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飞机

 上官子木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文/上官子木

  再过两天就飞美国了,聊点跟坐飞机有关的话题。

我这次买的国际段机票,是北京-洛杉矶往返的公务舱,不是直飞,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往返总共三万人民币(还有几百我就忽略不计了)。看单程的去程,公务舱是两万多,这跟疫情前的直飞差不多。显然,机票是涨价了。再看返程的单程机票,比去程贵了一倍。所以,想省钱必须同时订往返机票。

这是我第一次预订公务舱的机票,主要是我的静脉曲张已经中度,坐久了腿肿。更重要的是,我家胖子说此行是他最后一次去美国,考虑到他从来没坐过公务舱,我想让他体验一下。这大概是他唯一的机会了,因为他声称余生再去一趟台湾就哪儿都不去了,而台湾那么近,无需坐公务舱。胖子在生活中一向很节俭,他觉得花那么多钱只是为了在飞机上能躺下睡觉,没有必要。我告诉他,你体验一次就知道了,商务舱的服务项目从候机值机就开始了。

其实我以前也一直很节俭,只是最近十年才逐渐变得舍得花钱了。起因于我的家人寿命短的居多数,促使我意识到应该抓紧时间享受生活。

我在疫情前的几年中,曾经坐过五六次公务舱,都不是事先预订,而是到机场之后,听到升舱的价位很诱人而即兴升舱。那几次升舱的目的地都没有美国,主要是非洲国家。印象比较深的是,升舱最低的费用是三千多人民币,是从非洲国家飞回中国。至今还记得当时是机场的工作人员主动向中国游客推销升舱,我们那个旅游团总共只有十来个人,最后一半的人都升舱了。相比较,同样的航班且相同的航程,从国内出发,升舱则是五千多。

我第一次坐公务舱,记不清是在非洲还是美洲。当时是全团免费升舱,十几个人一起被空姐引入公务舱之后,大家都很吃惊,因为事先都不知道,连领队也没搞清是怎么回事。检票的时候我还挺心虚,总觉得可能是弄错了。事后领队分析,估计是买票时,经济舱已经没票了,公务舱却是空的,航司就给免费升舱了。总之,我以往的升舱经历都是捡便宜。

我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穷人家出身,因为在那个家家都很穷的年代,跟很多更穷的家庭比,我家确实算不上穷。让我感受到家里很穷,主要还是老母亲极其节俭的生活方式,那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生活方式。胖子小时候的家境比我家还要差一些,所以他老妈比我老妈更节俭。胖子倒是不至于像他老妈那样过度节俭,但他确实比我更节俭。看他的日常购物,属于贪贱吃穷人的一类,我总是忍不住说,别老琢磨省钱,已经到了该花钱的年龄。我说什么也没用,他还是热火朝天地积极参与各种买一送一活动,这种生活方式看来是根深蒂固了。

想起一位博友在我的某篇博文后的留评:如果钱花完人还没走咋办?我的回复是:看周围的人,多数都是人走了,钱没花完,因为总想着留着钱以后花。我老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平时老想着省钱,说攒钱等雇保姆时用。结果她老人家走得匆忙,根本没有等到雇保姆的时候。

再聊聊飞机餐。

有些人认为飞机餐很难吃,我觉得还可以,至少是能吃饱。想起八十年代在国内旅游坐绿皮火车,那时的火车餐经常是白水煮面,白花花的面条上漂着两片白花花的大肥肉,看着就难以下咽。相比起来,飞机餐已好太多了。飞机餐一般都是鸡肉和牛肉二选一,偶尔也遇到过有鱼块。在我的印象里,飞机餐最好吃的是阿联酋航司的飞机。

想起一件跟飞机餐有关的故事,很多年以前,某次从北京出发乘坐的是德国汉莎航班,飞机餐的二选一是中餐的鸡肉面和西餐的牛肉饭。等送餐车到我跟前时,只剩下了西餐的牛肉饭,我对德国空姐说,我不吃牛羊肉。然后问:是否有饼干或面包之类的食物?令我没想到的是,空姐很快就给我送来一大盘丰盛的套餐,告诉我这是从头等舱那边拿过来的。

从此以后,我在送饭前就提前跟空姐说我不吃牛羊肉,于是空姐就提前把鸡肉餐送到我跟前。

早年坐飞机,以为飞机餐只有两种选择。后来我得知,可以事先提出特殊要求,譬如素食。某次出国游,贴心的领队得知我不吃牛羊肉,特意为我预订了纯素的飞机餐。素餐的优点是水果略多一些,但蔬菜或者是白水煮的,没啥味道,或者是放咖喱之类的调料,让不吃咖喱的我,一口都吃不成。再赶上别人吃的是鱼套餐,让爱吃鱼的我后悔不迭。由此,吃过两次素餐后,我再也不选择全素的飞机餐了。

这次赴美还是决定不带电脑,担心十年未用的小笔记本会出啥故障。我把已经五年没用过的徕卡小相机找了出来,准备带上,却猛然发现自己竟已忘记这个相机的很多基本操作,一边哀叹老矣,一边犹豫是否带这个已经变得陌生的家伙……

(转自上官子木博客的新浪微博2024-5-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