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纸旧影话九江 | 避暑胜地,1930年

 _冯晓晖_ 2024-05-16 发布于海南

文 / 冯晓晖

"故纸旧影话九江"系列深入挖掘报刊书籍、档案文件、照片地图等原始史料,以当代视角进行解读,多维度地展示九江近代的历史风貌。

本篇资料

来源:《良友》第四十七期,民国二十九年(1930)五月三十日

标题:避暑胜地

出版: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

背景说明:


《良友》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摄影画报,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于1926年2月创刊,至1945年停刊,出刊期间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报。1945年后曾多次复刊,但影响已非从前。良友民国时期的画报中刊行时间最长,印刷精美,又极富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摄影史等多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良友》共出版174期,有20多期介绍了庐山及周边的风景名胜、社会生活、政治人物活动和军事战争等。编者对其中部分报道、图片进行了整理解读,分多篇发布。

本篇组照,介绍了国内一批避暑胜地,共计12个,其中庐山被置于第一位。

正文

一、庐山

解读

庐山组照的三幅为《庐山绝顶》(摄影:倬)、《庐山三叠泉》(摄影:郑明星)和《庐山云雾里》,分别介绍了庐山的险峻、庐山的山水和庐山的云雾,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庐山风光。

正文

二、千山(辽宁鞍山)


三、碧云寺(北京海淀)


五、荔枝湾(广东广州

六、莫干山(浙江湖州)

七、观音洞(辽宁锦州)


八、飞来寺(广东清远)


九、鼓山(福建福州)


十、栖霞寺(江苏南京)

十一、崂山与海滨浴场(山东青岛)

十二、老虎滩(辽宁大连)


解读

90多年前,《良友》画报推举的中国避暑胜地合计12个,庐山不仅被排在第一位,三幅配图也是最多的,其余避暑地除了青岛两幅外,都是单幅照片。由此可见,庐山作为近代中国第一避暑胜地的美誉久已有之。

《良友》推举的这12个,严格地说很多算不上避暑地,比如南京的栖霞寺、广州的荔枝湾等处,这些城市的夏季本就炎热,这些景点相对比较阴凉的而已,也容纳不下太多人众。

以温度差、游客接纳能力和交通便利度来说,以上12个景点中完全可称得上避暑胜地的只有4个:江西庐山、浙江莫干山、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


【编后记】

近代中国公认的四大避暑胜地分别是:江西庐山、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河北北戴河,除了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的优势外,它们都是外国人开发的。
避暑胜地或许有很多,但这“四大”却没有争议。1919年,民国政府通过《避暑地管理章程》以及《避暑地租建章程》,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正式被官方确立为“中国四大避暑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