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名方】“肝病克星”关幼波,治肝病经验方!

 微信用户ipay1u 2024-05-17 发布于广东
提起中医学家关幼波老师,相信很多中医人都不陌生,尤其在肝病领域,更是医术精湛、威名远扬,作为一名深受人们爱戴的名医,关老被誉为“肝病的克星”,今天,小编就将关老治疗肝病的些许经验分享与您,一起来看看吧!




关老行医五十余年,有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技术,为中医学发展,特别对治疗肝病做出了卓越成绩,因此在国内外赢得了声誉。笔者有幸跟随关老学习,颇感欣慰,但因才疏学浅,对老师的经验还领悟不深,现仅就学习关老治疗慢性肝炎的一点收获和大家共研。

图片



一、急性传染性肝炎



图片

无论黄疸型或无黄疸型,其辨证都属湿热弥漫三焦,结于肝胆,蕴于血分,阻滞肠胃,以邪气实为主。
常用基本方:
茵陈30克,酒胆草10克,草河车15克,泽兰12克,鲜茅根30克,车前草15克。
热重于湿加栀子10克、苡仁12克、草蔻10克;湿重于热加藿香12克、苡仁12克、草蔻16克;黄疸重者,茵陈量加大,最大可用至120克。为加速退黄,加用活血药赤芍、红花、丹参等。血清谷丙转氨酶高或经治疗不见好转,可重用清热解毒药,如败酱草、板蓝根等。
善后调理:急性传染性肝炎,经临床治疗后,坚持一定时期的善后调理,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一般应多用丸药,如消化系统症状明显者用健脾舒肝丸(党参、山药、苡仁、陈皮、草蔻、柴胡、郁金、白芍、丹参等药),神经系统症状明显者用滋补肝肾丸(沙参、麦冬、女贞子、熟地、首乌、当归、川芎、陈皮、五味子、浮小麦等药)调理。
图片
图片






二、慢性肝炎



图片

慢性肝炎按邪正关系分为三类:

1.湿热

此型见于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由于湿热蕴郁脾胃,多见胃肠道症状。
常用方:
旋覆花10克(包),生赭石10克(先煎),藿香12克,酒黄芩10克,生枇杷叶10克,杏仁10克,川黄连3克,白蔻10克。
湿热偏于在肠道,加熟军10克、白头翁12克、秦皮12克、六一散15克(包),使湿热从二便去。湿热下注,蓄于膀胱,加用车前草、六一散清热化湿,使湿热从小便去。湿热留滞血分,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偏高,常见肝掌,舌质红,加用凉血清热解毒药,如小蓟、丹皮、草河车、栀子,使毒邪从血分解。

2.脾虚

多见于慢性肝炎,血清谷丙转氨酶波动,麝香草酚浊度偏高。
基本方:
党参12克,焦白术12克,云茯苓15克,陈皮10克,炙甘草3克,炒苡仁12克,砂仁3克,炒稻芽15克,生白芍12克。
大便稀溏加苍术16克、芡实12克、莲子肉12克;全身乏力、腹胀,加生芪12克、枳壳1克;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波动,加土茯苓15克、土贝母12克。


3.肝肾阴虚

多见于慢性肝炎,麝香草酚浊度长期不正常,多表现有神经系统症状。
基本方:
沙参12克,五味子12克,白芍12克,首乌12克,枸杞子12克,生地12克,黄精12克,桑寄生12克。
另加河车大造丸,每午一丸。
麝香草酚浊度长期不正常者,加用乌鸡白凤丸,每日一丸。
图片
图片




三、肝脂肪变性



图片

传染性肝炎有部分患者合并脂肪肝,表现为体重明显增加,血胆固醇增高,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血压波动。脂肪肝的病因,关老认为与“痰”和“湿”有关。治疗原则是以化痰除湿、舒肝活血为主。
基本方:
青黛10克(包),明矾3克,生山楂15克,郁金12克,丹参12克,醋柴胡10克,泽兰12克,六一散15克(包)。
大便不畅加大黄10克。血压波动、头晕加夏枯草10克、苦丁茶12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