带着嘲弄的口气说“我是什么人?难道你下面的人没有通报你吗?嗨!这些人真不懂规矩,来了人竟敢不向主人禀告,这不用说是在官府衙门,就是个人家里也不能这么做。

哼!没有教养,也不怕外人笑话!”白建雄这话还把廖得宝说住了。

“见了本王为何不跪?”“我一进这里,你就吹胡子瞪眼,再说你们也没人跟我介绍,我知道你是什么人?万一上面坐的是个山大王,我见了就跪,不是要惹人笑话么?我不能随便跪呀!”这话说得合情合理,廖得宝气的张口结舌,好半天才喊道“来人,把他推出去砍了!”话音刚落,从殿角旁走来几个武士,不容分说就把白建雄绑了,白建雄也不反抗,只是不住地大笑,武士绑好白健雄,正要往外推拉,就听廖得宝说“站住,你死到临头,还笑什么?”白建雄面对廖得宝,朗声说道“我笑我自己,临来之时,别人都说这里是虎狼之地,蛮不讲理。

我说人家是礼仪之邦,知理懂礼。

现在看来,果然是我错了。

这里的人全是些二不愣,不问青红皂白,见人就杀,唉!我真不该来呀!”国王廖得宝也是一时生气,可是话已说出,怎好出尔反尔,正在左右为难下不了台阶,先锋官吴穷过来低声奏道“我们不能杀他”。

“为何?”“头一条,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把他杀了,传扬出去于我们不利;人家会说我们心胸狭小,连个下书人都不放过,名声上不好听;再说,他来下书,书信上写着什么内容,我们没看,事情没有弄清,杀了他不好”。

