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残酷的真相:为什么生活中大多数人成不了事?

 徐泽权 2024-05-17 发布于陕西

1.不要总想着让自己做一个好人,你首先要把自己成为一个有实力的人。

有实力就意味着具备财富创造能力,人生规划能力,自我愈合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能够让他人敬畏的各种实际能力。

单纯地做一个好人没有任何意义,这个世界上好人太多了。但是如果好人不能够保护自己,那就意味着他是软弱,他是迟钝的,最多能换一句,老实人。

这种人不但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还有可能会害了他身边的人和家人。只有实力才能够让他的“好”得到被他人接受的基础。

2.大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理解得太浅了,穷根本不是吃苦,吃苦不是受穷。

吃苦指的是能够长时间在一个事情上聚焦的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放弃娱乐、放弃社交、放弃无意义消费,忍受孤独和不理解的能力。

吃苦的本质是一种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坚持能力,以及深度思考能力。

3.我发现,很多吸引我们的都是自己没有的品质

比如,坚定——有人很小就坚定地认准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目标;
那个因为父亲出车祸,没有被及时抢救过来,而立志要当急诊科医生的小女孩,她的眼神是有光的,坚定的光。
有些人纠结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理想。
再比如,坚持——有人用旧轮胎,花四五个月时间做个雕塑,有人花几天时间用吃过的螃蟹壳做坦克模型,也有人回到山里老家,花两三年时间自己盖了个“观光农场”,世外桃源。

有些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一件事连100天也坚持不了,如何改变?如何提升?想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

4.凡事从利益角度分析思考,你会越来越聪明,你的意见会越来越被重视,你会越来越好;

反过来,如果凡事都从自己的情绪出发,你会变得越来越傻,尊重你的人也越来越少。

5.人在什么情况下成长最快?

牵头做事,承担责任的时候。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成。

当没有退路必须承担起责任时,只能竭尽全力。
过程中很可能会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切实增长了。

6.自己变强,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很多事情、很多人,不能单纯地用好和坏来形容,这里面的灰色地带太多了。
但唯一不变的是,这个世界很直接地喜欢强者。

7.有一个残酷的真相是:生活中大多数人是成不了事的。

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做出一些成就,就必须时刻警惕,不要被身边人同化。你注定要走一条孤独的路,扛得住多数人的质疑与反对。
对于有些身弱之人,心力能量不足的人要特别注意: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我自己也经常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突然有了一个很好的灵感和想法,然后迫不及待地分享给身边的人。
表面上是征询建议,但其中夹杂些许的吹嘘和炫耀,分享的过程,相当于提前预支了实现这些灵感和创意之后,带给自己的喜悦、满足,以及优越感。
所以,分享之后,你的行动力就被削弱了。
其次,你要明白,绝大多数人在没有开悟之前,私心都是很重的,即自我心,他是很难懂得助人即助己的底层逻辑,每个人都被“我执”所约束。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你比他好。
即便是支持你的人,那怕身边最亲近的人,看待问题的优先级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对你的创意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在你们交流的时候,在你无法察觉的能量层面,你会缓慢地失去对那份灵感创意行动的动力。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本质是能量与能量的交换,灵感和创意是你时空场下的产物,你向别人讲述,就是在传递你自己的能量。
这时,即便是表面迎合你的人,他们内心也有不希望你好的能量波存在。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像你一样,对你的灵感充满激情,他们必然会携带一部分消极和半信半疑的能量,对你形成干扰,消减你的能量,表面上看好像没什么,但最后就是成不了。
你说,做事的信心是怎么消失的?
首先在于你到处说,自己泄露了能量;
其次就是你在讲给别人的时候,你的正能量被他人表面迎合但暗藏否定的负能量给稀释了。
所以,你一定要把一些想法和灵感深埋在自己内心,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小心翼翼地呵护,不要让他们受外界因素干扰,让他们自由成长。
一颗大树的倒下,总是会发出巨大的响声,但一粒种子的成长一定是悄无声息的。
这就是沉默的力量,这就是孤独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