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没在切尔梅切克钢铁工人的火焰下的海岸防御巨兽180毫米2号炮塔

 胡侃杂史 2024-05-17 发布于黑龙江

今天我们继续讲述一系列关于卫国战争期间建造的海岸炮台220号的故事,该炮台隶属于哈桑海岸防御主要海军基地太平洋舰队的“哈桑区”。曾经,该炮台装备有两座MB-2-180双炮塔,搭载B-1-P火炮。

在第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展示了保存完好的第一座炮塔,该炮塔现在改建成了旅游区,而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展示第二座炮塔,其命运则更加令人悲伤。

它是从1941年开始紧急建造的,采用了大幅简化的设计,并于1942年投入使用,同时在1943年之前一直在进行补充建设。

这个炮台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波塞特湾的入口以及从加莫夫角到布鲁斯角一直延伸到彼得大帝湾西海岸的进攻路线,以防止敌人从海上登陆。此外,该炮台还负责保护海参崴的右翼矿炸弹和炮兵阵地的进攻路线。

这个炮台的炮口口径为180毫米,炮管长度为57倍径。

炮弹重达97.5公斤,火药装药重37.5公斤,可使射击初速达到920米/秒,最大射程可达37公里。

双炮塔安装的重量为357吨,其中旋转部分重量为278.5吨。

侧面和正面装甲厚度达到203毫米,顶部装甲板厚度为152毫米。

炮台的战斗人员编制为55人。

现在我们站在炮塔入口处。

就像上次一样,让我们首先上到塔顶。

或者说,上到那个剩下的部分...

对于错过了第一部分的人,这是这个炮台的第一个类似炮塔的外观。

在2000年代,这个炮塔首先锯掉了炮管,而从2016年开始,他们开始锯掉并拆解整个炮塔,结果只剩下了B-1P火炮的一些不重要的部分。

直到2016年,这个炮塔看起来是这样的。

而现在,这是一个更加令人悲伤的景象。

让我们看看其中一个炮管的残余。

有人介绍炮管应该是镶嵌的,但从切口来看,这些似乎是没有镶嵌的完整炮管。

让我们通过其中一个通往地下隧道,通向通风管道。

从上面看,它有轻盈的覆盖物。

这条通道通向一个直接的通风管道,该管道保护了主入口通向炮塔的底部。

第二条通道。

顺便说一下,它有一个侧面的房间。

这个房间是一个厕所。

顺便提一下,在按照完整设计建造的类似炮台中,通道里没有这样的房间。

在通风管道中,通向主入口处,以前由装甲门保护。

这个区块建造得比第一个更简单,这里的房间要少得多。

顶层设有厕所、空气过滤和通风系统以及炮塔指挥官室。

这里还保留着一个木制的密封门。

而在其中一个房间里,留下了一个大型柴油发电机的基座,之所以将其放置在这里,是因为主柴油发电站的电源模块比这里晚一年投入使用。

在其中一个房间里还保留着柴油燃料箱。

让我们进入这一楼层的中心部分。

在这里以前有一个所谓的弹药库和外圈升降机,以及圆柱形的转载区。

中心是一个转载区,有输送管道和升降斗,用于将弹药从上层和火药从下层送到炮塔顶部。

从升降斗的绞盘车只剩下一个罩子。

楼下的舱门。

升降斗的罩子。

这是球形传动装置的部分,它支撑着炮塔旋转。

现在回到这个区块。

然后沿着两条主要楼梯之一下到下层。

通过这些楼梯,我们来到主走廊,然后绕着楼层四处看看。

在这里,有装药库、压缩机站和热风机的区域。

每个区域都有升降斗,用于将火药装药送入楼层的中心区域。

在一些区域中,甚至还保存有货架的部分,用于存放装药。

如果在所有类似炮台的炮塔中,包括该炮台的第一个炮塔,所有弹药库都是环形的,那么这里的设计有很大的改变,楼层呈半圆形。

我们回到了下层的主走廊。

所有的装甲门都被切割成了金属碎片。

但是还保留着一个木制的密封门。

现在让我们进入楼层的中心部分。以前,这里的入口也是由装甲门保护的。

在上层转载区的下方残存着底部圆柱体和中心定位销。

沿着圆柱体的周围是用于装药供给的升降斗。

在这个圆柱体内部曾经布满了导线和供给管道,外部有一个随着管道一起旋转的环形平台。

这就是这个炮塔的全部残留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