廖得宝听罢,点点头表示赞同。

同时,他不好收回成命,就示意吴穷去说。

吴穷站直身子,整整衣帽,说“先把他押回来”。

武士把白建雄押到当中,一边一个守住。

吴穷指着白建雄,问道“你是唐营来的?”“是”。

“叫什么名字?”“白建雄”。

“来干什么?”“下书”。

“呈上来”。

白建雄摇摇身子,示意说“我被你们绑着,如何呈上书信?”吴穷一看可不是么,绑着人家叫他怎样取出书信,便命令武士解去绳索。

白建雄从怀里取出书信,由武士转呈上去。

廖得宝接过书信打开,只见上面写着国王陛下大堂开国,仁义天下,万民升平。

许国和大唐俱是黄帝后裔,尧舜子孙,一向亲如手足,和睦相处。

此情此谊,本应永葆青春,代代相传,岂料贼人离间,拨弄是非,贵国打来战表,要兴兵犯境,吾皇无奈,只好降旨,令我率众前来。

吾劝陛下以大业为重,早写降表归顺,化干戈为玉帛。

不然,兵临城下,以卵击石,后果不堪设想,何去何从,望陛下决断。

大唐兵马元帅常秀兰。

廖得宝看罢,哈哈大笑,笑毕,把信的内容对文武大臣说了一遍。

众文武听了,一个个怒气上升,一致请奏,要求和唐兵决一胜负,决不归顺。

廖得宝用手一指白建雄,怒气冲冲地说“你来到我的银安宝殿,巧嘴簧舌,讥讽于我,实在令人气恼。

本应将你一斩了之。

现在,我留你一张嘴,让你回去传信,我们绝不上你们的当,受你们的骗,决心与唐营分个高低”。

“空口无凭,你应该写个回书”。

“自然要写”。

廖得宝一挥手,对武士们说,“将他押下去”。

廖得宝和文武大臣合计了一阵,写好回书,让先锋吴穷送白建雄出城。

白建雄回到唐营,常秀兰接到帐中,非常关切地问“他们没有加害于你?”“没有”。

“你立了首功,请到下面休息”。

白建雄谢过元帅,取出书信,交给常秀兰。

常秀兰展开回书一看,原来许国坚决要打,并且定了个办法,叫“十针见输赢”。

常秀兰立即把程咬金、李怀玉、李怀珠等人请来。

共同商议如何战胜许国的对策。

许国的战表上说以三天为限,在这三天之内,双方都调兵遣将,作了充分准备。

许国城内,粮草充足,城池坚固,他们一面加强守城的实力,一面组织百姓支援打仗,准备长期固守。

三日期限到了。

这天一早,许国城门大开,兵丁们列队出城,马、步、弓三军,按着阵势排列整齐。

城上也是重兵把守,一面是火炮队,一面是弓箭手。

廖得宝和一些文臣武将居中。

这时,许国的队列里走出一骑,马上坐着一员大将,身高有九尺,虎背熊腰,倒也威风。

这员将顶盔贯甲,怀里抱着一件兵器,形状像一个单腿站立的人形,不是生铁打造,也不是金银铸成,而是用铜造的。

这件兵器叫“独脚铜人槊”。

看样子分量很重,这说明这位将军很有一把力气。

再看这人的相貌,眼似铜铃,眉如扫帚,四方脸盘,古铜色面皮,大耳方口,可就是鼻子小了点,和眼、耳相比很不般配。

这人是许国的元帅于子千

于子千往阵前一站,人高马大,像一座铁塔。

他把铜人槊横着往马鞍前一招,双手抱拳,朝唐营高声叫阵“唐将听了,哪位前来会我?”常秀兰猜测,这人一定是许国的元帅,因为两家交战,元帅首先得出来讲讲条件。

常秀兰跟程咬金商议了一下,飞身上马,分开兵丁,就迎过来了。

“来者何人?”“我是唐营的兵马元帅,叫常秀兰”。

“啊!”于子千抬眼观看,只见元帅是一位女人,而且生的貌如天仙。

便说我是许国的元帅,名叫于千千。

““于元帅请了,我有几句言语,想讲给你听”。

“愿闻指教”。

“不敢。

元帅,许国和大唐,都是炎黄子孙,本应和睦相处,却不知你们为何要和大唐作对?现在,我已奉命前来,一是为了劝说国王,不要跟大唐为敌,二是重修和约,永结同盟。

不知元帅有何打算?”“常元帅此言差矣,是你们领着大队人马来攻打我们,怎么倒说是我们与大唐为敌?”“前不久,你们送去战表,要夺唐朝江山,所以我们才来。

凡事都有个起因,元帅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过去的事就不用讲了。

眼下你们既然来了,我们也不能拱手待擒。

给你们的回书大概元帅也看了,十针见输赢。

要是我们打败了,就献城归顺,进贡称臣;如是我们胜了,对不起,你们就投降许国”。

“既不听我良言,就依你的主张。

十阵下来,我们要败了,任凭你们处置”。

“一言为定”。

“决不反悔”。

“好,请元帅派将”。

两人说定以后,各自带马回归本队。

常秀兰刚刚回来,白建雄就过来请命“元帅,我去打头一阵。

“常秀兰点头应允了。

白建雄上马,挺枪到了阵前。

对方来的是从二龙山逃走的潘成。

对方互通姓名,没有多言就斗开了。

白建雄这条枪十分了得。

他本来就会武艺,上了隐君山以后,又跟常得贵学了不少路数,枪法是神出鬼没。

潘成的武功也不弱,他在二龙山受过李怀珠的指点,技艺提高了不少。

两个人在阵前杀了三十多个回合。

因为他们都是首次出马,谁也想为本对抢个头功,求胜心很强。

两人都使出了浑身本身,互不相让。

起初潘成和白建雄打了个平局,后来,白建雄越杀越勇,潘成就招架不住了。

两人斗到三十五六个回合的时候,白建雄看准了一个空档,一枪刺到潘成的腿上,潘成见势不妙,虚晃一招,赶紧败下阵去了。

潘成一败,对方阵上就来了一员女将。

这人是廖得宝的耳公主翠玉。

白建雄瞧见来了一位姑娘,便没心思打了,掉转马头就要走。

二公主翠玉一见对方要走,大声喊道“站住!”白建雄听到喊声,又勒住马头。

“你喊我吗?”“不喊你喊谁?”“喊我干什么?”“你为何见了我不战而退?”“哎呀,原来是为这个呀,你听明白了,我不愿意跟女人打,男不愿女斗,你是个女孩儿家,为男人端茶倒水还可以,要是舞刀弄枪可不沾边。

我把你打败了也不露脸。

我们唐营里有的是女将,我回去给你叫一个过来,你们女人跟女人过手,输了赢了都没关系”。

翠玉听了才弄清楚他不战的原因,冷笑一声,冲白建雄说“本公主就喜欢打男人”。

“你不用逞能,快点回去吧!”“我非揍你不可”。

“你打不过我”。

“不一定”。

“唉!你们许国兵多将广,男人有的是,为什么偏偏派你出来,既然你不听我良言相劝,也没有法子,我就陪你走几趟,如果你觉得不行了,就早点吭气,我放你回去”。

白建雄的话可把翠玉气坏了,她一咬银牙,撒马抡刀就砍来了。

常言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白建雄的话说得过头了,他起先根本不把二公主放在心上,只是出于无奈,想和她走几招,逗她玩玩。

