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为何会如此害怕老鼠

 老黄谈笑之间 2024-05-16 发布于重庆

参考消息网5月15日报道 据美国《发现》月刊网站报道, 当一只老鼠在房间里窜来窜去的时候,不管你当时心态有多放松都没用;你会忍不住尖叫。但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弄清楚恐鼠症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什么是恐鼠症?恐鼠症是一种对老鼠难以名状的恐惧。你可能会害怕所有啮齿动物,也可能只怕那些以前有过可怕遭遇的特定啮齿动物。对啮齿动物的恐惧是很常见的,因为我们知道它们携带疾病,有锋利的牙齿,通常喜欢在我们居住的地方成群出没。

恐鼠症可能导致焦虑、惊恐发作、刻意回避你害怕有啮齿动物出没的区域、无助感、强迫性想法、噩梦、强迫行为和抑郁等。

害怕和恐惧症的区别。 害怕一般指你会警惕啮齿动物,不会喜欢它,会保持距离,而恐惧症则会让你感到恐慌,你会因完全陷入恐惧而身体僵硬,无法应对相关情况。如果你对啮齿动物的反应大的似乎不合理,那就和心理健康专家谈谈你恐惧的根源,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老鼠和啮齿动物? 对老鼠和其他啮齿动物的恐惧,可以归结为进化、文化和个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啮齿动物有危险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们是臭名昭著的疾病传播者。心理治疗师卡尔·纳赛尔说,围绕我们的自身生存,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化了30万年。

进化中大部分因素都是积极主动的——例如,我们的联系和彼此的归属感。其他部分则是由于根深蒂固的恐惧。“我们有很好的理由与老鼠保持距离,”纳赛尔说。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称,已知引起鼠疫的细菌,即鼠疫耶尔森氏杆菌,是通过生活在老鼠、林鼠、田鼠、松鼠、土拨鼠和其他啮齿动物身上的跳蚤传播的。然而,在14世纪导致欧洲三分之一到一半人口死亡的黑死病,可能是由于中世纪社会缺乏基本卫生、跳蚤在人们当中传播疾病引起的。不过,对啮齿动物的健康恐惧并不那么令人惊讶。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害怕或不喜欢小型啮齿动物,但我们中一小部分人的恐惧症可能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导致我们成年后仍对啮齿动物感到恐惧。例如,如果你小时候被狗咬过,那么你今天可能仍会怕狗。儿童或成人对动物,如啮齿动物的恐惧可能源自很早以前的经历。纳赛尔说:“我们能想到许多老鼠会做的事情,从咬我们到破坏我们的住房,这是我们害怕它们的充分理由。”

当我们看到一只老鼠摇摇摆摆地走过人行道,或者一只老鼠飞快地穿过客厅时,我们可能会做出惊吓反应。我们可能会惊恐地向后跳,或者扯开嗓子尖叫。这是一种进化获得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当我们遇到突发情况时会受到惊吓。

大脑的这个“古老”功能只关心生存,典型的反应是战斗、逃跑或身体僵硬。当我们完全让交感神经系统接管身体的控制权时,我们会血压升高,瞳孔放大,我们变得紧张,甚至可能失去对膀胱或肠道的控制。

对啮齿动物的恐惧是人类天生的一部分,即使有些啮齿动物比其他属种更可爱。但不管怎样,如果我看到那些家伙在我的厨房里游荡,我还是会拿着扫帚跳到灶台上。(编译/郭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