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字】“㐆”字与“身”字字形反过来的吗?

 亘心为上 2024-05-17 发布于安徽
。在在

今晚来说“㐆”字,读音念yī。

“㐆”字,在《说文解字》里,许慎言:“归也。从反身凡㐆之属皆从㐆。

▲篆书“㐆”字

我们细看这篆书的“㐆”字,与昨晚说的“身”字(如下所示),确实是反着的,所以许慎才言“㐆”字为从“反身”。

▲篆书“身”字

“㐆”字,许慎言“归也”,这在清代说文学者段玉裁看来,这种训释方式是“叠韵为训”。然而“归”是什么意思呢?

清代学者桂馥即曰:“谓依归也。惠栋云:'古依字作㐆。殷从㐆,故读殷声如依也。’馥按《中庸》:'壹戎衣。’郑注:'衣读如殷,声之误也。齐人言殷声如衣。’高诱注《慎大览》云:'今兖州人谓殷氏皆曰衣。’”

从桂馥引证文献来看,桂馥所认为的“㐆”字就是“依归”之意。同时代的另一位说文学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里也说:“按释书有皈依字,皈字疑当从反身作,即㐆之俗字。”这就是说,朱骏声也认为“㐆”字是“皈依”之“皈”的俗体写法。

不过,近代学者张舜徽先生对此却说“说者不明本义,乃有以佛法皈依之说解之者,其失宏矣。”张舜徽这么说,是因为他认为:“㐆、衣声义同原。衣谓寝衣;㐆之本义,则谓人之就寝也。”此处的“就”是为“靠近”的意思,“人之就寝”就是指人准备安睡。为了说明这个,张舜徽先生接着说:“人旦兴在外,恒伸其体,故谓之身。衣则归寝在牀,亦伸其体。惟动静既异,而直立与横陈复殊,故反身为㐆。盖㐆之言衣也……古者男女劳作於外,惟夜寝则归休於家,故古人以归释㐆。”

如今我们再来看张先生的这番话,看起来很有道理和理据,但仍存在主观臆测之嫌,就是如许慎、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等人的观点也有过于牵强附会之处,不过这也是古人训诂时不可避免地带有的局限性。

今天学者王彤伟对这情况即说:“甲骨文字形的一大特点是'正反无别’,'身’字的甲骨文既可写作(合集三七六正),也可写作(合集六四七七正)、(合集一三七一三正),可知'㐆’也即'身’字的异形。

相对来说,个人比较倾向于学者王彤伟的观点,这是因为甲骨文时文字确实有这些“正反无别”的情形,除了这“㐆”与“身”以外,还比如“比”与“从”也有这样的情况。

关于“㐆”字就先说到这。晚安,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