可是,两人一交上手,白建雄倒吸凉气,暗暗吃惊。

这位二公主武艺高,能耐大,极不好对付。

二公主翠玉一来有真功夫,二来心里有气,一开招就给了白建雄一个下马威。

只见她抡开大刀,上三刀下三刀,左三刀右三刀,刀刀相连,刀刀挂风,刀刀不离白建雄的后脑勺。

白建雄顾前顾不了后,紧够忙活。

白建雄和翠玉斗了一阵,渐渐招架不住了。

心想,我吹呼了半天,结果是打不过人家,这要真的败了,多丢人现眼呀!两人打了四十来个回合,没有分出胜负,翠玉想,我不能老跟他这么硬拼,得想个法儿赢他。

她主意一定,便将刀法故意使乱了,接着虚晃一刀,佯装败退。

白建雄一见,满心欢喜,闹了半天,她还是不行。

看样子,她想溜之乎也。

好你个丫头片子,累了我一身汗,你想逃没那么便宜。

翠玉见白建雄追来了,不由暗自高兴。

她看看白建雄的马头靠近自己的马尾了,猛一回身,抖手便扔出了个红绒绳套儿。

白建雄追得正在兴头上,突然见抛来一件东西,愣怔了一下,正要躲闪已经来不及了。

翠玉得套环,她一收套环,白建雄的两只胳膊就被套紧了,一点动弹不得。

姑娘在使劲往回拉时,马也转过来了,正好将白建雄拽在怀里。

翠玉一见满脸通红,一松手白建雄掉在地上了。

白建雄一落马,许国阵上“哗”涌过来十几个兵丁,争先恐后,把他捆住了,两只手一根绳,双脚一根绳,捆的结结实实。

兵丁们用白建雄的大枪,往中间一穿,像抬活猪一般,抬着白建雄走了。

二公主首战建功,生擒活拿了白建雄,她端坐马上,冲唐营喊“兵丁们听了,快快告诉你们的元帅常秀兰,让她倒阵前来,我要战她”。

双方相距不远,翠玉的话常秀兰全听到了,她吩咐牵过马来,要亲自上阵。

“常元帅,你不用争,我去会她”。

常秀兰一看,是嫂嫂吴月英,连忙说“还是我去吧”。

“怎么,你瞧不起我?”这话可叫常秀兰为难了。

她沉思了一会,还是答应了。

“嫂嫂,你可要多加注意”。

“我知道了”。

吴月英说罢,一马当先冲了过去。

吴月英心想,自己为了寻找怀珠离家出走以后,经历了许多波折,这且不说,自己吃点苦没有什么。

前不该万不该,不该与朝廷为敌,在长安城,帮着妹妹吴凤英大闹了武科场,害得朝廷没有选上武状元。

在逃跑的路上,万般无奈,又在五凤岭占山为王,帮着妹妹下山拦夺了朝廷的兵马,还杀了刘龙光

后来,常秀兰领兵前来,又和人家做对,刀对刀厮杀了半天。

幸亏在二龙山遇见了怀珠,才真相大白,亲人团聚,双双归顺了唐营。

到了唐营,朝廷洪恩,不追究以往之事,秀兰也没小瞧自己,处处关照,又尊敬自己又招呼自己,跟亲姐妹一般。

现在,兵临许国,两军开战,自己一点贡献也没有,元帅、监军虽然没说什么,可也难免下边的人说长道短。

因此,自己应该舍死忘生报答大家的情意,报答朝廷大恩;要是自己前怕狼后怕虎,求安逸图享受,就对不住朝廷,对不住众家姐妹了。

自己上阵,好歹立点功,就能在人前抬头了。

万一败了,死在疆场,还可以落个好名声。

其实,吴月英的这些心事,常秀兰也猜到了,所以答应她上阵。

应是应了,可心里总有点不放心,便朝玉蓉、玉莲招招手,示意她们过来。

常秀兰对两位姑娘说“你们朝前走走,仔细留神,嫂子万一不是人家的对手,你们要赶快接应”。

玉蓉、玉莲心领神会,答应一声,赶紧催马也到了阵前,为吴月英观阵。

李怀珠见妻子上了阵,也上了马,提枪凝神,时刻准备去助战。

这就叫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

谁也惦记着谁。

翠玉公主正在勒马叫阵,见一员女将迎了过来。

吴月英的穿戴跟以前大不一般,过去是女扮男装,现在是女妆装束,头上珠光闪耀,身上描龙绣凤,格外的英武好看,再加上月英品貌出众,简直是嫦娥下凡,神女临阵。

翠玉一面端详,一面思量,唐营里女将真多,元帅是女子,手下的将也是女子,看人家多美,多威风呀!我将来也得跟父王说一说,弄个元帅当当,领上女将女兵,威武几天。

吴月英来到阵前,和二公主翠玉互相通了名姓,又说了几句客套话。

吴月英劝翠玉不要打了,归顺了唐营;翠玉听不进去,反让月英投降。

二人争了半天,互不相让,便放马过来,战在一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