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破烂”,一种无用美学

 nizijun 2024-05-17 发布于广东

  作者:皇甫思逸

  一支墨水用尽的空笔芯还有什么用?咖啡打包袋里的收据、纸巾和杯套,会不会有另一种归宿?在社交网络平台,一群年轻人建立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小组,1万多人精心收集并展示他们的“珍宝”,自诩“收藏艺术家”。(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收破烂”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当代年轻人身上。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见过家长收集塑料袋、茶叶盒等各种各样的“废品”,当时可能嫌弃,如今却发现“父母竟是我自己”。年轻人一边努力“断舍离”,一边停不下收藏的手。这些被收藏的“破烂”,有的赏心悦目,有的“弃之可惜”“也许还有用”,还有的或承载着某段旅途、某次约会的回忆,或见证了自己拼搏、努力过的一段时光。也许收藏之初,这只是一种惯性,没有特别目的。但正如一些网友所总结的:“用票根可以拼凑我走过的中国”“外卖保温袋完全可以变废为宝”“爱上收集大自然的礼物”,这些或有用、或让我们感慨万物可爱、生活美好的东西,在某个时刻,早已不是“破烂”了。

  有一个词叫“无用美学”,即从生活中没有实际功用的寻常之物中发现其蕴含的独特审美价值,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共鸣,而非物质上的实用性。我想,收藏“破烂”这件事也当属此列。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快节奏的当下,大家不妨试着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无用”之物,或许会发现更多生活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